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中期如何檢測胎動
胎動是寶寶健康的指針,平均一天的正常胎動次數,由孕中期24周的200次,增加到32周的575次是最高峰,直到足月時,會減少至282次,不過一般孕婦是不會感覺到那么多的胎動。
每個胎兒都有自己的“生物鐘”,晝夜之間胎動次數也不盡相同,一般早晨活動最少,中午以后逐漸增加。晚6點至10點胎動活躍。大多數胎兒是在媽媽吃完飯后胎動比較頻繁,因為那時媽媽體內血糖含量增加,寶寶也“吃飽喝足”有力氣了,于是就開始伸展拳腳了。而當準媽媽餓了的時候,體內血糖含量下降,寶寶沒勁了,也就比較老實,這也是胎寶寶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孕媽如何在家監測胎動:
在家監測胎動,首先要對胎動的常識有一定的了解。每個胎兒的活動量不同,有的好動,有的喜靜。不同的孕媽咪可能自覺胎動數會有所不同。不過,他們在子宮內的活動都有著自己的規律和正常范圍,細心的孕媽咪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掌握寶寶的運動規律。
1.每日找空閑時間測量胎動次數:孕婦自懷孕的第28周起,每天找空閑時間(建議晚餐后,因為此時胎動較頻繁),采左側臥姿勢,記錄10次胎動所需的時間;若小于120分鐘,表示胎動次數沒有異常,但如果沒有感覺到胎動,或10次胎動的所需時間大于2小時,應該盡快地找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2.計算固定時間內的胎動次數:準媽媽每天分別在早上、中午、晚上各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測量胎動,若平均每小時少于3次,表示可能異常。
3.白天測量胎動次數:最簡單的方法,即準媽媽在白天測得10次胎動,就可以安心了。
專家表示:為了方便更好地測量胎動,可以選購一個簡單的胎心儀輔助測量。
在胎盤功能不足或胎兒有一些疾病時,胎動常常減少,在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胎兒宮內死亡之前,常有幾天胎動逐漸減少或消失,然后胎心音消失即胎兒死亡,所以,對嚴重宮內缺氧的胎兒,胎動減少或消失需要立即進行搶救。有時,劇烈的胎動亦可提示胎兒宮內缺氧,可見于胎盤早剝或臍帶受壓,若不及時處理,胎動即可消失,亦可發生胎死宮內。
所以,一旦發現胎動異常,應立即去醫院。醫生會根據各種檢查的結果分析、判斷胎兒情況,提出具體處理措施,以保證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