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9個月實際使用外資6832.1億元
10月17日,商務部召開例行發布會,新聞發言人高峰在會上表示,今年前9個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0871家,實際使用外資6832.1億元,同比增長6.5%(折1007.8億美元,同比增長2.9%,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下同)。9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791.8億元,同比增長3.8%(折115.2億美元,同比增長0.5%)。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特別是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大金融等服務業開放,穩定外資在華投資預期,有效推動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平穩增長。
高峰介紹稱,今年前9個月全國吸收外資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繼續保持較高增幅;二是東西部地區、自貿試驗區吸收外資持續增長;三是主要投資來源地投資基本保持穩定。
具體來看,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2038億元,同比增長39.8%,占比達29.8%。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746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醫藥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40.7%、33.1%和10.7%。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1292億元,同比增長61.3%。其中,信息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52.4%、57.9%和74.4%。
談到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保持較高增幅的原因,劉向東表示,當前我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導行業企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益,這些適應消費升級和產業優化的有力措施也引領吸引外資結構轉變,促使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持續保持高位,以便抓住結構調整和內需市場發展的機遇。
此外,東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6.8%和10.8%。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988.4億元,占比為14.5%。
劉向東認為,利用好外資是我國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力量,通過外資企業既可以創造就業崗位和增加稅收貢獻,也可以借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通過良性競爭促進國內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