青島自編月子餐食譜 坐月子吃啥產婦可自己點
歷時4個月的努力,市婦聯愛心大姐服務社結合用戶要求和月嫂經驗,邀請島城醫院營養學專家和特級廚師制定的月子餐譜出爐。5月3日,特級廚師對首批參訓月嫂的一個班進行了月子食譜現場培訓。記者看到,編寫出的菜譜將月子分為4個階段,詳細列出了300余個菜品。據婦聯一位負責人稱,今后月子餐考試將成為月嫂必過的一關。
5月3日上午,位于敦化的青島愛心大姐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內香氣四溢,在學校最里側的一個房間內,從蘿卜白菜到海參鮑魚等各種各樣的食材堆滿了桌子。一位大廚一邊熟練地做菜,一邊分步,屋內20多個愛心大姐一邊用心看,一邊在筆記本上記錄著。
據了解,近日,市婦聯愛心大姐服務社結合平時用戶要求和月嫂多年的經驗,邀請島城醫院營養學專家和特級廚師共同制定的月子餐譜出爐。5月3日上午,二十多名月嫂來到培訓,學習這套月子餐食譜菜品的制作。
參與該菜譜制作的青島市婦女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的劉愛榮副主任說:“為了讓產婦獲得科學的膳食營養和分泌充足的乳汁,愛心大姐服務社的老師和月嫂們結合工作實際,從2013年11月至今,共同編寫了28日月子餐食譜,該食譜由青島市市立醫院營養科主任平、市海慈醫院營養科主任楊紅、市中心醫院產科主任馮秀君和市衛生學校副教授臧素華共同審修完成,屬全國首創。”
“為了使月嫂全面掌握月子餐制作方法、營養搭配、烹飪技巧,愛心大姐服務社特別聘請島城特級廚師臺強對所有的月嫂進行輪訓,每個培訓班的要進行4個晚上的緊張培訓。”
參與課程培訓的首席金牌月嫂范蓉聽完課,表示學到不少東西:“其實做久了月嫂的人都有自己習慣做的一套月子餐,但每個人都不一樣,現在有了這樣一套月子餐參考標準,經過烹飪專家的培訓,我感覺就更規范、更用系統了。”
“而且還學習不少知識,對月子餐的理解更加精細了,”范蓉說:“比如說這個羊肉燉山藥,是一道為寶寶媽媽補氣的菜,但月子里的前半個月,因為產婦虛弱,虛不受補,所以一定要在月子里的后半段時間里做給她吃。原來在月子初為產婦做冬瓜丸子湯,我都習慣加點香油,現在知道在月子初期不加香油更清淡,更合適產婦食用。再比如,做月子餐不光是要做出味道,色也不能忽視,今天跟老師學了魷魚卷的切法,以后不會再為這個頭疼了。”
“原來有不少人認為坐月子要燉母雞吃,而這個食譜中卻明確列著要用小公雞燉湯,”另一位姓王的月嫂稱:“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原來母雞體內的雌激素對催乳有對抗作用,而小公雞體內的雄性激素對催乳有促進作用。”據了解,目前報名參與月子餐培訓的月嫂已達500余人,劉愛榮說:“我們將把這套月子餐的培訓添加到月嫂的常規培訓中去,讓每一個月嫂都掌握這門技能,而且在培訓后會統一組織考試,通過考試的才能拿到結業證書,現在我們這里拿到結業證書的月嫂,每月工資比其他月嫂高200元錢。”
記者看到,在月子營養餐手冊中,月子中的28天被分成了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產后1~3天 ,飲食應清淡、易消化為主 ;第二階段為產后4~7天,飲食功能以排惡露、促欲為主 ;第三階段為產后8~14天,飲食要以促進身體功能恢復、補氣血為主;第四階段為產后15~30天 ,飲食要正常進補營養物質,以促進乳汁分泌為主。手冊詳細地列出了每天的每個用餐時間段的食譜,而且所有的菜品以主食、菜肴、湯粥、加餐四類分列。“表中列出的菜品總共有300多種,雖然是全國首創,而且面向所有產后媽媽,由于是在我們青島編制,所以這份月子餐中偏向于采用本地易得的一些食材,比如海參、蛤蜊等等,更適合青島人參考。”劉愛榮說:“我們給出的這個食譜只是個參考食譜,產后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和口味進行調整,但我們要求我們愛心大姐服務社受過月子餐培訓的月嫂今后在上崗時將這個食譜帶給雇主,也要求雇主在這個食譜上點餐時,月嫂必須會做。而食譜的制定沒有采用太多的名貴食材,就是為了能更多地讓不同經濟情況的產后媽媽進行選擇。”
“我們今后還會根據雇主對這份月子餐譜的反映和月嫂反饋的意見,繼續根據情況改譜,讓它變得更完善。另外,我們制定的嬰兒參考食譜近期已經定稿,將在5月份印制完成,讓我們家政行業的服務人員的服務更加規范、優質。” 文/圖記者 吳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