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寶寶護理3種事不宜過早進行
每位媽媽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有一種攀比心存在?吹絼e的孩子比自家寶貝走早,為了能趕上別人家的,寶媽們總是心急如焚。不顧寶寶的自身發(fā)育情況,孩子學習,殊不知,有些事,過早進行,結(jié)果適得其反。
6個月左右是添加輔食的良機。在此之前,寶貝的腸胃消化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過早添加輔食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寶貝易消化不良、便秘。
一般而言,寶寶學走的規(guī)律是先站后走。一般在10-12個月開始會站立,12個月左右的寶寶學步會用手扶著緩慢移動,先是雙手,后是單手,最后憑借自身的平衡力放開手走2—3步。每個孩子的發(fā)展都有各自的表現(xiàn),走也不例外。有的孩子不到周歲就會走,而且走的較穩(wěn),有的則相反,寶寶不會故意晚學走。寶寶骨骼發(fā)育不完善,沒有力量支撐身體重量,太早學習走會導致小寶o型腿或x型腿。
寶寶出生0—2個月前,脊柱是直的,頭部大小幾乎與肩同寬。平躺時,背部和后腦勺在同一平面上,側(cè)臥時,頭部和身體也在同一平面上。如果給寶寶墊上一個小枕頭,反而會造成頭頸,影響了寶寶呼吸。嚴重時,甚至發(fā)生窒息。
有手巧的媽媽會自制決明子、油菜籽等枕芯的枕頭給寶寶,但這些枕頭彈力差,高度不固定,反而會使寶寶的頭部變形從而影響大腦發(fā)育,不使用。
皆有其生長規(guī)律,拔苗助長的故事告訴我們:要遵循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則不達。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yǎng)、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