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這些藥應補鈣
目前,全球約有2億女性患有骨質疏松癥,50歲以上的男性中,約20%會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很多人認為骨質疏松是缺鈣引起的,而藥物引起的骨質疏松常被忽視。
骨質疏松可分為四種類型。普通型好發于絕經后的女性;繼發型多伴隨于甲亢等代謝性疾病發生;型骨質疏松由長期缺鈣、營養不良、不活動等原因造成;藥源型由不良用藥引起的體內礦物質代謝紊亂所致。前三種應根據病情服藥或補鈣,最后一類應針對引起骨質疏松的藥物處理。
激素。使用地塞米松、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期間,如果出現難以解釋、逐漸加重的腰背痛、關節痛或關節活動受限,且與氣候無關,應考慮發生了骨質疏松。這時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逐步減量、停用激素,或改用其他藥物。
甲狀腺激素與生長激素有協同作用,可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但過量用甲狀腺激素會造體內的鈣磷失衡,引起骨骼脫鈣、骨吸收增加,進而導致骨質疏松。患者應遵醫囑適量使用甲狀腺激素,骨質疏松患者使用時更應關注骨質疏松的潛在,咨詢醫生后聯合補充鈣和維生素D。
抗癲癇藥。苯妥英鈉、等抗癲癇藥能影響消化道對鈣的吸收,引起骨質疏松。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的患者,應在用藥3~4個月后,開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雖然上述藥可能引起骨質疏松,但注意用法可以預防。例如用激素時不可隨意加量或延長療程,滴激素眼藥水后,應按壓內眼角1~2分鐘,以免通過鼻淚管進入口腔,被吸收。 沈民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網站推薦更多>>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