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做得好 只因功夫下得足
孕婦學校開展無痛分娩無痛分娩進行中助產沙龍自然分娩知識◎ 本報記者 張玲 通訊員 董自青
從準媽媽來醫院的第一次檢查,到生產的整個過程,以及產后的護理,自然分娩的貫穿始終。作為重癥圍產期平臺濟南分中心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接產的高危因素孕婦相對較多,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在省內維持較低的剖宮產率,支持促進自然分娩就需要進行更加艱苦的努力。自然分娩的背后是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精湛的產科技術和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
有過分娩經驗的人都知道,產房里的緊張無助伴隨著陣痛,一波高過一波。怎樣幫助產婦度過這個“”?如果對生產過程有了解,就會減少這種緊張焦慮情緒,放松心情,有助于順利生產。
從孕婦的需求出發,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精心打造規范孕婦學校,開設特色課堂、精品沙龍、模擬分娩教學、母乳喂養咨詢、二胎媽媽課堂等,強化孕產婦保健能力,提供專業科學的孕產期健康保健知識,將服務關口前移,展現專業水準,為提升母嬰健康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2013年5月該院孕婦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加強孕婦學校管理項目”試點單位,2014年成為國家衛計委新生兒健康促進合作項目健康教育、中國醫師協會全國孕期營養課堂項目。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孕婦學校通過結合實例、模擬操作的方式幫助準媽媽準爸爸們了解孕期、產時、產后的各種生理變化和可能出現的病理改變,提高監護的能力,使孕婦安全度過妊娠、分娩和產褥期并掌握哺乳知識和技巧,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
在孕婦學校4月份的課程表上,記者看到有母乳喂養、如何順利分娩、孕期營養、孕期檢查的主要內容、新生兒護理、產后康復、孕期合理用藥、孕期常見不適的緩解方法、分娩方式的選擇、哺乳中異常問題的處理、新生兒洗澡撫觸、怎樣科學坐月子、產前篩查與優生以及模擬分娩訓練等課程安排。課程為循環式,每月一循環。課程是醫院送給準爸爸媽媽們的一份禮物,全部。
孕婦學校的課程深受孕婦及家屬的歡迎,同時,醫生們也反映,凡是接受過孕婦學校培訓的產婦,在分娩過程中依從性好,產程短,生產較順利。
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孕前保健門診,育齡夫婦可以獲得針對性強、全面、科學的孕前保健指導,從源頭上減少高危產婦的發生;在產科門診,由全省產科專家組成了明星團隊,隨時準備幫助準媽媽解決任何問題;產科門診對圍產期孕婦進行飲食營養個體化定量指導,創造胎兒最佳營養,并合理控制體重,指導孕婦適當運動,減少分娩風險、促進順利分娩。
該院以質量管控為抓手,強化技能培訓,逐步實施無創接生,通過努力側切率由2015年的45%降至目前的27.1%。二孩政策下,針對社會需求,開展導樂分娩、嘗試體位分娩、疤痕子宮經陰分娩,并通過開展“百例優質接生活動”,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2005年,該院在濟南市率先推出了“一對一”陪伴分娩服務。準媽媽可以選擇喜歡的助產師陪伴自己分娩全過程,得到“一對一”的精心照料。同時丈夫也可以進入產房陪伴妻子經歷“分娩”這一生中的特殊時刻,共同迎接寶寶的到來,為家庭留下美好的回憶。
作為全省開設的首家家庭化病房,醫院改變了以往的分娩模式,集待產、接產、產后康復等功能為一體,以家居化的氛圍,從待產、分娩到產后恢復都能有親人陪伴,在醫院中也享有在家的溫馨。
能否輕松而順利生出寶寶,很多時候取決于分娩前所做的準備。產房的醫生助產士在輪流去孕婦學校授課過程中和孕婦建立了良好的溝通,等孕婦進產房時大家相見會有親切感,充分暢通的交流,使醫護人員和孕婦及其家屬之間保持了融洽的關系,相互尊重并充分信任,使得他們在生產過程中能與醫生和助產士積極配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順產的成功率。
“大夫,我一見紅就要到產房待產嗎?”“我到產房需要準備什么東西呀?”“分娩時有減輕疼痛的辦法嗎?”……每月一次的濟南市婦幼保健院舉辦的助產沙龍活動場場火爆,孕婦提出的問題讓助產士應接不暇。本月5日,助產沙龍公益宣傳活動——“自然分娩你我同行”即將拉開序幕。
而在每周一、三、五下午開診的助產士門診,資深助產士會用模具及動態影像資料等向孕婦提供孕期保健知識咨詢、介紹分娩過程,讓孕婦及家屬對分娩過程有正確的了解和認識,消除產婦的緊張情緒;觀察孕婦的生理和心理在圍產期的整個變化過程,及時對產婦做出有效的指導,增加產婦自然分娩的信心;指導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如何與醫生配合,用正確的呼吸方式應對宮縮疼痛等,從而促進自然分娩,保障母嬰健康。孕媽媽還可以用仿真娃娃模擬給嬰兒喂奶,學習母乳喂養知識,為迎接新生命做好充分的準備。
助產士門診的開展有助于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研究表明,參加過助產士門診的孕婦能有效減少對分娩的恐懼及緊張,幫助產婦在分娩前做好身心準備,對分娩有正確的認識、態度,有信心迎接分娩。通過培訓,掌握拉瑪澤呼吸法,分娩時能達到自己選用各種呼吸技巧,維持鎮定和保持體力,從而使孩子順利出生。夫妻一起度過懷孕及分娩過程,可以培養默契,增加親密感。助產士門診是一種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是在與孕婦建立更親密關系下實施的健康教育模式,是產科無縫隙服務的完善。
生孩子哪有不痛的?!這是人們對生孩子的普遍認識。生孩子不僅痛,而且痛的程度遠非局外人可想象。如果想自己生又怕痛,怎么辦?濟南市婦幼保健院開展的24小時無痛分娩可以幫您做到既能順產又不那么痛。
本應作為處理高危妊娠和異常分娩手段的剖宮產,已成為不少產婦分娩的首選。前些年,有的女性或因為怕痛,或是擇日生產,選擇了剖宮產,現在二胎政策放開,想生二胎了,卻發現頭胎剖宮產留下很多遺憾和隱患。頭胎剖宮產,二胎風險變大。剖宮產造成的疤痕子宮可能導致異位妊娠、兇險性前置胎盤等,以往罕見的產科高危重癥現在越來越多,與產婦有剖宮產史、高齡等因素相關。一胎剖宮產后,子宮上會有一個疤。這個疤對二胎妊娠有什么影響
呢?如果受精卵在這個著床,稱為瘢痕妊娠,是宮外孕的一種,繼續妊娠或者流產都有風險。如果受精卵僥幸躲開了這道疤,但胎盤有可能長進去,稱為胎盤植入。這有可能會造成生產時大出血、影響子宮收縮,急癥手術時為產婦的生命會將子宮切除。如果二胎孕婦自己發動宮縮了,這個疤有可能會在強烈的宮縮作用下裂開。如果能及時手術把孩子取出來還好,如果來不及也會造成悲劇。
剖宮產除了對產婦會造成影響外,對寶寶也有不利的地方。經過正常生理分娩過程的胎兒會受到產道的擠壓,大腦因此能受到相應的發育刺激,這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智力開發,而剖宮產的嬰兒則缺失了這重要的一環。不僅如此,順產的嬰兒呼吸道里的黏液和水分都會被擠壓出來,因此,出生后患有新生兒吸入性肺炎和新生兒濕肺的就相對減少。而剖宮產的嬰兒在呼吸方面就容易出現這些問題,易發肺部疾病。
2016年產房聯手麻醉科啟動“快樂產房、舒適分娩”,積極推進分娩鎮痛,自然分娩,更新傳統服務模式。麻醉科主任劉偉告訴記者:“分娩鎮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無痛分娩,將產婦從產痛中解放出來了,把生孩子從痛并快樂著變成了不痛更快樂。”
據劉偉主任介紹,硬膜外麻醉鎮痛是一種以麻醉技術為基礎,結合產科特殊要求的分娩鎮痛技術,在國家無痛分娩相當普及。產婦宮口開到2~3指時,由麻醉醫生在其腰部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外接鎮痛泵。整個過程僅需幾分鐘,大部分產婦僅能感覺進針時的微小疼痛。產婦在分娩鎮痛期間不僅能坐起也能站立或下地活動,被稱作“可行走的分娩鎮痛”。當然,無痛分娩并不是完全無痛。如果把最痛值比作10分,鎮痛后評價疼痛值為2~5分,有的產婦感覺就像來月經時肚子的墜痛。
為母親和胎兒的安全,整個分娩過程中產科醫生與麻醉科醫生共同監測產婦情況。為了方便產婦,醫院專門在產房設立了無菌麻醉穿刺間,專業麻醉醫生24小時守候在產婦身邊,隨時觀察產婦的狀態并適時調整鎮痛藥物,還能對發生的特殊情況,如血壓下降、心率降低等,在第一時間進行相應的糾正和處理,這對于提高產婦和胎兒的安全性常重要的。
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醫護人員的辛勤努力下,他們的剖宮產率41%~ 43%,并且逐年下降,而在家庭化病房,剖宮產率已降到36%,若只算頭胎,這個數字還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