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寶寶閱讀23問
閱讀是件好事情,但是好事情也有辦壞的。尤其是在十四億人口的中國,很多家長都恨不能讓孩子跑到最前面,于是,本來很輕松、很容易的閱讀,變成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一場又一場的拉鋸戰。我在每年二百多場的線上線下與
閱讀是件好事情,但是好事情也有辦壞的。尤其是在十四億人口的中國,很多家長都恨不能讓孩子跑到最前面,于是,本來很輕松、很容易的閱讀,變成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一場又一場的拉鋸戰。我在每年二百多場的線上線下與家長們的互動分享課上,能感受到家長的渴求、焦慮和急躁。在這里列舉出0-3歲寶寶家長提得最多的23個問題,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嬰兒是依靠感覺來認知世界的。閱讀,是帶領寶寶運用視覺、聽覺、觸覺來認識未知世界的一種漸進的學習過程,寶寶通過親子閱讀的方式接受正面的感官刺激,對文字和語言、圖畫逐漸產生興趣和認知,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事明,沒有閱讀經驗的孩子比有閱讀經驗的孩子在理解力和思考力上差很多。有閱讀經驗的孩子觀察力和想象力也非常豐富。所以,對嬰兒閱讀,您一定要有信心啊。
另一個要點是,給小嬰兒選書一定要選對,超出寶寶心理、生理認知水平的作品都會帶來閱讀壓力,寶寶會或厭煩。
比如,《水墨寶寶視覺啟蒙繪本》就適合滿月到2歲的小寶寶,閱讀的同時,可以促進大腦神經元突觸的連接,促進大腦發育。《饅頭寶寶嬰兒繪本》適合1-3歲的寶寶閱讀,能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大、小肌肉發育和社會交往、方面的發展小繪本很可愛又好玩,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
早期閱讀從刺激新生兒大腦發育開始,貫穿了孩子一生發展的需要,不早期閱讀,總有遺憾。相信大多數家長不希望留下遺憾。孩子開始閱讀越早,就越容易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做爸爸媽媽的會發現孩子特別愛聽故事,嬰兒時期孩子就可以被故事吸引,這是閱讀的最好時機。此時開始建立閱讀的習慣,孩子就知道故事都來自于書本,書本是神秘而有趣的東西,孩子當然就主動去這扇奇妙的大門。于是,知識之門就這樣輕易地打開了。你說,早期閱讀能不重要嗎?
孩子的語言學習是有關鍵期的,閱讀習慣的養成也是有關鍵期的。在嬰兒的語言爆炸期,如果家長沒能及時地給孩子大量的詞匯刺激和對話的機會,孩子的語言發展就會遲緩和欠缺,錯過之后,很難彌補。
狼孩、豬孩之所以不會說話,不是器官有問題,而是錯過了人類語言發展關鍵期。閱讀也是一樣,幼兒時期沒有建立早期閱讀習慣,少年期就會遇到學習障礙。少年期錯過閱讀習慣的培養,孩子就沒有求知欲。到了中學還不愛閱讀,此生便是個不愛閱讀的人了。
關鍵期錯過,有的可以彌補,有的則此生無法彌補,像大腦發育、語言發展,都是不可逆的。當然,有些還是可以改善的;但是,需要的時間就會相對更長,而持久性也會更差。
有的媽媽來找我說,我的孩子上小學四年級了,不喜歡讀課外書,就愛玩游戲,是不是錯過閱讀關鍵期了?是的,從玩游戲到建立閱讀習慣,對四年級的孩子來說,確實不容易了。父母的基本對孩子沒用,必須針對孩子的愛好尋找恰當的吸引,把孩子的好奇心引回到閱讀上。這是一個必須出奇制勝的過程。與其這樣,不如在4歲前培養閱讀愛好,那時常容易的。
重點在于媽媽、爸爸和寶寶之間共同享受閱讀的愉快,我不認為一定要采取某種刻板的方式。抱著孩子、摟著孩子、和孩子靠在沙發上或是小床上都不錯啊,坐在地上只要覺得安全、舒適也行。分享幸福是沒有格式的,它需要您的創造、想象和實踐。
所有的東西,都自有它的價值。一本優秀的無字書勝過萬言的垃圾書。圖畫書不是識字課本,也不是字典。它的價值不在于它有多少字,而在于它給了你什么樣的審美感受,什么樣的想象力,什么樣的人生態度。您覺得這用多少錢買劃算呢?
的閱讀量全球第一,所以這個民族特別有智慧。他們給寶寶閱讀的時候,給孩子一勺蜜吃,間接告訴孩子閱讀是甜蜜的。您可以給孩子糖吃,孩子一邊含著糖一邊閱讀。孩子就安靜了。再有就是時間,不要太長。根據孩子的年齡,2分鐘讀完,孩子再要求,您就再讀;孩子不要求,就休息一下, 和媽媽玩游戲。閱讀一定要在愉快的氛圍中,是不能的。
爸爸媽媽光干巴巴地讀自己的,孩子當然沒有興趣。如果您選錯了文本,不符合孩子這個年齡段,孩子也是不買賬的,因為他聽不懂,就不喜歡。
親子共讀,主要是用感情融洽的書香氣氛來感染孩子,那份親情更重要。我們不要像上課那樣機械地讀書,而是要和寶寶親子共讀啊!只有親子共讀才對寶寶有直接的作用。一手摟著孩子,讓寶寶靠在您的懷里,單是這份美好的親情就值得你們記憶一生。等孩子大了,每每想起和爸爸媽媽度過的童年閱讀時光,是多么叫人難忘。相信你們可以帶寶寶一起讀,一起感受其中的親情和快樂。
沒關系,孩子的閱讀就是從撕書開始的。她首先是。平時,可以買二手書或親戚朋友家小朋友讀后不要的書給寶寶自己翻閱,寶寶撕書沒關系,媽媽可以通過和寶寶一起粘貼來讓孩子感受撕書的遺憾,懂得珍惜、愛護書本。媽媽在幫助寶寶閱讀的時候,時間別太長,二三分鐘就可以。
通過這樣的體會和實踐,再給寶寶新書,媽媽拿著讀,就不會被撕。同時要對寶寶說:“寶寶不撕書,撕壞了,咱們就沒好故事了。”
11芽芽媽:寶寶快10個月了,小時候不會爬時,給她念兒歌很喜歡聽,還搶書要自己看,現在每次拿著繪本講幾秒鐘,她看幾眼就掙扎著跑開了。怎么進行親子閱讀比較好呢?
小寶寶的閱讀時間確實不應該太長,1分鐘、2分鐘都好。1歲不到的小寶寶閱讀半分鐘都是值得鼓勵和贊美的。
更重要的是要給小嬰兒找對閱讀的作品,不是所有的繪本都適合嬰兒。嬰兒的心理生理發育沒有到幼兒階段,他們不能理解您講的故事,他們只能明白短句,所以要選語言很簡短,適合嬰兒看的作品。您拿著書,把孩子抱在腿上,翻幾頁,大手握小手,指指點點,和寶寶一起玩,給寶寶讀的時候要生動有趣,寶寶才會被您吸引。
12欣果兒:我給寶寶買了很多書,每本書我只給寶寶讀一遍,因為我不喜歡重復,這樣好嗎?
您一定要明白,給孩子讀書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您不應該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重復閱讀是很多孩子必須經歷的心理過程,孩子們在其中找到成就感和輕松的享受,但是因為您不喜歡,您把孩子的快樂了,這非常不好。
一般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作品,愿意反復閱讀,那家長就必須按照孩子的意愿去做。因為重復閱讀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在同一作品的反復閱讀中孩子熟悉每一個環節,他喜歡這樣的感覺,您這時候就不能孩子,應該滿足孩子的愿望。
經典作品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好作品,對于來說,需要把這樣的優秀作品送到孩子手上。但是,對孩子來說,閱讀視野并不應該僅限于經典。因為當下的優秀作品,可以讓孩子有閱讀代入感,有心靈互動。
母語作品和原創作品具有鮮活的生命力,符合當下孩子的心理、生理需要,更接地氣,常需要的閱讀類型。任何閱讀,都不要太絕對。 經典作品里缺少嬰兒讀物,即便有也不一定適合現代寶寶的生理、心理發展,畢竟科學和文化在發展。現在有很多優秀的嬰幼兒讀物,爸爸媽媽如果選擇了,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幸福。而且新作品會更適合當下孩子的語境,閱讀起來沒有時代的隔閡和文化差異。
14flxgqs:孩子只是對我讀的故事有興趣,對文字卻全無興趣,怎么辦?
沒關系,這需要一個過程。孩子對文字的興趣不是天生的,第一,我們要等待孩子識字關鍵期的到來;第二,我們可以通過一切形式激發孩子的識字好奇,不僅僅在閱讀時,走看站牌、店鋪的牌匾辨認和記憶,這些實踐會效果明顯。
在閱讀中,孩子一開始都是對故事有興趣,但是漸漸覺得爸爸媽媽讀得太慢太少了,就自己去讀了。孩子4歲后,您可以指著文字讀,每天10分鐘到半小時,一段時間,孩子自然就對書和文字產生興趣了。親子閱讀的是父母的耐心和責任心,你們能,孩子才有進步。別著急小朋友認字,那樣會適得其反。孩子一產生反感,閱讀和書就遠離孩子了。
閱讀只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戶外生活和運動對孩子格外重要,絕對需要用大部分時間帶孩子去感受真實生活。孩子玩累的時候,可以和她一起休息一下,閱讀一小本適合她的圖畫書,這樣做,對孩子才是全面發展呢。
再者,媽媽吸引寶寶從玩書開始,不一定先閱讀。先猜猜看,書里有什么?這樣把寶寶的好奇心調動起來,寶寶就主動來聽你講了。
總的來說,爸爸讀和媽媽讀,孩子都喜歡。在性別上沒有高下之分,重要的是看你們誰讀得生動好玩,吸引孩子。在閱讀中,媽媽的感性和爸爸的力量感、幽默感,都是寶寶最需要的。很多孩子特別喜歡爸爸富有磁性的低音,爸爸們要加油哦!
18小子寶貝:平實孩子老問問題,我們很苦惱。您說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怎么辦?
孩子問題多,說明您家寶寶聰明,愛思考。回答孩子的問題,是好父母必須做到的。父母實在回答不了,就帶孩子一起查百科全書,這樣對孩子更有積極作用,這樣的孩子大了往往有鉆研,做事、學習有持久性,永不言敗。
您一定不要怕麻煩啊。那些對提問的孩子說“一邊去,哪兒那么多問題?”的父母了孩子的探索和求知欲,這樣的父母了孩子的好奇心,孩子長大平庸而其實都是父母怕麻煩造成的。
19兔子Baby:每天睡前,寶寶都逼著我講故事,我現在已經會編故事了,這對她將來學習有用嗎?
媽媽編的故事寶寶會更喜歡,媽媽如果可以和寶寶一起分享圖畫書,還能培養孩子的審美素養和想象力、觀察力、注意力,這些對他將來的發展太有用了。您如果10年,您就等于種了棵大樹。而那些沒有早期親子閱讀的家庭,等于只有一棵小草。您說這一樣嗎?當然,小草也有小草的美,生活中也不能缺少小草。這就看您的意愿是什么了。
20 愛你寶寶:平時我和寶寶在一起的時間不太長,晚上和假日又想帶寶寶出去玩了,閱讀是否可以省了?
其實,大部分家長和您一樣,都是職業爸爸、職業媽媽。白天你們工作,寶寶上親子園或者幼兒園,下班回家若你們只想帶寶寶出去玩,放棄閱讀確實會留下小遺憾。
媽媽和爸爸跟寶寶在一起,寶寶感受到只有玩是快樂的,從未感受過親子閱讀的快樂,那么上學后會出現糟糕的一幕,孩子不能感受學習的快樂,甚至一生也不覺得學習和書籍是提升自己的途徑,那時爸爸媽媽就很后悔了。但那時習慣已經養成,改變起來非常了。
所以父母再累,每天和寶寶一起輕松閱讀5-10分鐘是起碼的要求。也可以玩完了,回家睡覺前,用5分鐘來閱讀一本圖畫書,養成讓孩子在閱讀中安靜和休息的習慣,這算不算兩全其美呢?
所有圖書都在傳達本民族的文化和價值觀。一只美國小狗和一只中國小狗或許沒有太大差別,但是一本美國的圖畫書和一本中國的圖畫書絕對是不同的,因為它們都潛藏了各自的文化。
原創作品是母語文化的鈣品。如果您覺得孩子身體缺鈣是的,那么您就不怕孩子缺鈣嗎?同樣,鈣最好在兒童時期補,錯過了,吸收常難的。兒童的味覺感受在13歲前就固化在一生的味蕾記憶中了,家鄉的味道靠味覺可以辨識;文化也是在兒童期記憶的,沒有家園的孩子是可憐的。原創圖畫書提供孩子母語的家園,是孩子最好的鈣品。
中國的原創圖畫書剛剛蘇醒,它的品種、內容覆蓋、制作工藝都無法和有著200年歷史的外國圖畫書相比,孩子找不到自己喜歡的那個品種和內容是可能的。也有這種情況,家長為孩子選擇原創圖畫書的時候,沒有照顧到孩子的年齡,選擇的某本書過于深了,孩子讀不懂,自然興趣不大。但很多家長歸咎于孩子不喜歡中國圖畫書,這未免以偏蓋全了。您可以自查一下,您給孩子選擇的中國圖畫書,是否照顧到孩子的年齡和興趣了?如果沒照顧到孩子的特殊性, 那不是書的錯,是您選書的錯。
23 卓雅媽媽:在閱讀中,親子共讀應該什么時候開始?到什么時候結束?什么時候才讓孩子自己讀呢?
當嬰兒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已經熟悉爸爸媽媽的聲音了,胎兒時期就可以對孩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