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剖腹產生下兩個寶寶廈門“老手”媽媽三度懷孕好
29歲,她卻已經是一位“老手”媽媽了,兩度剖腹產生下兩個寶寶,但就在近日,她再度來到醫院等待分娩,打算三度剖腹生下老三。醫生發現,這位準媽媽的情況復雜,兇險的中央性前置胎盤讓她隨時有生命。
3月18日,廈門新開元醫院來了一位特殊的產婦,今年29歲,孕36周,不足月,而且胎兒還是橫位。“這是一例少見的多種高危因素合并妊娠病例,經過詢問,這位產婦是三次剖宮產,由于之前解剖層次不清,臟器粘連、胎盤植入、橫位等,均增加這次手術的難度。”婦產科主任張香珍介紹,胎盤前置使子宮下段肌組織菲薄,收縮能力差,附著此處的胎盤不易剝離,的血竇不易關閉,極易發生產后出血,量多且難以控制。
在評估之后,醫生發現這位產婦的情況已然十分,“這位產婦的胎盤位于子宮下段,并且完全覆蓋子宮頸內口,可能其中一部分胎盤像大樹的根一樣到子宮的肌層中。她的胎盤就像一顆不定時埋藏在子宮里,媽媽大出血的機會非常高,大出血時往往需要切除子宮來媽媽的生命”。為確保平安并保留產婦子宮,醫院根據產婦的病情制定了詳盡的治療及手術方案和應對險情的策略。為手術成功,醫院召集婦產科、麻醉手術室對手術方案、麻醉方案以及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了討論,并對極可能產時出血的情況,檢驗科做出了提前取血備用的特殊方案。最終決定于3月18日進行剖宮產。
14點40分手術如期開始,在充分術前準備和專家組及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手術僅7分鐘便成功取出36周活力十足的早產兒。由于準備充分,加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將風險降到最低,杜絕了大出血的發生,保住了產婦子宮,化險為夷,確保平安。
據了解,正常的胎盤應附著于子宮體部或底部,中央性前置胎盤則是胎盤完全覆蓋了子宮頸內口,因為分娩是孩子先出來,然后胎盤娩出,而胎盤把子宮頸內口全都覆蓋了,所以孩子不能入盆,不能經分娩,只能剖宮產。
專家表示,有過多次人流、刮宮史或多次分娩、剖宮產史的媽媽出現前置胎盤的幾率較高。張香珍,剖宮產后至少應兩年再考慮妊娠,對于超聲發現剖宮產后子宮切口疤痕處肌層薄甚至有肌層中斷的情況,應視為子宮切口愈合不良,不適合再懷孕,或經處理后再懷孕。(記者 李方芳 通訊員 林曉紅)
- 標簽:剖腹產半年后懷孕生了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