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技巧表達對孩子的愛
給孩子的禮物不必是昂貴的,300元的遙控汽車和幾塊錢一個的扭蛋帶來的快樂是相差無幾的,關鍵是禮物的出處是你,而禮物源于“愛”。
充分體諒孩子的感受
孩子摔倒了,雖然不必每次都急著去把他扶起來,但在他確實摔痛了的時候,去幫助他一下,抱抱他,關切卻不過分地問他:“痛嗎?摔哪里了?”遠較“寶寶自己爬起來,你要做個堅強的人”有人情味。因為孩子摔跤了,甚至摔哭了,一定是痛的,你說“不痛爬起來”,雖然意在鼓勵孩子堅強獨立,但卻否認了孩子的真實感覺,孩子一定會反感的:我明明痛啊!媽媽是怎么了,為什么這么不在乎我?
必要的關心和關愛,其實可以讓孩子更快地止住哭泣,并堅強起來:因為他的情感已經得到了承認,他知道你的疼惜,也會用自己的堅強來回報你。
表達愛時的注意事項
很多父母會苦惱,自己已經在對孩子“獻殷勤”了,怎么孩子卻愛理不理,甚至還表現出反感呢?那是因為你雖然學習了該如何表達愛,但是卻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能接受。
愛需要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表達
你選擇了送禮物的方式表達愛意,但是孩子當下就想你抱抱他、親親他,其他什么也不要;你選擇了陪孩子玩一個下午,但是孩子當時只想在那兒不受打擾地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你給了孩子許多的夸獎,但是他還想要一個心儀已久的玩具,所以對你的夸獎表現得不那么興奮。
所以,當你在表達愛意前,要了解孩子是否能接受并認同這種方式。如果孩子沒法接受,那就換一種方式,換一種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或是在不同場合和情況下,運用不同方式,只要你的孩子能感受到并喜歡,那就對了。
像我很喜歡用親吻的方式來表達愛意,但是有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我的小兒子不要我親他。可以抱可以摟,就是不許親。我被遏制了幾次之后,也只好放棄。我想:也許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個“男子漢”了,不能再被媽媽親來親去,所以,我將親吻換成了擁抱,并附上一句“媽媽,愛你”。
愛需要以沒有壓力的方式表達
過分的關懷,隨時隨地的干預,不顧孩子的意愿,不管孩子是否需要,其實是以愛的名義來滿足家長自身的焦慮。愛本是促進和激發人的成長的,但此時的愛,是壓迫。讓孩子滿足自己的愿望,即使偶爾越界,也沒有關系。不苛責,不追究,不強求,也是一種愛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