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術后半年腹腔內大出血再挨一刀
歲的錢女士女兒5歲,6個月前又剖宮產一男寶,兒女雙全,很是開心。錢女士一直母乳喂養,兒子白白凈凈,很惹人愛。
前一日早晨錢女士給兒子喂完奶把兒子放在床上時,右下腹突然一陣絞痛,錢女士以為是腸絞痛一會兒就會好,也就躺在兒子身邊睡下了。到午飯的時候腹痛還沒緩解,便吃了止痛藥。下午的時候家人發現錢女士面色蒼白,冷汗淋漓,家人便送錢女士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竟是宮外孕大出血,腹腔內有大量的出血,醫生說要立即手術,要不然有生命,一家人都驚呆了。醫生立即安排緊急手術,術中見右側輸卵管壺腹部妊娠破裂,裂口處有血噴出,因為破裂口比較大,只能切除右側輸卵管,腹腔出血3000ml,手術順利。
令錢女士不解的是她產后一直在哺乳,沒有來月經,而且哺乳期就是“安全期”,怎么就懷孕了呢,而且還是宮外孕。
其實錢女士的觀點是不正確的。一般而言,不哺乳的新生媽媽在產后2~3個月卵巢就會恢復排卵功能,更有一些女性在產后40多天就會開始排卵。而母乳喂養的媽媽卵巢恢復排卵功能的時間會晚一點,大概在產后半年恢復排卵,因為哺乳媽媽體內泌乳激素水平比較高,了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新媽媽恢復排卵之后,如果避孕成功,精子和卵子沒有相遇形成受精卵的線天出現產后第一次月經,所以產后第一次月經之前并不是安全期,如果沒有做好安全避孕措施的話,發生意外懷孕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很多人認為哺乳期間不會懷孕,但實際上,有些新媽媽產后卵巢恢復比較快,會開始排卵,不要認為哺乳期就是“安全期”而存有僥幸心理。所以,即使在哺乳期,而且沒有來月經,也要采取合適的避孕措施,最好是在產后第一次性生活就開始避孕。
1.口服避孕藥:對于母乳喂養的媽媽不口服避孕藥,因為產后產婦身體還處于調整狀態,體內激素水平還未恢復到孕前狀態。若此時服用口服避孕藥,會直接影響到母乳質量,從而影響寶寶健康。此外,口服避孕藥會母乳分泌,給哺乳帶來影響。因此,新媽媽在哺乳期間是服用口服避孕藥的。當然不哺乳的新媽媽在體內激素水平恢復到正常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服用口服避孕藥進行避孕。
2.工具避孕:產后新媽媽的生殖器損失還未恢復,工具避孕(即男用和女用)可以有效防止新媽媽產褥感染,但是長期使用會加重新媽媽炎癥。
3.宮內節育器:產后新媽媽的子宮處于恢復階段,子宮較大,宮腔較深,放置節育器過早會造成節育器脫落,且容易感染留下后遺癥。一般自然分娩產婦在產后3個月、剖宮產產婦在產后6個月以后放置節育器。
4.產后絕育:包括女性輸卵管結扎術和男性輸精管結扎節育術。如果夫妻雙方決定不想再要孩子了,絕育術是最安全、永久的避孕方法。一旦施行了節育手術,則難以恢復,因此夫妻雙方需在充分了解情況下行節育術,以免將來后悔或者因此引起心理障礙。對于妊娠合并心臟病、慢性腎炎、結合等并發癥不適合再次妊娠的女性,可以選擇在產后進行絕育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