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首頁  嬰幼護理  0-1歲

國家電網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六股人氣爆棚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5-31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力爭三年內見成效

  泛在電力物聯網“落地”工作加速推進。5月28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簡稱“國網公司”)介紹了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最新建設情況。作為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支撐體系的核心機構之一,國網能源互聯網技術研究院院長王繼業介紹,國家電網已經編制形成泛在電力物聯網2019年建設方案,明確了全年建設任務。國家電網正在重點領域開展攻關,包括芯片、邊緣計算、人工智能、數據融合、網絡安全、智能終端融合、新一代信息通信、能源轉換、能源綜合利用與優化、新能源高比例消納等。同時,正在進行互聯網運營、新型交易、電網資源運營、數據運營、綜合能源服務等模式創新及產業生態在線互聯的平臺建設。王繼業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要爭取三年內見成效。

  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3月8日,國網公司召開工作會議,對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國網公司董事長寇偉指出,泛在電力物聯網,就是圍繞電力系統各環節,充分應用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先進通信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具有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特征的智慧服務系統。

  根據規劃,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規劃分兩階段進行,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到2024年全面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

  國網公司5月28日指出,全面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發布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大綱,目前已經編制形成泛在電力物聯網2019年建設方案,明確了全年建設任務,涉及對內業務、對外業務、數據共享、基礎支撐、技術攻關、安全防護6大方面、57項建設任務,以及省、地市、縣、園區4個層級、25項大型綜合示范工程;啟動泛在電力物聯網科技項目49個。

  王繼業說,泛在電力物聯網不僅是電力工業的基礎支撐,也是科技創新的載體。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核心是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將大量應用先進的傳感、芯片、5G、人工智能算法等,將從應用角度,促進我國核心技術的成熟與進步。

  王繼業強調,除了技術創新,必須研究布局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變革原有的能源產供銷、發輸配變用的利用模式,形成多種要素互聯、用戶廣泛參與、積極互動的能源體系。突破“以電為核心”的電網業態,擴展多元業態模式,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形成全社會多行業互利共享的生態體系。

  加強科技創新開放合作

  根據興業證券研報,從2019年開始,電網投資將開啟新周期,整體電網投資并不會維持高增速,但結構上將發生重大變革。“泛在電力物聯網”規劃將推動電網信息通信領域爆發,行業空間將從100億-200億元區間提升至400億-600億元區間,國網信息化產業鏈相關公司訂單有望大幅增長,岷江水電、國電南瑞、朗新科技、遠光軟件、東軟集團等公司有望受益。

  在此次發布會上,國網公司宣布了八項加大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力度的新舉措,向社會開放更多優勢資源,并將廣泛應用來自全社會的新技術成果。國網公司科技部主任呂運強表示,國網公司將面向全社會開放100個實驗室,包括19個國家級實驗室;聯合社會各類創新主體,共同開展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大綱項目等,對外合作科技項目在公司年度項目中占比不低于60%。

  同時,國網公司將面向全社會廣泛征集新技術,將優秀創新成果納入公司新技術目錄,并在公司系統推廣應用,建立開放、透明、公正的新產品掛網試運行管理流程,健全完善運行成效評估機制,全面暢通新技術推廣應用渠道,落實有關政策要求,聯合行業高端裝備企業,推動高端裝備進入國家首臺(套)重大裝備示范應用目錄。

  此外,國網公司將鼓勵社會投資者與公司科技型企業建立混合所有制企業,打造科學靈活的股權架構和激勵模式,激發創新活力和發展動能;圍繞泛在電力物聯網產業發展方向,遴選具有較強競爭力和成長性的公司中小企業,共同推動上市工作;聯合社會資本共同孵化培育,推動雙創中心和雙創產業園中的高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第1頁: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力爭三年內見成效第2頁:國電南瑞:業績符合預期,信息化增速亮眼第3頁:岷江水電:國網計劃轉型綜合能源服務商,公司擬注入資產有望受益第4頁:金智科技:新一代智能終端研制成功,即將發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第5頁:林洋能源:EPC業務帶動收入增長,智能電表有望反彈第6頁:東軟載波:國家電網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直接受益標的第7頁:中恒電氣:通信電源龍頭業績拐點已現,5g和數據中心驅動新一輪高增長

  國電南瑞:業績符合預期,信息化增速亮眼

  國電南瑞 600406

  研究機構:中銀國際證券 分析師:沈成,李可倫 撰寫日期:2019-04-29

  支撐評級的要點

  2018年與2019Q1業績符合預期:公司發布2018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85.40億元,同比增長17.9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62億元,同比增長28.44%。公司同時發布2019年一季報,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7.51億元,同比下降2.41%;實現盈利7,656萬元,同比下降18.81%。公司年報和一季報業績符合預期。

  盈利能力略有下降,Q1壞賬計提增加:公司2018年及2019Q1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8.74%、24.11%,分別同比下降1.27、0.69個百分點。另外公司2019Q1由于去年壞賬估計政策變更,同比增加計提壞賬準備7,430萬元。

  電網信息化與自動化業務增長較快:2018年公司電力自動化信息通信業務因調度信息化、新產品網絡安全管理平臺和監測裝置取得突破,收入38.23億元,同比增長34.19%。電網自動化及工業控制類產品因電網行業智能化投資持續結構性增長和集成總包類項目占比提高,收入同比增長23.70%至167.56億元。繼電保護及柔性輸電類產品因特高壓輸電產品需求增長,收入小幅增長4.32%至53.77億元;控股子公司繼保電氣實現凈利潤13.75億元,同比增長16.40%。

  在手訂單穩步增長,支撐未來發展:2018年末,公司在手訂單總額331.02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2018年新簽訂單193.74億元,同比增長11.00%。我們預計隨著特高壓和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推進,公司訂單量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將為公司未來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估值

  結合公司年報、一季報及經營近況,我們將公司2019-2021年預測每股收益調整至1.02//1.17//1.34元(原2019-2020年預測攤薄每股收益為0.96//1.10元),對應市盈率19.5//17.0//14.8倍;維持增持評級。

  評級面臨的主要風險

  電網投資額低于預期;泛在電力物聯網、特高壓建設進度慢于預期。

  第1頁: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力爭三年內見成效第2頁:國電南瑞:業績符合預期,信息化增速亮眼第3頁:岷江水電:國網計劃轉型綜合能源服務商,公司擬注入資產有望受益第4頁:金智科技:新一代智能終端研制成功,即將發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第5頁:林洋能源:EPC業務帶動收入增長,智能電表有望反彈第6頁:東軟載波:國家電網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直接受益標的第7頁:中恒電氣:通信電源龍頭業績拐點已現,5g和數據中心驅動新一輪高增長

  岷江水電:國網計劃轉型綜合能源服務商,公司擬注入資產有望受益

  岷江水電 600131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張緒成,李俊松 撰寫日期:2019-04-17

  公司簡介:四川阿壩州唯一電力上市公司,擬進行重大資產置換。公司是四川省阿壩州唯一一家電力上市公司,電力業務是公司目前的唯一業務且主要分為水力發電和外購電銷售兩部分。2019年2月公司首次發布《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計劃與國網信產集團進行資產置換并向信產集團和其它三家公司發行股份購買相關資產差額部分和剩余股權。假設此次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完成,公司的主營業務將由原來傳統的配售電及發電業務轉變為更富有成長性的新型信息通信業務。

  泛在電力物聯網本質一:智能電網向泛在電力物聯網的過渡其實就是主網建設向配網建設的過渡。自2009年國網提出建設“智能電網”以來已經十年過去,按照當時規劃,2016-2020年(第三階段)應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目前,主網側在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等方面已基本已經符合堅強目標,智能電網建設基本進入到尾聲階段。相反,由于分布式能源大規模接入配電網、電動汽車飛速發展、用戶用電需求逐漸多樣化、用電負荷逐漸多樣化等因素,配網側、尤其是用戶端仍有很多亟待解決和優化的問題。過去十年是主網建設為主,配網建設為輔,這導致當前配網側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此,智能電網向泛在電力物聯網的過渡其實就是主網建設向配網建設的過渡。

  泛在電力物聯網本質二:智能電網向泛在電力物聯網的過渡其實就是國網從單一售電商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的過程。當前國網每年的利潤基本來自售電業務,從電力市場的發展看,在電改背景下假設未來售電側放開,國網僅收取輸配電過程中的電力過網費,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是預期內的事情,因此急需挖掘新的業績增長點。從這一層面看,智能電網向泛在電力物聯網的過渡其實就是國網從單一售電商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的過程。

  擬注入資產:有望隨泛在電力物聯網發展持續受益。由于能源行業具有高度專業化的特點,因此新進入者較難形成歷史業績,行業壁壘較為明顯。目前國內暫未建設成成熟的電力市場化機制,因此電力行業市場的準入標準要更為嚴格。從過往經驗看,國家電網的重點項目建設基本上都由其下屬企業(或由下屬企業進行招標然后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完成,而信產集團作為當前國內能源行業最大的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及服務提供商,對接了國家電網大部分的信息通信業務。此次擬注入公司的信產集團旗下四家公司主營業務內容與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內容均較為契合。其中,中電普華主營業務內容與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中的應用層和平臺層較為契合;中電啟明星主營業務內容與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中的應用層、平臺層和網絡層較為契合;繼遠軟件主營業務內容與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中的網絡層較為契合;中電飛華主營業務內容與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中的網絡層較為契合。

  投資策略:給予“買入”評級。我們預計未來隨著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持續深入,公司擬收購資產有望因此受益,業績預計將迎來持續大幅提升。我們測算公司(重組前)2019-2021年EPS分別為0.28、0.27、0.27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71.9X//75.9X//74.8X,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資產置換失敗風險;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不及預期風險;擬注入資產與泛在電力物聯網無關風險

  第1頁: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力爭三年內見成效第2頁:國電南瑞:業績符合預期,信息化增速亮眼第3頁:岷江水電:國網計劃轉型綜合能源服務商,公司擬注入資產有望受益第4頁:金智科技:新一代智能終端研制成功,即將發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第5頁:林洋能源:EPC業務帶動收入增長,智能電表有望反彈第6頁:東軟載波:國家電網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直接受益標的第7頁:中恒電氣:通信電源龍頭業績拐點已現,5g和數據中心驅動新一輪高增長

  金智科技:新一代智能終端研制成功,即將發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金智科技 002090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鄧永康,吳用 撰寫日期:2019-05-30

  事件: 近期,公司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智能配變終端 iPACS-5612T 通過了國家電網公司專項測試、安全功能驗證測試、型式試驗,獲得了智能配變終端全套投標資質。同時,公司新一代智能終端在國網冀北電力招標中標 TTU( 變電終端) 302萬元。

  智能配變終端是配電物聯網邊緣計算的核心設備。智能配變終端用于實現配電網的測量、通信、保護、故障定位、隔離與供電恢復、配變監測數據分析、運行維護等, 產品包括 DTU、 FTU、 TTU、故障指示器等。 2018年 8月,中國電力科學院與華 為聯合發布了基于開放邊緣計算架構新型智能配變終端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 1)采用自研芯片并集成國網安全芯片,支持配變終端雙通道身份認證和數據加解密處理; 2)開放的自研操作系統,內置華 為邊緣計算操作系統( ECOS),通過 eSDK 對外開放系統 API 及設備硬件接口,供第三方 APP 調用; 3)基于開放的邊緣計算架構,兼容各種計量方案,可實現各類低壓智能設備間的即插即用、互聯互通; 4)與配電自動化主站之間建立了端-云協同機制,增強計算的實時性,滿足需求快速響應。

  泛在電力物聯網構建全面感知能力,智能終端招標量有望快速上升。 到 2018年底,國家電網轄區 193個地市公司累計安裝 DTU(站所終端) 9.8萬臺, FTU(饋線終端) 15.2萬臺,故障指示器 32萬套,配電自動化線路覆蓋率約 60%,距離 2020年配電自動化 90%覆蓋率的發展目標還有很大距離。 近幾年,配網自動化建設節奏緩慢智能終端招標保持在低位, 2015-2018年,國網智能配變電終端招標量分別為 9.29、 5.09、 9.35和 10.11萬只。 近期, 基于開放邊緣計算架構的新一代智能配變電終端產品陸續完成測試并開始首批招標, 標志著 2019年智能終端產品的招標量有望快速上升。

  公司新一代智能終端成功研制,為全面參與泛在建設做好技術與產品儲備。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部署, 2019年起以智能配變終端為核心,完成配電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形成面向中低壓配電網的電力物聯網相關標準及典型設計方案,開展規模化示范應用,完成多個配電臺區改造;并將全面推廣應用智能配變終端,構建基于物聯網的中低壓一體化監測管控體系,大幅提高智能配電臺區整體覆蓋率。 公司的 iPACS-5612T 智能配變終端,是基于華 為國產芯片自主研發生產的新一代智能配電終端。iPACS-5612T 智能配變終端的成功研制,為公司參與國家電網公司“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 2019年-2021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 4.3%、 6.0%、13.3%,凈利潤增速分別為 117.7%、 27.9%、 27.3%。維持買入-A 的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為 32.00元。

  風險提示: 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推進緩慢;公司內部業務整合不力;智能終端招標進度低于預期或競爭過于激烈。

  第1頁: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力爭三年內見成效第2頁:國電南瑞:業績符合預期,信息化增速亮眼第3頁:岷江水電:國網計劃轉型綜合能源服務商,公司擬注入資產有望受益第4頁:金智科技:新一代智能終端研制成功,即將發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第5頁:林洋能源:EPC業務帶動收入增長,智能電表有望反彈第6頁:東軟載波:國家電網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直接受益標的第7頁:中恒電氣:通信電源龍頭業績拐點已現,5g和數據中心驅動新一輪高增長

  林洋能源:EPC業務帶動收入增長,智能電表有望反彈

  林洋能源 601222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劉曉寧,韓啟明,鄭嘉偉 撰寫日期:2019-05-09

  年報業績低于申萬宏源預期,但EPC收入增長明顯。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17億元,同比增長11.94%,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光伏電站EPC收入增長所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61億元,同比增長10.86%,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光伏發電收入增加。截止2018年末,公司總資產為17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99億元。公司財務費用2.54億元,同比增長120%,主要原因是公司銀行貸款增加以及可轉債利息增加所致;研發費用1.48億元,同比增長37.18%,主要原因是N型高效雙面單晶電池、組件研發及海外研發費用增加所致。

  海外智能用電業務穩健發展,國網智能電表招標反彈。2018年,公司智能板塊業務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應對行業變化,順利完成各項經營指標。公司在國網2018年進行的2次電表招標中,合計中標金額約4.03億元,市場排名較2017年同比上升6個名次至第8名;南網公司年內2次電能表類框架招標中,合計中標金額約2.68億元。在海外智能用電業務的拓展方面,有效推進大客戶戰略,全面合作開拓全球市場,與各國的當地合作伙伴一起深耕當地市場。公司實現海外銷售3805萬美元,在手訂單達4800萬美元。公司在電力物聯網領域積極研發多種產品及技術,具有提前布局電力物聯網建設的優勢,外加與全球智能電表行業領頭蘭吉爾集團合作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預計公司電表業務將會有較大提升。

  光伏EPC業務爆發式發展,電站規模擴張帶動電費收入增長。2018年,公司光伏業務實現收入24.03億元,同比增長57.72%。其中,光伏EPC收入10.13億元,同比增長2016.63%;電費收入13.30億元,同比增長21.16%。截止2018年年末,公司已并網的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約1.5GW,在手儲備項目達1.6GW以上。公司N型高效電池、組件400MW實現量產,產品已進入中廣核、中電建、大唐等央企國企及法國ENGIE公司、中東ACWA公司、新加坡SUNSEAP等合格供方名錄。2018年6月,公司與中廣核泗洪天崗項目簽訂11.09億元EPC總承包合同。公司光伏業務進一步鞏固,推動業績有序增長。

  下調盈利預測,維持“增持”評級:公司電表業務海外擴張速度加快,電站業務發展模式清晰。我們下調公司盈利預測,預計公司19-20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79億元、10.12億元(下調前為10.71億元、12.44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50、0.57元//股,新增21年盈利預測,預計21年歸母凈利潤11.67億元,對應EPS為0.66元//股。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10、9、7倍。

  第1頁: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力爭三年內見成效第2頁:國電南瑞:業績符合預期,信息化增速亮眼第3頁:岷江水電:國網計劃轉型綜合能源服務商,公司擬注入資產有望受益第4頁:金智科技:新一代智能終端研制成功,即將發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第5頁:林洋能源:EPC業務帶動收入增長,智能電表有望反彈第6頁:東軟載波:國家電網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直接受益標的第7頁:中恒電氣:通信電源龍頭業績拐點已現,5g和數據中心驅動新一輪高增長

  東軟載波:國家電網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直接受益標的

  東軟載波 300183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 分析師:孫樹明,熊軍 撰寫日期:2019-03-11

  國家電網發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夯實基礎支撐能力為重點任務之一。國家電網公司提出,通過三年攻堅,2019~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通過三年提升,到2024年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提升方向為,在現有基礎上從全息感知、泛在連接、開放共享、融合創新四個方面提升。并提出九大建設內容,其中第九條為夯實基礎支撐能力:在感知層,重點是統一終端標準,推動跨專業數據同源采集,實現配電側、用電側采集監控深度覆蓋,提升終端智能化和邊緣計算水平。

  公司電力高速電力線載波通信單元為國網重要供應商,主營產品契合國網基礎能力支撐需求。公司主營業務為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芯片產品,包括寬帶高速載波芯片的研發和生產,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各類電表、集中器、采集器通信單元的開發。并且,深耕電力線載波通信領域二十載,持續服務國家電網公司。1996年起開始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研究,2000年至2014年,先后推出第1代至第6代載波芯片,成功助力國家電網智能電網建設。在國網“新一代智能電力線載波通信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開啟至今7年時間內,持續投入方案論證、產品研發、測試應用,最新的HPLC(高速電力線載波通信)芯片為目前為止通過國網計量中心認證通過的三家廠商之一。隨著HPLC功能的通信單元招標開啟,公司將充分受益。當前集抄技術每輪集采時間耗時太長,采取HPLC能將每輪集抄時間從10小時縮短至2分鐘,為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大數據運營等業務提供更有效的數據支撐。

  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8-2020年收入為10.13、12.50、15.50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95、2.52、3.02億元,EPS為0.42、0.54、0.64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40.35、31.27、26.09倍。隨著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催化,提升公司動態PE至40倍。維持公司“買入”評級,將目標股價從16.64元提升至21.46元,上漲空間28%。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HPLC產品招標不及預期;智能家居業務銷售不計較預期;三費控制不及預期。

  第1頁: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力爭三年內見成效第2頁:國電南瑞:業績符合預期,信息化增速亮眼第3頁:岷江水電:國網計劃轉型綜合能源服務商,公司擬注入資產有望受益第4頁:金智科技:新一代智能終端研制成功,即將發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第5頁:林洋能源:EPC業務帶動收入增長,智能電表有望反彈第6頁:東軟載波:國家電網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直接受益標的第7頁:中恒電氣:通信電源龍頭業績拐點已現,5g和數據中心驅動新一輪高增長

  中恒電氣:通信電源龍頭業績拐點已現,5g和數據中心驅動新一輪高增長

  中恒電氣 002364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夏廬生,彭虎 撰寫日期:2019-01-10

  5G和數據中心雙輪驅動,通信電源龍頭成長可期:公司精耕電力電子、電力信息化和能源互聯網三大板塊業務,其中電力電子板塊是主要收入來源,營收占比超過60%,產品涉及通信電源、數據中心高壓直流電源(HVDC)、電力操作電源和電動汽車充電樁等。公司堅持大客戶資源戰略,下游客戶以電信運營商、國家電網和數據中心廠商(BAT和IDC廠商等)等為主。受益于5G和數據中心建設,我們認為通信電源系統、HVDC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業績的核心增長點;同時,國家政策對充電樁的大力支持以及網約車運營商對電動汽車業務的深度布局,也有望推動充電樁需求的規模提升。此外,公司對能源互聯網的戰略布局,也有望助力公司成長為能源管理和服務的龍頭廠商。

  5G基站電源擴容需求顯著,老牌廠商大有可為:我國5G有望在2020年規模商用。5G時代,基站設備AAU單扇區輸出功率有望從4G時期的40~80W增加至200W甚至更高,另外運算量上升也將推動BBU功率進一步提升,5G單站的供電功率預計將達到約4000W甚至更高。因而基站電源存在極大的擴容需求。目前,基站設備供電主要采用-48V直流拉遠方案,5G時代BBU集中部署有望推動HVDC直流拉遠和DPS分布式供電方案的出現。假設以上3種方案的建設比例為1:1:1,按照國內約450萬宏基站規模測算,我們預計5G基站電源市場空間有望達到約315億元,相較4G時期大幅提升。當前通信電源行業已經進入發展成熟期,前六大廠商市占率超過90%。公司作為通信電源老牌廠商,自4G以來就戰略定位高端產品,毛利率水平較高。5G時代有望繼續保持技術優勢,通過創新性解決方案占據一定市場份額。

  數據中心迎來HVDC供電時代,龍頭公司顯著受益:5G時代,超大型云計算IDC和小型的邊緣計算IDC有望成為未來數據中心的主要發展方向。5G時代,更高速高容量的網絡有望帶來更多的數據,全新的網絡架構(邊緣計算MEC)以及新增應用場景需求(低延時高可靠通信)有望帶動邊緣數據中心的建設。根據中國聯通的統計,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成本分別占數據中心CAPEX和OPEX的50%和28%,未來高效的供電技術方案發展潛力巨大。目前,主流的數據中心電源系統有UPS和HVDC兩種。相較于UPS,HVDC具有運行效率高、占地面積少、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低的特點,有望成為主流。并且,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HVDC產業化和市場化的抑制因素逐步消除,市場需求進一步打開,行業進入加速成長期。公司是HVDC的先行者和龍頭廠商,目前市場率高達60%以上,有望率先受益。

  政策暖風疊加盈利新模式,民營充電樁龍頭順勢而為:電動汽車行業近幾年高速發展,過去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50%。然而,由于平臺不兼容和運營模式等問題的存在,我國充電樁建設進度不及預期,現有充電樁無法滿足全部需求。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的戰略高度,未來有望繼續保持高增長,因此充電樁行業的長期驅動邏輯明晰。當前,在政策層面和商業模式層面均呈現邊際改善,尤以網絡平臺效應強勁的滴滴的加入為代表,行業困局突破指日可待。初步測算,預計2021年前我國直流充電樁就有120億元的市場空間。當前,充電樁行業處于高增長時期,我們認為具備更高附加值產品生產實力的廠商有望獲得更高市場份額。公司主攻價值量更高的大功率直流充電樁,同時通過整合上游產業鏈和搭配軟件服務的方式,提高產品議價能力,毛利率達到55%以上(根據公司公告),遠高于行業一般水平。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8年-2020年的收入分別為11.69億元(+35%)、17.22億元(+47%)、30.83億元(+79%),凈利潤分別為1.04億元(+63%)、2.06億元(+97%)、3.63億元(+76%),對應EPS分別為0.18元、0.37元、0.64元,對應PE分別為64倍、33倍、18倍。我們給予公司2019年動態PE35倍的合理估值,6個月目標價為12.95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A”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5G建設不及預期;數據中心建設不及預期;充電樁建設和運營不及預期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網站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