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媽媽要注意這些否則可能造成一輩子的遺憾
成為媽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懷孕的時候一大堆的懷孕注意事項需要一一克服,分娩完之后也有很多事項需要注意,因為這與媽媽孕后恢復和以后的生活都有很大關系。
腰腿疼痛是被列為“月子病”之首的。產后腰痛是孕期腰痛的一個延續。孕期最根本的改變是身體變形,隨著胎兒的發育增大,人體重心逐漸前移,骨盆逐漸前傾,于是就形成了弓腰塌胯的孕婦體態。骨盆前傾與腰痛密切相關,懷孕中骨盆前傾,腰椎必然前弓,腰椎后部受力過度,腰痛在所難免。產后女性,骨盆前傾不矯正,腰痛就在所難免。
加上剛生完寶寶的媽媽要久坐喂奶等,也會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暢,使肌肉受壓,勞損引起酸痛。這種酸痛如果長此以往,將來則是遺憾終生的后遺癥。
因此,產后腰痛不要不當一回事,飲食上可多吃牛奶、米糠、麩皮、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C、D和B族維生素食物,增加素食在飲食中的比例,避免骨質疏松而引起腰痛。平時也應注意腰部保暖,適當的活動鍛煉,坐姿時間不應過長,避免經常彎腰。從產后2周開始,在保健醫生的指導下做加強腰肌和腹肌的運動,增強腰椎的穩定性。
產后皮膚排泄功能變得極為旺盛,還增加了給孩子哺乳的任務。因此在月子當中補充大量的水分就特別重要。果汁、牛奶、湯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由于產后出汗較多,乳腺分泌旺盛,體內的鹽很容易隨著汗水流失,因此適量地補充鹽分有助于產后體力的恢復。
產后第一次月經來的時間,會依媽媽是否哺育母乳而有所分別。未哺乳的媽媽,平均在產后的6—10周,也就是在產后的兩個月內,月經會來并且排卵;有哺喂母乳的媽媽,排卵則可延長至24—27周左右,或是更晚才來。因此,第一次月經來的量及時間,會依個人體質而定。
月經來潮后,乳汁比平日濃縮,所含脂肪減少,蛋白質增多。為了避免乳汁濃縮和成分改變,媽媽在月經期可多喝點開水,多吃些魚類、牛奶、禽肉和菜湯等。
有些媽媽會認為,在產后的第一次月經到來之前,卵巢沒有排卵,所以在這之前不需要避孕。其實并不正確。因為事實上,有部分婦女的卵,在產后第一次月經來潮前,便已恢復排卵能力了,因此,產后性生活開始,也就要進行避孕了。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發、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