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寶寶聽力發育解讀你家寶寶都達標了嗎?
寶爸寶媽們,你們在寶寶出生后有關注過寶寶聽力的問題嗎?一般情況下,寶寶出生時的第一天會做聽力檢查,寶寶滿月的時候,社區醫院會對寶寶做第二次聽力檢查。除此之外,大家平時會自己測試寶寶的聽力嗎?有些媽媽以為只要醫院檢測出結果沒問題,那么自己寶寶就是健康的,其實這種想法并不全對,較小的寶寶出現聽力發育遲緩的情況,非全面的檢測也很難檢測出來。但是與寶寶接觸得最多的媽媽,卻可以通過寶寶正常聽力發育情況來做一個基本的判斷。
0-1歲寶寶是出現聽力發育遲緩最不容易被發現的時期,因為寶寶在這個期間并不會告訴媽媽“我聽不清,我聽不見”等暗示語。而媽媽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情況來判斷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那么媽媽們以什么為依據呢?下面我們就來說說0-2歲寶寶聽力正常期間應該有的表現。
剛剛出生的寶寶,聽力非常弱,對微弱的聲音幾乎沒有反應,即使寶寶聽力檢測沒過關,醫生也會寶寶一個月后再來復查,因為剛出生的寶寶各個方面的發育情況都不是太穩定,初期檢測,只是對寶寶的一個綜合情況有所了解。
1-3個月,寶寶會慢慢熟悉媽媽的聲音,并對周圍分貝大小不一的聲音做出不同的回應,比如鄒眉頭,苦著臉,閉眼睛等等。雖然寶寶在這個期間視力非常弱,幾乎看不清爸爸媽媽的樣子,但是他們的聽覺卻非常敏銳,聽不同的聲音也就是寶寶這段期間的一個娛樂方式。
4-6個月,寶寶已經認得周圍熟悉的人發出的聲音,特別是媽媽的聲音會讓寶寶表現得很愉悅,很有安全感,這時寶寶常常會用微笑回應媽媽,媽媽也應該多用眼神和寶寶交流,來增進彼此之間的距離。后期,寶寶對男女生音調也有了判斷能力,即使只聽到聲音,也知道是爸爸發出來的,還是媽媽發出來的,而且對突然出現的聲音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個階段,寶寶的玩具也幾乎以聲音類的居多,主要用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7-9個月,寶寶的聽力已經有了很大飛躍,不僅能輕松識別熟人的聲音,而且聽力與視力之間已經建立起了反射能力,寶寶能通過你的聲調,面部表情來判斷你是高興還是生氣。對于聲音的來源,寶寶也會東張西望的尋找,這是寶寶“認人”的最佳時期,家長們可以通過與寶寶玩“躲貓貓”的游戲,一邊發出聲音,一邊讓寶寶來識別你的樣子,寶寶對這個游戲很感興趣,經常被逗得“咿呀咿呀”大叫。8個月左右寶寶還經常會發出“粑粑麻麻”的口音,這也是平時寶寶聽來的。
10-12個月,寶寶的聽力已經發育得很完善了,不管是聲音定位能力,還是喜、怒、哀、樂的聲音,寶寶都能聽懂,哪里有寶寶喜歡的聲音,寶寶就會轉過頭去找,并且能比較清晰的叫出“爸爸、媽媽”。
0-1歲的寶寶聽力發育情況大致同上。如果寶寶在對應期間,對聲音的反應表現的比較遲鈍或者,那就說明寶寶的聽力出現了問題,這時媽媽就要及時帶寶寶去檢查。判斷1歲以上寶寶聽力情況,就主要以寶寶的語言發育能力做參考。如果12-16個月的寶寶還不會叫“爸爸媽媽”,16個月以上還不會說出雙音節詞語以及簡單的句子,或者你說話的時候,寶寶經常表現的很淡然,那么就要考慮寶寶的聽力是否出現的問題,因為會聽才會說,所以寶寶的表達能力也是判斷聽力發育情況的依據。
這里是育兒匠人,這里只聊寶寶,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關于寶寶那些事,如果你喜歡本文,就關注我,然后分享給朋友,最后再點個贊,你們的支持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