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報紙,小吃零食口罩都有得賣!從前遍地可見的3平米空間,如今都在怎么存活?
前兩天志玲一位在利星附近工作的朋友提起,暴雨那天出門,不小心把口罩掉到了水里,身前身后都沒有藥店便利店,只記得大路背后有個報刊亭,想著碰運氣去問問,沒想到還真的買到了口罩!一瞬間還有點感慨:以前報刊亭隨處可見,現在要不是自己熟悉那附近,還真是一個難尋…
聽她這樣一說,志玲也覺得,從前報刊亭好像幾步就有,如今分布密度小了不少。甚至還有人預測,報刊亭會成為逐漸消失的“老物件”,可是對于很多人來說,它的存在十分必要。
志玲按著朋友的說法,去到了利星附近的報刊亭,也想順便看看如今“報刊亭生態”究竟如何。騎著單車拐了個彎停在窗口,還沒說話,熱心的老板就主動探出頭來問:你在找什么地方嗎?看你轉了一圈了!
報刊亭現在擺著的主要都是幾份比較重要的報紙,雜志也只有知音、讀者這樣的老牌雜志,那些花花綠綠的時尚雜志在這個報刊亭已經見不到了。老板說,主要是進貨的地方離得遠,而且銷量一般,所以基本不賣時尚雜志了。
“還在賣報紙,也是因為附近很多老人還是要每天過來買買報紙看一看,他們需要,我就繼續做。”老板說這個報刊亭也存在了有一二十個年頭,原本開在路口,后來搬到了利星商場對面。現在除了報紙,零食、香煙、彩票都有的賣,紙巾、瓶裝水、口罩這些便民的東西是標配,還有電車充電和充公交卡的服務。
志玲問老板,有沒有做些其他工作的想法?老板說過幾年就退休,也不想著干別的了。“像我們這也是需要年頭累積的,充公交卡,很多知道這里還能充的都是老人了,卡一丟,回單也不拿,這是時間積累下的信任。如果真的憑空來個人,支個攤子,大家不信任,事情也很難做下去的。”
老板介紹說,郵政一直以來也會給到幫助和支持,想辦法幫他們拓展些業務,像充電就是郵政給報刊亭增加的項目,“他們也在想辦法讓我們的功能多起來,確實是便民嘛!”
相比于開在商場對面的報刊亭來說,十五奎巷路口的這處亭子靠近社區,在賣的東西也豐富些:報紙種類更多,時尚雜志也都有,還可以買到玩具、租借充電寶,因為位置屬于景區,糖人也都備上了!
葉家弄口的報刊亭,見志玲看著攤位上的報紙,老板主動問起:現在年輕人也還看報紙嗎?老板說,現在的報紙1塊錢一份,一份能賺2毛錢,一個月報紙上的盈收不過幾百塊。而從前紙媒當道的時候,一天千八百份是常事。
“賣不掉的會被回收,這點還算好,不然真的賣不下去了。”老板也說,每天都來光顧的基本都是附近的老人,加上旁邊還有個幼兒園,所以玩具、貼紙這些也在賣。諸如此類的“周邊產品”已經成為居民區報刊亭的標配。
夏季的午后,看著一個個小亭子開著門,老板或者在和老鄰居聊天,或者搖著蒲扇,亦或是閉目養神,稍微多聊兩句,就能知曉不少杭城往事,它們是一部分人的“每日剛需”,也是外界窺探一座城市的窗口。
“終于不是賣老酸奶的了!”
報刊亭舊貌換新顏
報刊亭身上,還存在其他可能性嗎?
浙二醫院的邊上,一家5月22號剛剛開業、名為Too Emotional的咖啡館成了近期“新晉網紅”。新店開業不算新鮮事,為什么獨獨是這家被更多人看到?因為它是“杭州首家報刊亭咖啡館”。
“嚴格來說這其實不是報刊亭,是小紅車服務亭,之前是賣早餐的,我想著這地方既然能對外出租,為什么我的咖啡館不能開在這?”志玲到的時候,負責“下午班”的小柯老板正在店里,而她的合伙人尚老板通常負責上午時段。說到最近小店特別紅,小柯老板直言沒想到:我們的初衷確實不是開網紅店……
志玲從浙二醫院一側過來,感受到了馬市街的人氣,小柯老板說自己和尚老板最初也是看中了這點:醫院帶來大量人流,附近都是居民區很有煙火氣。而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成本:和店鋪比起來,一年六七萬租金的服務亭讓咖啡館的生存變得相對簡單些,而且不設座位,買了就走,也省去不少裝修、洗涮上的支出。
不過服務廳也有缺點:水電是個大問題。“你看這個亭子是沒有上下水的,電壓也不夠大,所以現在用的是迷你咖啡機,水就只能用桶裝水抽上來。水用得很快,尤其外賣單子多的時候,經常要和外送員說稍等下,我換個水哈哈!”
15元的美式,18元的意式咖啡,22元的風味拿鐵……相對平價的價格給小店積累了不少人氣,“咖啡香擴散起來是很快的,尤其是萃取的時候,整條街都是咖啡的味道。我自己是聞不到,但是有很多人都是被香味吸引來的。或者從門前路過,覺得新鮮、沒見過,就會買一杯帶走。”雖然開業不過一個月,但是銷量卻超出了老板們的預期。
“旁邊浙二的醫生是常客,咖啡因對于他們來說應該是剛需。有位醫生幾乎每天都要到我這里來,就要一杯意式濃縮、一杯水,喝完就走。他說自從我這里開業,就再也沒去過星巴克了(笑)。”
這間報刊亭咖啡館不是小柯和尚老板的第一次創業,兩個人之前都在很多城市有餐飲創業的經歷,蘇州、大連、無錫、拉薩、上海……至于為什么要來杭州,小柯老板這個新疆人說:還是覺得要出來看看!
或許剛開始沒有一定要留在杭州的理由,但是聽小柯老板講的故事,志玲自己琢磨出了三分。“這附近有個大爺,每天都要過來,給我送飯或者送水果,或者問問我要不要去衛生間,他幫我盯一會。有時候他就在旁邊站著,他自己是不喝咖啡的,但是會給好奇打量的人推薦咖啡!有時候外賣小哥催,大爺就會說,人家要一杯一杯做嘞,你們不要急!”
“還有一次是個媽媽帶著兒子路過,可能也就小學一年級吧,他非要讓他媽媽買一杯嘗嘗,他媽媽很不好意思,就買了一杯,我也給了他一杯牛奶喝。他媽媽剛喝一口他就問好不好喝,媽媽說好喝,你猜這個小男孩說啥?”
- 標簽:蘇寧送貨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