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準備學會這些 讓分娩更輕松
臨近預產期,孕媽媽心情最是復雜,又興奮又期待又緊張又害怕。害怕自己不能順產,害怕生小孩會痛得,害怕寶寶會出什么意外越是害怕越是緊張越容易出錯。分娩,對女人來說,的確是人生一大,不僅僅是身體的,也是心理的。如何才能更好的完成這個人生的大呢?
分娩前的心理準備很重要的,準媽媽們都應該了解清楚,多數產婦,特別是初產婦,較為普遍地存在著怕痛、怕出意外的心理,由此與產程相伴隨的是焦慮、不安和恐懼。這些不良因素將會引起大腦皮層功能紊亂,進而導致子宮收縮不協調,使子宮頸口不易擴張,或擴張延遲,產程延長,甚至引發難產。對分娩過程影響很大。
另外,過度緊張,往往不利于宮縮間歇期的放松休息,也不利于飲食,體能消耗過大,能量物質攝入不足,這樣也會使產程延緩,引發難產。研究分析表明,有不理因素影響的產婦往往產程較長,難產率較高,而且剖宮產率也較高。
溫馨提示:分娩是生理過程,但對產婦主觀意識而言,畢竟要經歷的不僅是一次巨大的生理改變,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經歷一次嚴峻的、心理和體能的。因此,分娩前的準備很重要,心理準備更重要,孕媽媽們一定要慎重的,做好分娩準備,迎接分娩。因此,孕媽媽在臨產前,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很多孕婦對分娩有恐懼感,害怕疼痛和,臨產期越近,越是緊張,總是坐立不安,甚至失眠。其實,這種害怕完全沒有必要。分娩幾乎是每個婦女必經的一“關”,事到,人人都能承受,F代醫學發達,分娩的安全系數大大提高,分娩手術一般不會出現意外。
到了預產期并非就分娩,提前17天、推遲10天都是正常的情況。孕媽媽既不要著急,也不用擔心,因為這樣都無濟無事,只能是傷了自己的身體,影響了胎兒的發育。
臨產前要振作,情緒飽滿,擺脫一切外在因素的干擾,“輕裝上陣”。尤其不應該顧慮即將誕生嬰兒的性別,親人也不應該給孕婦無形的壓力,免得給孕婦帶來沉重的心理,使分娩不順。
孕晚期不可粗心大意。要避免長途旅行和單獨外出,以免突然臨盆,措手不及。那些在火車上分娩的案例,相信大家在新聞報道里也看過。
臨產前,工作量、活動量都應適當減少,應該養精蓄稅,準備全力以赴地進入臨產過程。
伸展訓練:通過在產前鍛煉骨盆四周及骨盆底的肌肉力量,有助于增加骨盆四周、骨盆底的關節韌帶的彈性,更利于胎兒通過產道。對孕婦產后康復和體形恢復也非常有益。
音樂放松:音樂可以緩解焦慮,減少腎上腺素的,所有這一切都有助于加速分娩的進程。產婦在產程中利用音樂作為吸引注意力將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如果聽到的音樂是平時進行放松訓練時一直使用的曲子,那么無論何時聽到它,身心都會獲得自動的放松。
溫馨提示:并非所有的孕媽媽都適合做伸展運動,凡是有自然流產史、多胞胎、胎位不正、前置胎盤或已有不規則出血的準媽媽,不適合做此項運動。
胸式呼吸:宮縮接近時,用胸式呼吸法往胸里吸滿八成的氣,當宮縮最劇烈時,屏氣34秒鐘,向方向用勁。接下來,邊用勁邊將吸入的氣呼出。
短促的呼吸:這是分娩第二期終了之際,放松腹部,使胎兒頭部緩緩露出所需要的呼吸法。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增強腹部肌肉,用于分娩第一期的陣痛發作時,具有緩和痛苦的作用。具體方法:仰臥,兩腿輕松分開,膝蓋稍微彎曲。雙手拇指張開,其余四指并攏,放在下腹部。兩手拇指約位于肚臍的正下方。深深地吸氣,使下腹部膨脹般地鼓起。當腹部膨脹到最大限度時,再慢慢地吐氣,使下腹部恢復原狀。如此反復地“膨脹”、“吐氣”。
呼吸放松:專心的呼吸可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并且可使氧氣與二氧化碳濃度在體內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