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文旅市場亮點紛呈:折射文化消費新趨勢
國慶七天長假剛剛結束,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歡歌笑語仍在大地上回響。假日期間,人們闔家出游、觀賞煙花、看電影、參觀博物館、觀看演出……在多種多樣的文化休閑活動中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收獲了不一樣的國慶假期。
國慶期間,全國文化消費市場迎來旺季,各類主題游和展覽精彩紛呈,百姓樂享文化假期。
假期旅游更重品質紅色旅游引領市場
今年國慶期間,由共青團上海市委聯合小紅書發起的“帶著國旗去旅行”主題活動,在小紅書社區引發了近2萬人次的積極參與,截至10月8日,與國旗合影和為祖國送上祝福的筆記曝光量超過4億,總點贊量超過200萬。“我們來北京感受盛大的70周年國慶慶典活動,參觀了天安門、故宮等景點,還特意來到北京展覽館觀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與國慶閱兵期間的多部花車合影留念。”來自河北的高女士說。
金秋時節的國慶“黃金周”,每年都是最受歡迎的旅游旺季。今年,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歡樂氛圍中,全國旅游市場又迎來了7.82億人次出游,在濃濃的愛國情中,紅色旅游無疑成為假期最熱的“關鍵詞”。
除了北京外,上海、南昌、延安等有革命歷史文化的城市也受到游客青睞,各地烈士陵園、紀念館、紅色革命舊址都迎來了大批游客。飛豬平臺的數據顯示,自8月起紅色旅游相關搜索同比增長近200%;從年齡層數據來看,年輕人參與紅色旅游的熱情持續高漲,其中“00后”紅色旅游的酒店預訂量大幅上漲。驢媽媽旅游網發布的報告顯示,井岡山、茅山、一大會址、西柏坡、古田會址、劉公島、白洋淀、沙家浜、朱德故里、遵義會議紀念館成為國慶期間紅色旅游熱門景區前十名。
除了紅色旅游,國慶前后也是賞秋的最佳時節,我國西部、北部等中高緯度部分地區層林盡染,不少游客假期赴這些目的地追尋秋高氣爽的美景。稻城亞丁、喀納斯、額濟納旗、香格里拉、敦煌、青海湖、呼倫貝爾等地既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又有燦爛多樣的文化民俗,成為很多游客體驗風景和人文的選擇。
國慶假期選擇出境旅游的游客也明顯增多,與往年景區打卡、爆滿一路不同的是,高品質“體驗式”出境消費為目的地帶來了“中國式”活力。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全國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達到198萬人次,7天合計出境游突破700萬人次。除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傳統目的地依舊火爆外,捷克、奧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波蘭、克羅地亞、馬耳他、柬埔寨等小眾目的地旅游產品在線預訂量同比增幅超兩位數。
休閑活動精彩紛呈 假期更有“文化味兒”
在山西大同,國慶期間云路街每晚的市井民俗文化展示表演吸引了無數市民,數來寶、老電影、穿著清朝服裝的秀才和店鋪掌柜再現了古城文化;在山東濟南,為期七天的“月下市集”活動匯集了20多家文化企業的文創產品、樂器、工藝美術品、圖書等多種文化產品;河南神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