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避孕因人而異
剛生完孩子的新媽咪們,似乎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而新爸爸也開始蠢蠢欲動了。對新媽咪來說,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避孕的問題了,是否沒有月經就可以不用避孕呢?剖宮產的新媽咪怎么避孕最合適呢?
計劃生育的前提下,每對夫婦只能生育一個寶寶,因此,新媽咪的產后性生活都會面臨一個產后避孕的問題,不少新媽咪由于不懂如何科學避孕,造成短期內的再次懷孕而選擇流產,這對新媽咪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
生產完之后,新媽咪都要經歷一個月經恢復的過程。只是月經恢復的時間因人而異,有些新媽咪在2個月之后就恢復月經,也有新媽咪在寶寶周歲之后才恢復。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從醫學角度來講,在產后33-42天左右的時間里新媽咪的卵巢就開始排卵了。如果新媽媽沒有給寶寶喂奶,月經通常在產后6-8周內恢復。如果新媽咪親自哺乳喂奶,大部分人會在產后18周才完全恢復排卵機能。
一般產婦在分娩后,產道會流出如月經一般的血狀分泌物,這種由胎盤著床的出血,混著殘留在子宮的蛻膜、組織碎片及黏液等分泌物,稱為惡露。這種惡露隨著產后時間的增加,量逐漸減少,顏色也變得更淡,氣味逐漸消失。部分新媽咪的惡露會持續到產后第一次月經來臨。
很多新媽咪認為,只要月經沒來,就不會懷孕。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新媽咪在剛進入哺乳期之后會產生大量的催乳素,這些催乳素了卵泡的生成而不能排卵,造成月經沒來。
但這并不意味著完全沒有受孕的可能性。一旦新媽咪給寶寶的吸乳減少,催乳素的分泌就會隨之減少,這時候媽媽的卵泡就開始發育,雖然還在哺乳期,月經還沒來,但是實際上子宮已經開始排卵了。這一時期,如果新爸媽們進行了性生活,就有可能中招哦!因此,對于生完寶寶后,還沒來月經的媽媽,應每隔 4- 6周去醫院做一次檢查。一旦發現懷了“暗胎”,就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中止妊娠。
結扎是將女性體內輸卵管切除掉一部分,導致卵子無法再和精子相遇。該手術在生育寶貝后的第二天就可進行,如果媽咪是剖宮產方式分娩,可以在分娩的同時進行。相對而言,是一個比較簡便的選擇,也無任何手術風險。
這類方法是利用女性激素類藥物卵泡的發育,讓卵子不發育或不能好好發育而不能排出,讓精子在輸卵管壺腹部里等不到卵子而不能結合受孕。
此類方法是用藥物子宮內膜的生長,可以使受孕卵沒有種植在子宮上的條件。有一種為黃體酮節育器,可恒定緩慢黃體酮,通過防止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而避孕,成功率為95%以上。每個節育器可使用1年,并且有緩解月經痛以及減少月經血量的效果。
剖宮產的新媽咪一般是在2個月之后開始避孕。在剖宮產產的過程中,由于對子宮肌壁有較大損傷,不可能像自然分娩者于產后2-3個月就進行節育環的安放,其避孕方法應該因人而異,因時而異。
對于產后不哺乳者,新媽咪可以選用0號或2號短效口服避孕藥,也可選擇使用避孕。在產后10月后,子宮肌壁上的術后瘢痕基本軟化,經醫生檢查再選擇安放節育環,確保避孕效果。
對于產后哺乳者,新媽咪嚴禁使用口服避孕藥的方法避孕,而是應該使用避孕。直到哺乳停止后,再行安放節育環避孕。但是,放環后并非萬事大吉。新媽咪應選擇穩固性較高、避孕作用較為肯定的銅質T形環或銅質花狀環為佳。并且在放環的前半年內,每月一次進行B超查環。若出現掉環或帶環受孕,原則上不宜再放環,應改用其他方法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