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發育關鍵期如何發現寶寶缺碘
因為缺碘所致甲狀腺低下患兒的最大特點,就是從出生就給人以“老實”的感覺,常常是大人把他放到哪里,他便老老實實地原地不動,甚至幾個小時也不挪動一下地方。有時大人沒有及時給他喂奶、吃飯,他也不會因饑餓而吵鬧不休。。
【重點答疑】重點人群補碘原則是什么?孕齡期婦女、孕婦、產婦、0至2歲嬰幼兒、學齡兒童是重點補碘人群。首先是孕期和哺乳期婦女要注意補碘,國際推薦的碘營養素標準為每天200微克,低于這個標準就會出現碘營養不良。孕期和哺乳期婦女,除每天食用適量的碘鹽外,還要多吃些海帶、紫菜、蝦皮等含碘量高的食物。
吃碘鹽是防治碘缺乏病的良策
有哪些具體方法判斷缺碘?查尿碘來判斷缺碘。對個人而言,可定期到醫院檢測尿液的含碘量,所有新生兒都要進行采血篩查,一旦發現甲狀腺激素異常,應及時在內分泌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而寶寶補碘可有這些途徑:
1.母乳喂養的寶寶,尿液碘水平會高出其他方式喂養的寶寶1倍以上。因此母乳喂養是補碘的良好途徑。
2.海產品如海帶、紫菜、海魚等的含碘量最高,如有可能,媽媽可以用不同的烹飪方式,每周都給寶寶安排吃1~2次海產品。
3.為寶寶選購含碘的嬰幼兒配方食品,以免寶寶體內碘量不足。
4.堅持使用食用碘鹽烹調。
當然,人體攝入的碘量,不是越多越好,當機體攝入的碘長期超過正常生理需要量時,也可以引起甲狀腺腫大,以至于出現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所以,人體對碘的依賴性就是這樣,少了要得病,多了也不行。
【重點答疑】吃碘鹽是防治碘缺乏病的良策嗎?是的。每個普通人,每天吃相當于一只圖釘尖大小的碘即可,我們一輩子需要的碘約5~6克。如果每人每天通過碘鹽獲得平均200微克的碘,就足以滿足人體的生理需要量。食鹽是補碘的最好載體,通過吃碘鹽,就能保證補碘的生活化、適量化及持久性,而且食用碘鹽很經濟。
我們也經常看電視或是看書看到缺碘的危害,大脖子病是最常見的,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變傻等等,媽媽在育兒的時候也要注意留意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關注孩子發育的各項指標是否達標等等,也要適時的給孩子補充碘元素和各種微量元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