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超3成青年避孕方法不可靠 專家呼吁女性自主避孕
央廣網9月20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再過6天,9月26日,將是第十個“世界避孕日”。今天(20日),中國婦女社和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發布了“現代青年安全避孕認知與行為調查”結果。調查針對20歲到40歲群體,結果顯示,在避孕方法上,選擇“體外”和“安全期避孕”這類不可靠避孕方法的受訪者比例超過了3成。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要以青少年、育齡婦女及流動人群為重點,開展性健康和性安全宣傳教育和干預,加強對性高危行為人群的綜合干預,減少意外妊娠和性相關疾病。此外,要全面推行知情選擇,普及避孕節育和生殖健康知識。
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副主任張立給出了一組數據:據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統計,中國每年有統計的接受人工流產手術人次達1300萬,重復流產率達55.9%,并呈低齡化發展趨勢。
此次“現代青年安全避孕認知與行為調查”結果也顯示,在過去一年中,17.4%的被訪者或其伴侶發生過非意愿妊娠;18.3%曾經有過人工流產或藥物流產經歷。
首都醫科大學婦產醫院教授李堅介紹,“世界避孕日”的前身是“未成年人意外妊娠紀念日”,“大家可能在想,這個避孕的問題有這么嚴重嗎?但是實際上,就是希望能夠通過避孕來減少非意愿妊娠的發生,來避免不安全流產對婦女造成的,能進一步促進孕產婦死亡比例的降低。”
在具體避孕行為上,世界衛生組織官網信息顯示:采用“抽出(中斷)”的方法來防止懷孕的效力在常用情況下為73%,被世界衛生組織注釋為,“是效果最差的方法之一”;而“安全期避孕法”,防止懷孕的效力常用情況下為75%。
而此次調查顯示,在過去一年內,有36.3%的被訪者和33.4%的被訪者在使用“體外”和“安全期避孕”這樣的方法。
對此,執行此次調查的華坤女性生活調查中心副理事長認為,這種情況是在用女性的身體冒險。關于避孕方法有效性的一些科學結論顯示:在現實生活中,無防護或不避孕的情況下,第一年之內女性意外懷孕的比例是85%;使用女用,此比例是21%;使用男性,此比例是15%;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藥,此比例是8%;使用宮內節育器,此比例是0.8%。而緊急避孕藥屬于非常規避孕方法,嚴禁一年內使用超過3次。世界衛生組織將失敗率在25%以上的避孕方法均列為效果較差的避孕方法。
在行為之前,認知層面,指出,此次調查也反映出一些對于避孕比較典型的認知誤區,比如48.4%的被訪者認為女性在經期發生性行為是絕對安全的;13.5%的被訪者認為經期前后發生性行為是絕對安全的;甚至還有一定比例的被訪者同意男性沒有達到,女性就不會懷孕(5.5%);發生性行為之后立刻沖洗、淋浴或沐浴,就不會懷孕(3.7%);站立著發生性行為,就不會懷孕(1.9%)等。
李堅教授也指出,現實生活中,一些有效的避孕方式并沒能被及時、有效地獲得,“一方面我們提供的服務還有不完善的地方。另外我們可供選擇的方法有限,比如我們這個醫院沒有,或我們診所沒有、這個地區沒有。還有就是避孕方法的可及性:我知道這項方法有效但我不知道從哪里獲得。這個過程使得避孕延遲造成意外妊娠。再有就是文化、教等問題,以及使用者和提供者存在。”
此次調查顯示,避孕行為中,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避孕藥具由男方購買,同時,僅有2.4%的被訪者認同“由女性采取避孕措施比較好”。相關專家呼吁和,女性自主避孕。
日前,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組織了來自中科院植物所、動物所、山地所、成都生物所以及環保部科學院等機構的十余名生態專家學者組成科學考察團,進入日地震發生后即已關閉的九寨溝,對震后一個多月以來九寨溝的自然景觀損毀情況、生態變化進行了深入考察。[詳細]
中央紀委監察部官網今發布每周通報,通報近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63起違反中央八項問題,其中涉及重慶2起。銅梁區南城街道財政所所長王邦偉違規收受禮金問題。[詳細]
成都雙流區的朱鄭氏如果自稱“最牛00后”,恐怕沒人敢反對,因為滿大街的“00后”都比她晚生了100年,最起碼得叫她祖祖。9月21日,也就是農歷八月初二,朱鄭氏的子孫們都將回到朱家院子,擺一次豐盛熱鬧的九大碗,為老人慶祝117歲大壽。[詳細]
有網友指出,籬苑書屋一本《余秋雨精品集》的作者介紹部分卻印著“可愛淘”字樣潘希:目前書屋內70%以上的書是讀者以公益的名義捐給書屋的,剩下30%是買的套裝書,我敢肯定我買的書絕對不是翻版。北青報:出現這些盜版書,即使是讀者捐來的,很多人也會質疑書...[詳細]
在法國,每年此時都有超過17000個場所向免費,使這一節日真正成為探訪遺產瑰寶及了解歷史遺產的寶貴時機。作為法國歷史文化的瑰寶,法國紅酒,尤其是波爾多紅酒早已享譽全球。[詳細]
中國駐蒙古國大舉辦與蒙古國西部五省合作座談會。在座談會上,邢海明大使說,中蒙兩國是山水連接的友好鄰邦,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關系進入快速發展軌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