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廣角鏡】馬拉松賽場奔跑著一群特殊的兔子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5日電(王禹)在中國,無論是被稱為“國馬”的北京馬拉松,還是小眾的越野馬拉松,總有一群人的身影備受跑者們關注。他們身扎彩色氣球,頭戴兔子耳朵的頭飾,因此也被稱之為“兔子”。

其實,“兔子”的“學名”叫做配速員,任務是與跑者們一同起跑,并且要按照規定時間跑完,幫助參賽者了解自身配速,引導他們安全完賽。主要針對首次跑馬拉松或者想沖擊PB(個人最好成績)的選手,幫助他們規劃好配速,按照節奏去跑步。
“一開始覺得配速員挺新鮮的,后來漸漸的喜歡上了這個身份。”從2014年首次接觸馬拉松,并一年以后成為馬拉松配速員,到如今跑過126場比賽,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時間和經歷讓徐紫薇愈加熱愛自己的新角色。
“每一次跑配速員都是不一樣的經歷,從懵懂無知的跑者,到經歷過每一次配速員帶著跑者到終點的那種不同心情,也對馬拉松有了敬畏之心,跑快容易,跑慢更難,把自己跑傷了,還不如佛系跑,開心跑,也能跑得更遠更久。”

正如徐紫薇所言,成為一名“兔子”不僅能夠體驗比賽的樂趣,更能把跑步的理念和互助的精神傳達給每個參賽者。在她看來這是一個甘于奉獻的角色,“不去追求個人PB,只期望確保身邊跟隨著你的跑友安全、順利完賽。”
配速員的組別設置,常規以目標完賽時間劃分。如半程馬拉松從130(1小時30分鐘)起步,以15分鐘為分段,直至300左右的關門兔。全程馬拉松則從300起步,以30分鐘為分段,而徐紫薇最常跑的便是430組別。
國內大部分的馬拉松只負責配速員的住宿和餐飲,不過翻看徐紫薇幾年來的參賽紀錄,從三亞、廣州到北京、蘭州,從上海、杭州到益陽、六盤水,想要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配速員,背后付出的不僅僅是時間成本。

作為一名公職人員,徐紫薇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抽出休息時間去參加馬拉松,她通常周五會帶著行李箱上班,下班后就急忙出發,周日跑完立刻返程。按照她的話來說就是經常“臟兮兮滿身汗或者下雨濕噠噠的去坐車”。
6月30日進行的紫薇國際半程馬拉松,徐紫薇又是坐了12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從浙江趕至湖南益陽,舟車勞頓的疲憊只能抓緊有限的時間恢復,最終她也出色的完成了300配速員的任務。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一個月前,徐紫薇腳踝的舊傷復發,痛到幾乎走不了路。
談起這一傷病,徐紫薇至今仍難以忘懷。2016年的蘭州馬拉松,作為430時段配速員,她在跑到17KM處時前面的跑者毫無預兆的停下拍照,為避免碰撞徐紫薇條件反射靠旁邊閃躲,卻因重心不穩栽到地上,屁股剛好坐在腳踝上。在堅持了2KM后只能遺憾退賽,醫生給出的診斷結果是:跟腱撕裂。

在此之前,徐紫薇全程馬拉松的個人PB是3小時29分。但因為傷病,她沖擊最佳成績的希望隨之破滅,這也成為她跑步生涯的轉折點,“受傷之后,我只要跑步速度一快腳就疼得不行,所以只能降速,跑5小時以后的領跑員。”
但只要能繼續奔跑在馬拉松的賽道上,性格開朗的徐紫薇便不再計較所謂的“得”與“失”。盡管她隨后更多是以600配速員也就是“關門兔”的身份出現在跑道上,當速度降下來以后,徐紫薇又有了更多感悟。
“當關門兔的經歷真的很難忘,”徐紫薇說,“有一次一位大姐在后半程一直跟著我們,快到終點時,她可能是真的跑不動了,速度漸漸慢了下來,我們在她身邊一直鼓勵,讓她別放棄。賽后她緊緊地抱了我一下,雖然什么都沒說,但依然讓我很感動。”

這種情景是徐紫薇在擔任430兔子時從未遇到的,這讓她對于帶領跑者完賽更加感到驕傲。盡管身份與以前大不相同,但她告訴記者依然覺得自己只是一名普通跑者,只是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正是因為有諸多像徐紫薇一樣在賽道上默默奉獻的配速員,才讓更多初入馬拉松的跑者感受到溫暖,克服重重困難,以致愛上這項運動之后,也承擔起配速員的角色,張瑞霞便是其中一位。
“我人生第一場全馬在重慶,當時有一個5小時兔子帶著我跑,在每一個感覺自己快要達到極限的節點,他都會關注和照顧我,告訴我該怎么跑下去,所以我報名成為配速員是有情感的。”

2016年深圳南山馬拉松,張瑞霞迎來了官方配速員的首秀,在此之前她已經有超過十場馬拉松的參賽經驗。“其實在這個過程中,第一次跑馬的人會遇到很多的挑戰和難過的關卡,我可以在跑道上去幫助別人,帶領他們突破。”
此后,完全停不下來的張瑞霞又在短短兩個月時間里,一口氣跑了7場馬拉松,“從2016年10月底到2017年1月初,我先后跑了上馬、南山半馬、寶安馬拉松、廣馬、深馬、鵬馬和東莞厚街馬拉松。其中有三場是當官兔。”
憑借出色的控速能力和姣好的面容,張瑞霞很快在跑圈里成為小有名氣的紅人。但她卻對此頗為看淡,“我自己的職業是老師,出現的地方就要給別人希望的力量,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個網紅,更多的是想踏踏實實去陪著身邊的跑者,幫助他們完成比賽。”

5小時是張瑞霞在全馬中的配速,每公里7分零6秒的勻速奔跑是她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每踏出一步,每度過一秒,張瑞霞想的都是向身旁的跑者傳遞“享受馬拉松”的信念。
“馬拉松就是這樣子的,不是說堅不堅持,而是在這條路上享不享受,我不想在這條路上告訴你跑步是靠堅持的,因為你熱愛一個東西不需要堅持,只需要享受它就好了。”(完)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