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這位醫生 用36年時光書寫什么是醫者仁心
醫者仁心,一個醫匠的背后,離不開技術和態度的雙重修煉,更離不開沉下心去砥礪的醫者情懷。江津區中醫院這位醫生用36年的時光書寫了甘于奉獻的人生篇章,便是最好的佐證。
夏光榮醫生診治病人 江津區中醫院供圖
杏林春暖 他的人生信條是治病救人
“醫生,請你趕緊救救我的孫兒吧……”2018年7月,江津區德感中醫院一樓的筋傷診療中心里,一位滄桑的老人帶著哭腔大聲地求救著。
正在接診病人的筋傷中心主任夏光榮聽到呼救后,立馬將孩子安置到病房里。問詢得知躺在病床上的這個8歲小男孩是剛從重慶兒科醫院轉院回津,因為感冒發燒引起病毒性腦炎,導致神志不清,半身癱瘓,病情十分嚴重,而前期的治療已經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此時此刻,他的心里就只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趕緊救人。
經過嚴密的診療、辯證以及全科討論后,夏光榮決定采用“詹黃張按摩法”加以“醒腦開竅”針灸法進行治療,按摩和針灸并用,疏通血脈經絡。經過大約半年時間的持續治療,這個來自蔡家清溪溝山村的孩子已經基本康復了。在診治期間,夏光榮還組織病人和醫護人員一起捐款捐物,幫助患兒一家渡過難關。直到現在,他還會每隔一段時間還會打電話詢問患兒近況。“妙手回春 懸壺救世”、“醫者仁心 普濟眾生”……一屋子的錦旗便是夏光榮職業生涯的最好寫照。
夏光榮醫生 江津區中醫院供圖
醫風醫德共濟 打造“金字招牌”
每天早上七點半準時到崗,每天接診病人30余人次,每周只休息一天半。36年來,這位勤勤懇懇的醫生一直踐行著踏實努力的工作作風,為全院樹立了良好的醫風醫德榜樣。
“夏主任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按摩是個力氣活兒,外科的病人至少需要按摩20分鐘,內科的需要按摩40分鐘以上,一天下來,可以想象有多累。”筋傷中心護士長張華會介紹道。
據了解,“詹黃張按摩法”已有近百年歷史,普通按摩法注重單一穴位按摩,而這種按摩法突出部位按摩,用揉、撥、按、拍打等手法,涵蓋人體神經、消化、呼吸、泌尿等各個系統的經絡和穴位,使神經體經絡通暢。
夏光榮早在1983年便師從成都按摩界八老之一的張城毅門下,學習了“詹黃張按摩法”,他也是江津首個正規醫院專業按摩科的創始人。目前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并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用按摩手法作用于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的治療手法。
時光荏苒,30多年已過,在夏光榮的努力下,“詹黃張按摩法”成為江津中醫院的一塊“金字招牌”。如今,“腰酸腿疼,到中醫院找夏主任”已成為很多江津人的首要選擇。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他積累了豐富的中醫、按摩、針灸診療經驗,獨立診治患者40余萬人次,未出現任何醫療差錯事故,臨床有效率達95%以上。
傳承育人 80余個徒弟遍布津城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江津人,弘揚中華國粹,傳承中醫文化,服務江津的父老鄉親,是夏光榮多年不變的責任和使命。
多年來,憑借著精湛的醫術,夏光榮帶出的80多個徒弟遍布了江津29個鎮街衛生院。如今,他仍堅守在臨床、教學第一線,診治病人、授課帶徒、傳承創新三不誤,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位中醫醫師的情懷與精神。“我們的初衷就是把這門按摩法推向全國,實現治療個人化、家庭化、社會化,為廣大群眾服務”夏光榮告訴記者,他一直謹記著老師張城毅的遺愿。
談起群眾的信任和如今的名氣,夏光榮表示,自己雖然也看重榮譽,但更知道一名醫生的職責所在。申報“詹黃張按摩法”公益研究室,開辦免費公益培訓班是他下一步的打算,由己及人、開枝散葉、代代相繼,他堅信“傳承”能造福更多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
在今年的“津工精匠”評選上,夏光榮光榮在冊。(文/江津網記者 龍雨馨)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