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信號 告訴你寶寶要出生了
俗話說“懷胎十月,一朝分娩”,越是接近預產期,準媽媽的心情就越是急躁,如果過了這個時間還沒有要生的感覺,家里所有人的神經就更是繃得緊緊的。
但其實,預產期只是一個預測的界限,并不是一個準確的日子,提前或延后一兩個星期生產都算是正常的。只要身體沒有什么與平時不一樣的異常,也不用過于焦慮。
的確,這也是人之常情。但分娩前其實也會有很多征兆的,準媽媽如果能充分了解這些,想必那種急躁的心情也會減輕許多。
如果寶寶快要出生了,這時候的宮縮是有規律性的而且是越來越密集的,間隔一般在5~6分鐘,會持續20~30秒,有一定的強度,準媽媽會感到一陣陣腹痛,而當疼痛的間歇越來越短時,如每4~5分鐘疼痛一次,疼痛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如每次下腹部疼痛持續30秒以上。此時就應該去醫院待產。
見紅是即將分娩的征兆,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多人見紅后幾天甚至一周后才分娩。個體差異很大,所以關鍵在于見紅后要觀察它的形狀,顏色、量等再作判斷。
如果只是淡淡的血絲,量也不多,準媽咪可以留在家里觀察,平時注意不要太過操勞,避免劇烈運動就可以了。如果流出鮮血,超過生理期的出血量,或者伴有頻繁腹痛的感覺,就要馬上入院待產。
羊水破了之后,準媽媽可以感覺到有液體流出,細心觀察還可發現液體為無色透明狀,量較分泌物多,像水一樣。
另外還可感覺到流出的液體不受控制,在量比較多的情況下,呈現溫熱感;在量少時,可感覺有些濕,像排尿,并且是持續性流出,即使孕婦收縮也無法將其控制。
羊膜破水是最直接的臨產前的征兆,這是強烈的子宮收縮所致。破水后,胎兒隨時可能出生,碰到這種情況,準媽媽應平臥,家屬迅速送準媽媽去醫院。
不自主的想用力,有排便的感覺。上廁所的次數明顯增加,但每次的量比之前的少。這并不是泌尿系統出現疾病的原因,而是臨近分娩的征兆之一喲!
對于已經生產過的媽咪來說,這是很重要的信號,因為經產婦的子宮頸在平常時已有稍許的擴張(因為被前胎撐開過),所以當明顯陣痛時,子宮頸擴張的速度迅速,此時應深呼吸哈氣,不要用力盡速到醫院。
當準媽媽會奇怪的發現自己居然呼吸也順暢了,平時燒心的感覺也消失了,那其實也是預示著寶寶快要出生了。這是因為胎兒頭部降入骨盆腔的關系,上腹部的減輕了,所以感覺呼吸變得順暢了,同時飲食的不適也改善了。
大多數第一胎的準媽媽會在36~38周之間感受到這個變化,而第二胎的準媽媽則不一定。此時可以開始注意落紅,破水或是陣痛的到來。
分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由一定的量變而引發的質的變化。在分娩前的一段時間里,母體就得為胎兒的生產作出適當的調整和變化。
臨近分娩時,母體子宮頸管張開,的分泌物明顯增多,這些呈現透明或者是白色粘稠狀的分泌物也就成了臨產前的征兆啦。
胎動的次數一般每12小時大于30次,特別是在32周之后,胎動會更加頻繁。但是臨近分娩的時候,胎動次數會減少,這是因為胎頭入骨盆,比較固定,加上無規律的宮縮影響了胎兒的活動。
如果到了臨產前,胎動還非常頻繁,則要引起注意,可能是胎兒缺氧的表現,如果情況嚴重,及時結束妊娠。
對于準媽媽來說,準確了解臨產前的征兆,可以避免因太早入院待產而讓自己或是家屬產生產程過長的錯覺,也可以避免因太晚入院造成的醫護人員手忙腳亂。而且在沒有妥善的處置下就生了,匆忙中有可能會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事項而增加產婦及胎兒的風險。
所以,以上的幾個信號準媽媽都能詳細的看一看,多一分的準備,就多一分的安全感,少一分的焦慮及不安。
- 標簽:產前需要給寶寶準備啥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