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剁手回憶錄是雞肋還是蜜糖?奶爸實錄之周歲寶寶玩具不完全解析
小編注:文章來自#2017剁手回憶錄#征稿活動,不會寫裝修?不會寫選購攻略?不!存!在!只要你能寫你就來,再放大招送2臺iPhone X,更有原創新人專屬、金幣翻倍新春大禮,詳情戳這里。
去年,家里“小公雞”寶寶一出生,立馬就成了家里的核心,所有的事情就開始圍著小家伙轉。除了寶寶一些日用品的采購,這早教玩具的購買也是少不了的,雖說各家玩具廠商都詳細的標明了自己產品適用年齡大小,宣傳展示自家玩具的優點,如何鍛煉開發寶寶相關能力的如等~~~
但宣傳、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是有差距的,這里分享一下去年買的一些玩具,以及具體使用情況,便于值友參考。
這個套裝是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我表妹過來探望時帶來的。收到這盒套裝后,看到【3個月+】的適用年齡段后,就先放在一邊了。
▼在一個多月的時候,拿出了幾個用來逗寶寶,記得其中有一個小喇叭吹出來的聲響不大(已經找不到了),但挺吸引寶寶注意力的。烏龜外形的咬膠也不錯,按動背部按鍵有響聲,烏尾能前后伸縮。
▼寶寶稍大之后,發現其中咬膠是最有用的,強烈好評。對抓握的訓練也很不錯。平時,寶寶乘車出門,隨手帶上幾個在車上逗寶寶,也不占地方。
很容易丟的到處都是,清洗只能用70度溫水。其中有幾個小家伙從來不玩,比如那個帶有四個按鍵的小手機。另外,對于顏色的訓練到沒怎么看出來。
這個算是最熱門的早教玩具了,各家玩具廠商均有推出,無非就是外形、細節上有差異。產品主要設計特點就是寶寶躺倒墊子上,踩著腳底的鋼琴,伸手去玩橫梁上的幾個吊鈴,達到寶寶手腳鍛煉增強運動能力、音樂聲光刺激大腦發育的目的。
當時,看到這個宣傳,那是必須要買呀,多好的早教玩具呀。就選了下面這款,相對簡單,但主要的功能都有了。(至于為什么用商家的照片,那是因為這個玩具已經被使用了
說說具體使用情況:在剛開始用的時候,寶寶尚不能翻身,還能躺在里面,他踩腳底的琴鍵不怎么玩,反倒是喜歡伸手抓吊鈴,那時候正值夏天,躺一會寶寶背部就熱得不行,很不舒服了,不愿意在待著。等到會翻身了,就再也沒有在玩過,從沒有老老實實的在躺著。只好收到了角落,偶爾用遙控器放個兒歌(兒歌太少了)。
至于最近一段才重新用了起來,方法是把它肢解了,梁上的吊鈴單獨的摘下了讓寶寶抓著玩,這個墊子放到了陽臺上用,那個腳踏琴鍵拆下來單獨讓寶寶拍著玩(10月左右的開始,寶寶喜歡拍打各種東西,這樣一來倒是省了一個打擊樂玩具)。
對于活潑的寶寶來說,是不可能老老實實的待在這個玩具里玩的,那么多種訓練就成了空談。原以為雞肋,沒想到將它后,它發出了光和熱,另有他用。它的音樂、兒歌有點少。
這個小海馬應該是大媽家母嬰產品里經常推送的玩具,海馬肚子發出的黃光非常的柔和不刺眼,音色節奏舒緩,有海浪聲的白噪音。聲音調節上略顯簡陋,只有大、小兩種音量,但也夠用,我一般都是設置成“小”。該玩具比較省電,每天晚上都要放上幾遍,至今只換過一次電池。
使用初期,寶寶對其很感興趣,喜歡對其各種咬,好在小海馬外面的扒掉清洗。用到現在,寶寶已經失去了興趣。播放的音樂雖然反反復復只有那幾個,但常有助于安撫寶寶睡眠,也聽不煩。
雖說從沒有向宣傳圖片上那樣,寶寶抱著小海馬睡覺,但它發出的音樂確實有助于寶寶入睡,安撫寶寶。
這個球,外殼光滑,不劃手。三種聲響模式,一種是滾動的時候,發出一小段音樂吸引寶寶爬過去抓它;二是拿在手里晃動也會放出一小段音樂;三是按下表面紅色的星星鍵,會彈出一個,發出笑聲。
滾滾球還是發揮了一定作用,寶寶在玩的時候,時不時的會發出聲響,比較吸引人。有一段時間,經常為了去追球,就快速的爬了過去。在寶寶開始能扶著物品站起來后,它的吸引力就小了好多。
對爬行的寶寶有一定吸引力。缺點是裝到包里或者放到其他地方,忘了關上,容易觸碰發出響聲。例如在床上放著,寶寶睡覺碰到了,把寶寶驚醒了。還有玩的時間長了,它的聲響有點噪。
這個玩具說是適用于9個月+,實際上寶寶3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買回來玩了,開始的時候,通過小象音樂和燈光逗寶寶常好的,有一段寶寶一鬧就把這個玩具給他就好了。
需要說的是,我從沒有見過寶寶把它當小推車推動,還有寶寶能坐起來之后,就是直接咬這個象鼻子,從來不會去吹。這個玩具的兩個功能算是廢了
哄娃有一手,但個別功能算是廢了,從來沒玩過。另外,這個玩具非常省電。價格不貴,可以考慮購買。什么時候寶寶會吹了,他又能玩一陣了。
3個月時候購買,這個手抓球墻裂推薦,顏色艷麗,耐咬、耐摔、耐砸,還能用沸水消毒。當牙膠、以及手抓非常的好。記得開始的時候,寶寶抱著它就是一頓啃,也經常的它,到現在依舊沒有什么太大變化。
同樣是在3個月時候購買。一套五個,有布球,4寸搖鈴球、按摩球、捏捏叫的彈力球,是訓練感官的好幫手。這個能夠玩的時間也比較長,剛開始的時候也就4寸搖鈴球能玩玩,其他的球也能拿起來了,大概是10個月的時候,彈力球能夠捏響了,他自己又興奮了一陣子。
各種觸感的球類一套購回,能夠讓寶寶玩挺長時間的。不同的階段,還能玩出不同的花樣來。價格不貴挺超值。缺點是,pvc材質的球類非常容易沾灰,需要經常清潔。
講真的,第一套澳貝布書,在3個月大的時候購回,作為啟蒙第一次讓寶寶看書還常不錯的,首末兩頁內夾響紙,其中一頁里面有響嘴,按動有響聲。這兩項設計能夠吸引寶寶注意力轉移到書上來,慢慢建立講書的習慣。
這第二套購買的原因是寶寶會拿著書給你,讓你給他講了,他還似模似樣的坐著聽。貝恩施的這套買的是這版,其中印刷鮮艷不掉色,帶有塑料環,便于寶寶抓、咬。
寶寶使用點評:6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看你愿不愿意給寶寶講了。不怕撕、咬,早早培養寶寶認知,同時講給寶寶聽,利于親子互動。澳貝布書作為第一套使用,貝恩施等其他的布書作為補充使用。
澳貝布書 寶寶啟蒙套裝 6本裝布書 認動物水果顏色數字59元天貓精選去購買
這個繞珠玩具應該算得上是的早教玩具,但是下面這款我要說說了,目前已經壓箱底了,希望有一天能夠用起來。
媳婦對于這個繞珠玩具一直念念不忘,精挑細選后,買回了Hape 繞珠玩具。這個玩具說是6個月以上就可以玩,幻想著寶寶靈巧的小手將小珠子撥來撥去,但是對于我家的寶寶算是失敗了。寶寶會去動這個珠子,但是沒有幾下,就開始拽著這個滑軌晃動,我們在購買的時候已經考慮到這點,下面專門是有四個吸盤的,而且都是吸附到茶幾的玻璃面上牢靠固定后,讓他玩,可能是男孩,拽著就把它拔了下來,在手里揮來揮去,這玩具的實木底座很厚實,容易砸壞茶幾或砸傷他自己。此外,他還專咬底部的吸盤
幸好買的是小型繞珠來試水,可能是6個月大的寶寶還玩不起來,希望寶寶再大點后能用,現在用就是給他增長臂力的。
是和繞珠玩具一同購回的,感覺玩這個積木的時候要多一些,還很安全。說是積木,就目前感覺來說,作為咬膠更多一些,直到近期,寶寶會把它碼好放到盒子里了,但是依舊不會擺高樓。(下圖只倒找幾個,其他幾個放在盒子里暫時放起來了)
寶寶使用點評:顆粒較大,作為積木玩具的話,可算作入門積木。也可作為咬膠。需要注意的是清洗的時候,容易進水(看上圖紫色的中間的孔),需要甩干凈。能夠玩的時間較長。
故事機也就是這幾年才有的東西。去年十一,在小米之家給父母買手機的時候,送了1張代金券,于是就添了一點兒錢,買了米兔故事機。這個故事機設計還是比較合理的,考慮到了很多情況,例如這個兔子耳朵是用食用級別硅膠做的(寶寶就喜歡咬這個耳朵),能夠發出各種顏色的光。故事機外殼做工優良,沒有一絲毛刺、割手的地方。內存夠大,自帶內容夠多,連接網絡后更有海量內容。同時,還能通過語音同微信聊天之類的功能。
但我感覺我買早了,雖然它的兒歌非常的多,同時能從晚上下載哄睡兒歌,但是其他諸如童話故事、少兒英語、微信語音這些功能都使用不起來。我感覺寶寶最喜歡是它的發光耳朵和毛茸茸的外衣,米兔空有一身本領,但對不到一歲的寶寶使不大出來。
這個米兔如果只用一個雷鋒帽的話,還是要小心,注意磕碰損壞。有專門的抱抱衣能夠起到一定的防磕碰作用。我專門弄了一套小雞的抱抱衣(29.9元),正好合了小家伙的屬相。
感覺買早了,眾多的功能用不上,但這也說明米兔故事機能夠陪伴寶寶很長的時間。貌似是目前哄寶寶遲早要買的東西。另外,普通版的較大,不便于攜帶。現在出了mini版的,外殼硅膠,但無法給米兔換衣服,變形象了。
買這個的起因是因為寶寶看到我們的手機使勁要,撒潑打滾的。拿到我們的手機后,在手里攥一會,就扔了。為了防止手機摔壞發生,也給小家伙配上了一部手機,哄著他,哈哈哈
基本的手機音效都有了,可以當著寶寶的面,接電話,然后說出寶寶的名字,把手機遞給他,說是找他的。逗寶寶是足夠用了。寶寶有搶手機的情況時,可以購買。可買可不買,看需求。
也能夠把蛋發到鴨子里,但他經常自己就玩起了那個鴨蛋。還有一種情況,他會用摳住那個下蛋的觸發點,讓鴨子一直說“對了,你真棒”
寶寶使用點評:使用模式多樣,逗弄寶寶還是有一手的。有時候,寶寶不會讓這只鴨子優哉游哉在房間里轉悠的,尤其遇到有些小的寶寶,那這只鴨子就遭殃了。使用過程中,多少同產品宣傳所描述的畫面有出入
還有玩娃娃機時,抓了一個唐老鴨的手偶,這也是一個配寶寶一起玩的好東西。
。選購玩具時,材質和做工很關鍵。另外,注意玩具上不要有一些易掉的小物件,容易讓寶寶吞食。
,但這玩具是不能代替我們為人父母的陪伴,多給寶寶讀書、唱兒歌、講故事、多和寶寶說話(雖說不知道他現在說的是什么),促進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也增進親子情感。還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外面的世界也是寶寶們的游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