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怎樣有效避孕 哺乳期要遠離避孕藥
恢復和初次排卵的時間,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一般未哺乳的婦女,在產后6~8周恢復月經,而哺乳的婦女,早可在產后8周,晚可1年多恢復月經,一般在產后6個月左右,但也有整個哺乳期不行經者。排卵的恢復不一定是與月經的恢復同步的,特別是在月經剛恢復的幾個周期,常常是無排卵的月經周期,但也有不少人在月經恢復之前就已開始排卵,尤其是不哺乳的婦女,排卵往往恢復較早。因此產婦在哺乳期間,隨時都可能因已恢復排卵而受孕。據統計,在哺乳期受孕的婦女中,有一半是月經復潮以前受孕的。
一般而言,產后哺乳8周內是相當不容易懷孕的,但絕對不是“安全期”,很多婦女在來產后第一次月經前,就已經有排卵了。所以產后性生活一定要采取避孕措施,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很多媽媽因為產后沒有及時避孕,誤以為哺乳期不可能懷孕而放松。誰知卻意外“中招”。不得不一邊哺乳,一邊懷著孕準備人流,那么產后媽媽該如何正確避孕?
許多人認為母乳喂養期間,因為閉經,所以根本不可能懷孕。但實際上,有些新媽媽在產后卵巢功能恢復得很快,即使月經還沒有復潮,也會有排卵。所以,即使你尚在哺乳,而且也沒有來月經,也依然要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最好從產后第一次性生活就開始避孕。
由于剖宮產會留下疤痕,疤痕周圍的肌肉很薄,缺乏收縮性。如果剖宮產后沒有做好避孕,導致再次懷孕,如果胚囊在疤痕處著床就非常。此外,由于剖宮產媽媽的子宮有切口,進行人工流產會有一定難度,做不好的話有可能造成子宮穿孔等不良后果。所以剖宮產的媽媽更要注意做好產后避孕。
雖然服用避孕藥的方法比較簡單、方便,但是哺乳期的媽媽最好還是不要采用這種方法來避孕。因為避孕藥中含有酮、黃體酮以及雌激素類衍生物等,這些物質進入母體后,一方面會泌乳素的生成,使乳汁的分泌減少;
另一方面,避孕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會隨著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對嬰兒的生長發育不利。此外,避孕藥還會造成卵巢功能進一步下降,對以后月經恢復正常造成不利影響。那么,在哺乳期間,選擇什么樣的避孕措施比較妥當呢?應該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因為不含能夠進入人體內的藥物,對孩子和女性都不會帶來藥物方面的影響。
產后6個月以后還在哺乳的新媽媽,可以考慮放置宮內節育環。不過事先應到醫院請醫生做檢查,尤其是剖宮產的婦女,哺乳期間也正是子宮恢復期,是否適合上環,一定要請教醫生。同時,對避孕環的形狀、型號都要加以選擇,避免上環后環脫落或移位而影響避孕效果。
緊急避孕藥只能用于應急,一個月內只能服用一次,不能多次重復使用,更不能把它當做常規避孕藥隨時服用,否則可引起卵巢功能早衰,更年期提前等問題。
此外,盡管緊急避孕藥在防止非意愿性妊娠的成效很高,但并非百分之百奏效。就算使用準確,也有2%的失敗率。而且,藥物緊急避孕只能對本次無的性生活起作用,本周期服藥后性生活仍應采取其他可靠的避孕措施。如果不注意,用藥的當月就可能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