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都要經歷哪些過程
為了更好地觀察分娩過程,醫學上將整個分娩經過分為三個階段(或三個產程),即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和第三產程。
第一產程是從臨產到子宮頸口開全的一段時間,初產婦平均11~12小時,經產婦只需6~8個小時。
第二產程是從宮口開全到胎兒生出的一段時間,初產婦需1~2小時,經產婦一般在數分鐘即可完成。
第三產程是從胎兒生出到胎盤排出的一段時間,初產婦與經產婦相似,一般需要5~15分鐘。如果胎兒生出后30分鐘胎盤仍不排出,則需要由醫生用手取出胎盤。
根據以上產程特點,除經產婦(包括進行過中期引產的產婦)外,對初產婦來說,一般均有足夠的時間到醫院分娩,無需緊張和驚慌。
分娩四要素
過去將分娩要素歸為三點,即產力、產道及胎兒。近年來,發現精神因素與分娩關系密切,故將分娩要素歸為四點,即產力、產道、胎兒及精神。
1.產道:由骨產道及軟產道組成,是胎兒娩出的通道。軟產道指子宮下段、子宮頸、陰道、會陰,骨產道指骨盆。骨盆大小與體形有一定關系,但不是絕對的。通過骨盆測量可以了解骨盆情況。
2.產力:主要指宮縮力,其次為腹肌的收縮力。產力在分娩中起重要作用,依靠官縮力使子宮頸管消失,子宮口逐漸擴張,胎頭下降。宮口開全后,由于胎頭壓迫產生向下用力、屏氣的感覺使腹肌收縮用力。
3.胎兒:胎兒大小、胎位對于分娩十分重要。胎兒過大可能增加分娩困難。胎位是指胎兒在母體內所處的位置,大約97%為頭位、2%~4%為臀位、0.25%為橫位。頭位是正常胎位,臀位及橫位是異常胎位。即使是頭位,由于頭的屈伸程度不同,胎頭與骨盆的關系不同也有異常情況。一些異常胎位需要在產程中由醫生檢查發現,并根據情況給予處理。
4.精神因素:指產婦分娩過程的精神狀態。緊張、害怕、擔心都有可能增加難產的機會。
產道、產力、胎兒及精神四大要素互相聯系,互相影響。在產婦的配合下,醫生根據情況全面判斷,才能使分娩順利進行。
說實話,除了產房醫護人員,一般人根本不可能進產房直擊生產過程。通過上面這些了解,準媽媽們應該大概了解了自然分娩會需要經歷哪些過程。選擇自然分娩的準媽媽們,在自然分娩的過程中,應配合醫生,這對母嬰的健康是很有幫助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