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豬場各階段飼養管理制度
規模豬場各階段飼養管理制度員工守則及罰條例 符合下列條件者受勵: 關心集體,愛護公物,提合理化,主動協助領導搞好工作者。 在特定中見義勇為者,敢于壞事者。 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操作水平較高者 認真執行豬場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勞動紀律者. 勝任本職工作,生產成績特別顯著,貢獻很大者。 符合下列條件者受罰(、罰款、)01.違反勞動紀律者。 02.違反操作規程者. 03.出現責任事故、造成損失者。 04.不愛護公物,損壞公物者。 05.離間、、搞者。 06.對壞事知情不報者,見危不救、袖手旁觀者。 07.以權謀私、化公為私者 08.、挪用、收取回傭及厚禮者。 09.盜竊、賭博者。 10.語言行為及者。 11.不請假出場者。 12.隨便將場內物資拿出場者。 13.發現外來人員進場不者。 員工休請假考勤制度 休假制度01.員工每月休假 2 天,正常情況不得超休。 02.正常休假由組長、生產線主管逐級批準,安排輪休。 03.有薪假:婚假 7 天,喪假(直系親屬)5 天,產假 45 天,人流休假 6 天,上環休假 3 天,下環休假 1 天,女結扎休 假 13 天,男結扎休假 5 天。04.節假日上班的,可領取加班補貼。 05.休假積存多的由生產線主管、場長安排補休,省內可積休 8 天,跨省 12 天。請假制度 一、 除正常休假,一般情況不得請假,病假等例外。 二、 請假需寫《員工請假單》 ,層層報批,否則作曠工處理;曠 工 1 天,扣薪 2 天,連續曠工 5 天以上作自動離職處理。 三、 員工請假期間無工資, 因公負傷者可報公司批準, 治療期間 工資照發。 四、 生產線 天以內者由主管批準,3 天以上者須由場 長批準。 考勤制度 1、 生產線員工由生產線主管負責考勤,生產線主管、后勤人員由 場長負責考勤,月底。 2、 3、 4、員工須按時上下班,遲到或早退 2 次扣 1 天工資。 有事須請假。 嚴禁消極怠工,一旦發現經教育仍不者按扣薪處理, 態度惡劣者公司做處理。頂班制度 1. 員工休假(請假)由組長安排人員頂班,組長負責。 2. 組長休假(請假)由生產線主管頂班,生產線. 生產線主管休假(請假)由場長頂班,場長負責。 4. 各級人員休假必須安排好交接工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出現特殊情況如有疫情需要封場,則不可正常休假,只能安排積 休妊娠空懷母豬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 妊娠空懷母豬飼養管理 技術操作規程一. 工作目標。 1. 配種分娩率在 85%以上。 2. 經產母豬合格率在 95%以上。 3. 后備母豬合格率在 90%以上(轉入基礎群為準) 4. 月產弱仔率不得高于 10% 二. 工作日程 日班工作時間為: 上午 下午 7:30─11:30 14:00─18:00 工作時間隨季節變化,工作日程作相應的前移或后移。 7:30~ 8:00 8:00~ 9:00 9:00~10:00 10:00~11:30 14:00~14:30 14:30~16:30 16:30~18:00 (三)斷奶母豬的飼養管理 1、 斷奶母豬的膘情至關重要,要做好哺乳后期的飼養管理, 使其斷奶時保持較好的膘情。 哺乳后期不要過多削減母豬喂料量; 抓好仔豬補飼、 哺乳, 減少母豬哺乳的營養消耗;適當提前斷奶。 2、 斷奶前后 1 周內適當減少哺乳次數,減少喂料量以防發生 乳房炎。 3、 有計劃地淘汰 7 胎以上或生產性能低下的母豬。確定淘汰 豬最好在母豬斷奶時進行。 4、 母豬斷奶后一般在 3~7 天開始發情,此時注意做好母豬 的發情鑒定和公豬的試情工作。母豬發情穩定后才可配種, 不要強配。 5、 斷奶母豬可喂哺乳料、日喂二餐,日喂 2.5-3Kg,推遲發 情的斷奶母豬優飼,日喂 3-4Kg。 (四)反情、超期空懷、不發情母豬飼養管理 1 .配種后 21 天左右用公豬對母豬做返情檢查,以后每月做一次 妊娠診斷。 2 .妊檢空懷情豬放在觀察區,及時復配。妊檢空懷豬轉入配種 區要重新建立母豬卡。 3 .每頭每日喂料 3 公斤左右,日喂 2 次。過肥過瘦的要調整喂 料量,膘情恢復正常再配. 4 .超期空懷、不正常發情母豬要集中飼養,每天放公豬進欄追 逐 10 分鐘或放運動場公母混群運動,觀察發情情況。 觀察豬群,清理食槽,檢查飲水 拌料 飼喂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觀察豬群,清理食槽,檢查飲水 拌料,飼喂 沖洗豬欄豬體、其他工作 5 .體況健康、正常的不發情母豬,先采取飼養管理綜合措施 (見誘情方法),然后再選用激素治療。 6 .不發情或屢配不孕的母豬可對癥使用 PG600、血促性素、絨 促性素、排卵素、氯前列烯醇等外源性激素。 7 .長期病弱或空懷 2 個情期以上的,應及時淘汰。 (五)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1、 所有母豬配種后按配種時間(周次)在妊娠定位欄編組排列。 懷孕料分三階段按標準飼喂。 2、 每次投放飼料要準、快,以減少應激。要給每頭豬足夠的時 間吃料,盡量減少飼料浪費。根據母豬的膘情調整投料量。 母豬的膘情分級系統 瘦弱級 十分瘦級 大腿少肌肉 稍瘦級 標準級 稍肥級 想狀態) 肥胖級 太肥,體型橫、背膘厚 脊柱尖,稍有背膘(配種最低條件) 身體稍圓,肩膀發達有力(配種理想條件) 平背圓膘、胸肉飽滿,肋部豐厚(分娩前理 脊柱、腰角、肋骨非常明顯,脊椎歷歷可數 尖脊、削肩,不用壓力便可辨脊柱,膘薄,3、 不喂發霉變質飼料,防止中毒。 4、 減少應激,防流保胎。 5、 妊娠診斷:在正常情況下,配種后 21 天左右不再發情的母豬 即可確定妊娠。其表現為:貪睡、食欲旺、易上膘、皮毛光、 性溫馴、行動穩、下裂縫向上縮成一條線 天內的復發情檢查工作。 6、 對妊娠母豬定期進行評估,按妊娠階段分三段區進行飼喂和 管理。 妊娠一個月內的喂料量為 1.8~2.2 公斤/天/頭, 妊娠 中間二個月內的喂料量為 2.0~2.5 公斤/天/頭,最后一個月 的喂料量為 2.8~3.5 公斤/天/頭,產前一周開始喂哺乳料, 并適當減料。 妊娠階段 妊娠一個月內 妊娠中期 妊娠最后一個月 喂料量(公斤/天/頭) 1.8~2.2 2.0~2.5 2.8~3.57、 預防烈性傳染病的發生,預防中暑,防止機械性流產。 8、 按《免疫程序》做好各種疫苗的免疫接種工作。 9、 妊娠母豬臨產前一周轉入產房,轉入前沖洗消毒,并同時驅 體內外寄生蟲。第二節分娩舍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 分娩舍飼養管理 技術操作規程一.工作目標 1、 按計劃完成母豬分娩產仔任務。 2、 哺乳期成活率 92%—95%以上。 3.4 周齡斷奶平均體重 6 公斤以上. 二.工作日程 7:30~8:30 8:30~9:30 作 9:30~11:30 14:00~16:00 16:00~17:00 17:00~18:00母豬、仔豬喂飼 治療、打耳號、剪牙、斷尾、補鐵等工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治療 母豬、仔豬喂飼三.操作規程 (一)產前準備 1、 空欄徹底清洗,檢修產房設備,之后用衛康、農福、消毒威 等消毒藥連續消毒兩次,晾干后備用。第二次消毒最好采用 火焰消毒或薰蒸消毒。 2、 產房溫度最好控制在 25℃左右,濕度 65~75%,檢驗清楚預 產期,母豬的妊娠期平均為 114 天。 3、 產前產后 3 天母豬減料,以后采食,產前 3 天開始投喂 維力康或小蘇打、芒硝,連喂 1 周,分娩前檢查乳房是否有 乳汁流出,以便做好接產準備。 4、 準備好 5%碘酊、0.1%KMnO 4 消毒水、抗菌素、催產素、保溫 燈等藥品工具。 5、 分娩前用 0.1%KMnO 4 消毒水清洗母豬的外陰和乳房。 6、 臨產母豬提前一周上產床,上產床前清洗消毒,驅體內外寄 生蟲一次。 7、 產前肌注德力先等長效土霉素 5 毫升。 8、 產前產后母豬料添加 1-2 周呼腸舒、強力霉素等,以預防產 后仔豬下痢。 (二)判斷分娩 1、 紅腫,頻頻排尿。 2、 乳房有光澤、兩側乳房外漲,用手擠壓有乳汁排出,初乳出 現后 12~24 小時內分娩。 (三)接產 1、 要求有專人,接產時每次離開時間不得超過半小時。 2、 仔豬出生后,應立即將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凈,用抹布將豬 體抹干,發現假死豬及時搶救,產后檢查胎衣是否全部排出, 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催產素。 3、 斷臍用 5%碘酊消毒。 4、 把初生仔豬放入保溫箱,保持箱內溫度 30℃以上。 5、 幫助仔豬吃上初乳,固定乳頭,初生重小的放在前面, 大的 放在后面。仔豬吃初乳前,每個乳頭的最初幾滴奶要擠掉。 6、 有羊水排出、強烈努責后1小時仍無仔豬排出或產仔間隔超 過1小時,即視為難產,需要人工助產。 (四)難產的處理 1、 有難產史的母豬臨產前 1 天肌注律胎素或氯前列烯醇,或預 產期當日注射縮宮素。 2、 臨產母豬子宮收縮無力或產仔間隔超過半小時者可注射縮宮 素,但要注意在子宮頸口開張時使用。 3、 注射催產素仍無效或由于胎兒過大、胎位不正、骨盆狹窄等 原因造成難產應立即人工助產。 4、 人工助產時,要剪平指甲,潤滑手、臂并消毒,然后隨著子 宮收縮節律慢慢伸入內;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攏;抓仔 豬的兩后腿或下頜部;母豬子宮擴張時,開始向外拉仔豬, 努責收縮時停下, 動作要輕; 拉出仔豬后應幫助仔豬呼吸 (假 死仔豬的處理:將其前后軀以肺部為軸向內側并攏、放開反 復數次) 。產后內注入抗生素,同時肌注得力先等抗生素 一個療程,以防發生子宮炎、炎。 5、 對難產的母豬,應在母豬卡上注明發生難產的原因,以便下 一產次的正確處理或作為淘汰鑒定的依據。 (五)產后護理和飼養 1、 哺乳母豬每天喂 2~3 次,產前 3 天開始減料,漸減至日常量 的 1/2~1/3,產后 3 天恢復正常,采食直至斷奶前 3 天。 喂料時若母豬不愿站立吃料,應趕起。 2、 產前產后日糧中加 0.75~1.5%的電解質、輕瀉劑(維力康、 小蘇打或芒硝)以預防產后便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夏季 日糧中添加 1.2%的 NaHCO3 可提高采食量。 3、 哺乳期內注意安靜、圈舍清潔、干燥,做到冬暖夏涼。 隨時觀察母豬的采食量和泌乳量的變化,以便針對具體情況 采取相應措施。 4、 仔豬初生后 2 天內注射血康或富來血、牲血素等鐵劑 1.5ml, 預防貧血;口服抗生素如獸友一針、慶大霉素 2ml,以預防 下痢。注射亞硒酸鈉 VE0.5 ml,以預防白肌病,同時也能提高 仔豬對疾病的抵抗力; 如果豬場呼吸道病嚴重時,鼻腔噴霧卡 那霉素加以預防。無乳母豬采用催乳中藥拌料或口服。 5、 新生仔豬要在吃初乳前剪牙、斷尾。斷臍以留下 3cm 為宜, 斷端 5%碘酊消毒; 剪牙鉗 5%碘酊消毒后齊牙根處剪掉上下兩 側犬齒,弱仔不剪牙;斷尾時,尾根部留下 3cm 處剪斷、5% 碘酊消毒。 6、 仔豬吃過初乳后適當過哺寄養調整,盡量使仔豬數與母豬的 有效乳頭數相等,防止未使用的乳頭萎縮, 從而影響下一胎的 泌乳性能。寄養時,仔豬間日齡相差不超過 3 天,把大的仔豬 寄出去,寄出時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豬的。 7、 7-15 日齡小公豬去勢,去勢時要徹底,切口不宜太大,術后 5%碘酊消毒。 8、 產房適宜溫度,分娩后 1 周 27℃,2 周 26℃,三周 24℃,四 周 22℃。 保溫箱溫度: 初生 36℃, 體重 2 kg 30℃, kg 29℃, 4 6 kg28℃,6 kg 以上~斷奶 27℃,斷奶后三周 24~26℃。 9、 產房要保持干燥,產欄內只要有小豬,便不能用水沖洗。預防 仔豬下痢,參照《黃白痢綜合防治措施》 。 10、 補料:出生后 5~7 日齡開始誘補料,保持料槽清潔,飼 料新鮮。勤添少添,晚間要補添一次料。每天補料次數為 4~ 5 次。 11、 產房人員不得擅自離崗,有其他工作不得已離崗時每次離 開時間控制在 1 小時以內。 12、 仔豬平均 25~28 日齡斷奶,一次性斷奶,不換圈,不換 料。斷奶前后連喂 3 天開食補鹽以防應激。 13、 斷奶后一周,逐漸過渡飼料,斷奶頭兩天注意限料,以防 消化不良引起下痢。 在哺乳期因失重過多而瘦弱的母豬要適當提前斷奶, 斷奶前 3 天 需適當限料。第三節保育舍的操作規程 保育舍的 操作規程一.工作目標 1. 保育期成活率 94%—97%以上。 2. 7 周齡轉出體重 14Kg 以上。 3. 9 周齡轉出體重 20Kg 以上。 二.工作日程 7:30~8:30 喂飼 8:30~10: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0:30~11:00 喂飼 14:00~14:30 喂飼 14:30~16: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喂飼 17:00~18:00 其它工作 三.操作規程 1、 轉入豬前,空欄要徹底沖洗消毒,空欄時間不少于 3 天。 2、 轉入、轉出豬群每周一批次,豬欄的豬群批次清楚明了,強 弱分群。 3、 仔豬飲水和吃料。經常檢查飲水器。 4、 頭兩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以后采食, 勤添少添,每天添料 3-4 次。 5、 及時調整豬群,強弱、大小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豬、 僵豬及時隔離飼養。注意鏈球菌病的防治。 6、 保持圈舍衛生,加強豬群調教,訓練豬群吃料、睡覺、排便 “ 三定位” 盡可能不用水沖洗有豬的豬欄 。 (炎熱季節除外) 。 注意舍內濕度。 7、 頭一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抗應激藥物 8、 清理衛生時注意觀察豬群排糞情況;喂料時觀察食欲情況; 休息時檢查呼吸情況,發現病豬立即報告給技術員,嚴重病 豬隔離飼養,統一用藥。 9、 按季節溫度的變化,做好通風換氣、防暑降溫及防寒保溫工 作。注意舍內有害氣體濃度。 10、 分群合群時,為了減少相互咬架而產生應激,應遵守“ 留 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并晝不并”的原則,可對 并圈的豬噴灑藥液(蘇兒)或碘制劑消毒液,清除氣味差 異,并后飼養人員要多加觀察(此條也適合于其它豬群)。 11、 每周消毒兩次,每周消毒藥更換一次。第四節一 .工作目標生長育肥舍飼養管理 技術操作規程 生長育肥舍 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 飼養管理1、生長豬成活率 96%-99%。 2.育肥豬成活率 98%-99%. 2、飼料率(15~90 千克階段):≤2.8:1。 3、日增重(15~90 千克階段):≥650 千克。 4、生長育肥階段(15~95 千克)飼養日齡≤119 天 (全期飼養日齡≤168 天)。 二.工作日程 7:30~9:00 清理飼槽并飼喂 9:00~9:30 觀察豬群,將病豬報技術員 9:30~11:30 14:00~15:30 15:30~16:0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清理飼槽并飼喂 觀察豬群,將病豬報技術員16:00~18:00 清潔衛生、其他工作 三.操作規程 1、 轉入豬前,空欄要徹底沖洗消毒,空欄時間不少于 3 天。 2、 轉入、轉出豬群每周一批次,豬欄的豬群批次清楚明了。 3、 及時調整豬群,強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豬及時 隔離飼養。 4、 轉入第一周飼料添加土霉素鈣預混劑、呼諾玢、泰樂菌素等抗生素, 預防及控制呼吸道病。 5、 小豬 49~77 日齡喂小豬料,78~119 日齡喂中豬料,120~168 日齡 喂大豬料,采食,喂料時參考喂料標準,以每餐不剩料為原則。 6、 保持圈舍衛生, 加強豬群調教, 訓練豬群吃料, 睡覺, 排便 三定位” “ 。 7、 干糞便要用車拉到化糞池,夏季每天沖洗一次。 8、 清理衛生時注意觀察豬群排糞情況;喂料時觀察食欲情況;休息時檢 查呼吸情況,發現病豬立即報技術員,嚴重病豬隔離飼養,統一用藥。 9、 按季節溫度的變化,做好通風降溫工作,經常檢查飲水器,做好防暑 降溫等工作。 10、 分群合群時,為了減少相互咬架而產生應激,應遵守“ 留弱不留 強”,“拆多不拆少”,“夜并晝不并”的原則,可對并圈的豬噴灑藥 液(蘇兒)或碘制劑,清除氣味差異,并后飼養人員要多加觀察(此 條也適合于其它豬群)。 11、 12、 每周消毒 1-3 次,每周消毒藥更換一次。 出欄豬要事先鑒定合格后才能出場,殘次豬特殊處理出售。 保育舍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 保育舍飼養管理 技術操作規程一.工作目標 4. 保育期成活率 94%—97%以上。 5. 7 周齡轉出體重 14Kg 以上。 6. 9 周齡轉出體重 20Kg 以上。 二.工作日程 7:30~8:30 喂飼 8:30~10: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0:30~11:00 喂飼 14:00~14:30 喂飼 14:30~16: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喂飼 17:00~18:00 其它工作 三.操作規程 12、 轉入豬前,空欄要徹底沖洗消毒,空欄時間不少于 3 天。 13、 轉入、轉出豬群每周一批次,豬欄的豬群批次清楚明了, 強弱分群。 14、 仔豬飲水和吃料。經常檢查飲水器。 15、 頭兩天注意限料, 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 以后采食, 勤添少添,每天添料 3-4 次。 16、 及時調整豬群,強弱、大小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豬、 僵豬及時隔離飼養。注意鏈球菌病的防治。 17、 保持圈舍衛生,加強豬群調教,訓練豬群吃料、睡覺、排 便“ 三定位” 。盡可能不用水沖洗有豬的豬欄(炎熱季節除 外) 。注意舍內濕度。 18、 頭一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抗應激藥物 19、 清 理 衛 生 時 注 意 觀 察 豬 群 排 糞 情 況 ; 喂 料 時 觀 察 食 欲 情 況;休息時檢查呼吸情況,發現病豬立即報告給技術員,嚴 重病豬隔離飼養,統一用藥。 20、 按季節溫度的變化,做好通風換氣、防暑降溫及防寒保溫 工作。注意舍內有害氣體濃度。 21、 分群合群時,為了減少相互咬架而產生應激,應遵守“ 留 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并晝不并”的原則,可對 并圈的豬噴灑藥液(蘇兒)或碘制劑消毒液,清除氣味差 異,并后飼養人員要多加觀察(此條也適合于其它豬群)。 22、 每周消毒兩次,每周消毒藥更換一次。 第五節生長育肥舍飼養管理 技術操作規程 生長育肥舍 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 飼養管理一.工作目標 1、育成階段成活率≥98%。 2、飼料率(15~90 千克階段):≤2.7:1。 3、日增重(15~90 千克階段):≥650 千克。 4、生長育肥階段(15~95 千克)飼養日齡≤119 天 (全期飼養日齡≤168 天)。 二.工作日程 7:30~8:30 喂飼 8:30~9:30 觀察豬群、治療 9:30~11: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4:30~15:30 喂飼 15:30~16: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6:30~17:30 觀察豬群、治療、其他工作 三.操作規程 13、 轉入豬前,空欄要徹底沖洗消毒,空欄時間不少于 3 天。 14、 轉入、轉出豬群每周一批次,豬欄的豬群批次清楚明了。 15、 及時調整豬群,強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 病豬及時隔離飼養。 16、 轉入第一周飼料添加土霉素鈣預混劑、呼諾玢、泰樂菌素 等抗生素,預防及控制呼吸道病。 17、 小豬 49~77 日齡喂保育豬料,78~119 日齡喂中豬料, 120~168 日齡喂大豬料,采食,喂料時參考喂料標準, 以每餐不剩料或少剩料為原則。 18、 保持圈舍衛生,加強豬群調教,訓練豬群吃料,睡覺,排 便“ 三定位” 。 19、 干糞便要用車拉到化糞池,夏季每天沖洗一次。 20、 清 理 衛 生 時 注 意 觀 察 豬 群 排 糞 情 況 ; 喂 料 時 觀 察 食 欲 情 況;休息時檢查呼吸情況,發現病豬,對癥治療。嚴重病豬 隔離飼養,統一用藥。 21、 按季節溫度的變化,調整好通風降溫設備,經常檢查飲水 器,做好防暑降溫等工作。 22、 分群合群時,為了減少相互咬架而產生應激,應遵守“ 留 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并晝不并”的原則,可對 并圈的豬噴灑藥液(蘇兒),清除氣味差異,并后飼養人 員要多加觀察(此條也適合于其它豬群)。 每周消毒一次,每周消毒藥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