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該如何進行音樂胎教
音樂胎教法
主要是以音波刺激胎兒聽覺器官的神經功能,從孕16周起,便可有計劃地實施。每日1次~2次,每次15分鐘~20分鐘,選擇在胎兒覺醒有胎動時進行。一般在晚上臨睡前比較合適,可以通過收錄機直接播放,收錄機應距離孕婦1米左右,音響強度在65分貝~70分貝為度。亦可使用胎教傳聲器,直接放在孕婦腹壁胎兒頭部的相應部位,音量的大小可以根據成人隔著手掌聽到傳聲器中的音響強度,亦即相當于胎兒在子宮內所能聽到的音響強度來調試。腹壁厚的孕婦,音量可以稍大一些;腹壁薄的孕婦,音量應適當小一些。胎教音樂的節奏宜平緩、流暢,不帶歌詞,樂曲的情調應溫柔、甜美。但要注意千萬不能把收錄機直接放在孕婦腹壁上給胎兒聽。在胎兒收聽音樂的同時,孕婦亦應通過耳機收聽帶有心理誘導詞的孕婦專用磁帶,或選擇自己喜愛的各種樂曲,并隨著音樂表現的內容進行情景的聯想,力求達到心曠神怡的意境,借以調節心態,增強胎教效果。
胎教音樂選擇有講究
說到胎教,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音樂。給胎兒播放音樂,主要是想給胎兒提供一種良性刺激,從而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有關專家提醒,胎教音樂應使孕婦和胎兒產生一種愉悅感,不適當的音樂將對胎兒產生相反的刺激效果。
某專家介紹說,胎教音樂可分為孕婦音樂和胎兒音樂兩類。孕婦音樂是供孕婦欣賞的,它以寧靜為原則。孕婦通過欣賞音樂,可調節情緒,產生寧靜、舒適的感覺,并把這種感覺傳遞給胎兒。適合孕婦聽的音樂應選擇那些柔美、舒緩的樂曲,如中國古典樂曲“梅花三弄”、二胡曲“二泉映月”及外國名曲“小夜曲”“四小天鵝舞曲”等。
另一種音樂是胎兒音樂。這類音樂輕松、活潑,可以激發胎兒對聲波的良好反應。這類音樂磁帶可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購買。
專家說,從孕前到整個孕期,準媽媽都可以收聽胎教音樂,最好每天播放1次-2次,每次約20分鐘,音量不易太大,播放時間應選擇在胎兒睡醒時,一般在早晨或傍晚。“同時,準媽媽也可以用愉快的心情給寶寶唱歌,讓胎兒分享自己的愉快心情。久而久之,胎兒不僅記住了母親的聲音,而且能從中得到感覺和感情上的雙重滿足。”
原來就一個音樂胎教就有那么多的講究啊,接下來我們的準媽媽爸爸們是有的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