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產前要做什么準備?
在分娩前,孕媽媽的心理和身體都應做好相應的準備,以飽滿的和良好的狀態迎接寶寶的出生。那么,孕媽媽在產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分娩前是否必須刮掉?分娩前需不需要排空小便?在分娩時如果有“便意”來臨,又該如何應對?就讓烏魯木齊協和婦產專家告訴您產前要做哪些準備吧!
按照以往的觀點,分娩前剃去孕媽媽的有利于外陰消毒徹底,防止會陰傷口的感染。然而,研究表明,是否剃除與有無會陰感染并沒有明顯的相關性,而且會因此增加分娩的心理負擔。
所以,在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出現意外,醫生通常是不會要求孕媽媽剃除的。只有當剖宮產時才需要剃除。剃去之后,也沒有什么不良影響,就像剃掉頭發一樣,還會再長出來,只是在剛剛長出的時候,會有一點刺刺的感覺,孕媽媽不必為此而擔心。
子宮與膀胱是“鄰居”,如果臨產前沒有排空小便,膨脹的膀胱會影響子宮收縮和胎兒先露部下降,可能發生滯產。所以,在分娩過程中,孕媽媽要注意每2~4小時排尿一次,使膀胱隨時保持狀態。孕媽媽排尿時不要蹲得時間太長,更不能盲目用力;如果感覺排尿困難時,應及時與醫生說明,采取適當措施,以免讓膀胱受到太大的壓力。
整個分娩的過程大概需要十幾個小時,孕媽媽在此期間不僅要及時排空大、小便,還要休息、適量飲食以補充體力的消耗。孕媽媽在分娩時,由于過于緊張,不吃、不喝、不尿的做法不利于產程順利進展。
孕媽媽在臨產之前應排空大、小便,這不僅有助于產程的順利進行,而且有利于保持產時清潔。隨著胎寶寶頭部的下降,直腸神經,孕媽媽會感到“便意”頻頻,總有想排便的感覺,此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排便前要告訴醫生,排便時要有人陪同且下蹲的時間不能太長;如果醫生采取灌腸措施,孕媽媽應積極配合;宮口尚未開全時,即使有排便的感覺時,也不要過早地屏氣用力,更不必去廁所蹲著,以免引起宮頸水腫,影響產程進展;宮口開全后,胎頭下降骶神經,孕媽媽會有用力排大便的感覺,這時一定要告訴醫生,不可自行下床排便,以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