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大膽人體短評:“新”模式助力煙臺足球發展聚酯纖維和棉哪個好
中新網煙臺4月23日電 題:“新”模式助力煙臺足球發展
中新網記者王曦
山東省第七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日前在煙臺市開幕。在大力發展中國足球的背景下,籠式足球作為本次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成為賽事一大亮點。
在22日的運動會開幕式后,一場別開生面的籠式足球比賽吸引了諸多觀眾駐足。為此,山東省副省長王隨蓮來到由政府出資興建,民間俱樂部映杰體育負責運營管理,創源文化提供場地支持的籠式足球比賽場地,為比賽開球。據悉,這種政府與民間合作的模式正成為煙臺地區,乃至山東省發展足球事業的新趨勢。
事實上,就在一年之前,眼前參賽的這些小球員還從未正式接觸過足球項目,能夠在一塊真正的足球場上馳騁更是近乎奢望。據當地的老足球人回憶,場地不足是影響足球運動發展的原因之一。
不過,隨著2016年映杰體育等民間力量的投入,這種現象得到改觀,政府與民間合作的模式更是成為煙臺地區足球發展的新動力:目前受這一模式的驅動,接受足球訓練的小球員業已達到數千人,多所學校也從民間俱樂部獲得了教練支持和球衣、足球等裝備贊助。特別是隨著兩塊籠式足球場地在一片頗具歷史感的百年建筑中建成,這種“政府+民間”的模式所具有的輻射作用開始在煙臺地區顯現,一年之內,又有三四塊足球場相繼落成,人們苦于場地不足而無法踢球的日子一去而不復返。
對此,作為這一模式倡導者之一的蘇迎新告訴記者,體育部門借助社會力量,有望使限制城市足球發展的“短板”得到補強。但他亦強調:“介入足球的社會力量絕不是將足球視為一項公益事業,”在他看來,如何創造有知名度的賽事、如何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足球,以及如何形成盈利模式才是“政府+民間”這一模式的發展關鍵。
令人欣喜的是,在這一足球發展“新”模式的合作過程中,煙臺體育主管部門一直持開放態度,并全程給予支持,這為當地足球近年來取得的長足發展奠定基礎。對此,有評論指出:“體育部門借助社會力量補上足球這塊短板,合作模式或許值得研究和探討,但無論采取怎樣的方式,先讓球場上踢球的孩子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都值得點贊。”(完)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