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陣痛痛痛痛生過孩子的寶媽推薦了五個挺管用小方法
產前陣痛被稱為“黎明的曙光”,是指胎兒分娩前子宮收縮所產生的疼痛,陣痛頻率加快,意味著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腳步也在加快。因此,孕媽們不要陣痛,要去了解、適應這種疼痛。
妊娠期后期,孕媽子宮開始收縮,胎兒慢慢從子宮頸下降;當子宮頸開兩指后,子宮收縮的頻率、強度會逐漸增加(大約每4~5分鐘收縮一次,每次持續30~40秒);當宮口全開時,子宮收縮的頻率及強度密集到1~2分鐘收縮一次,每次持續50~60秒。在這整個過程中,陣痛慢慢變規律,陣痛時間每隔10分鐘延長30秒,痛感會越來越強烈。
孕媽臨產前,骨盆的神經被胎兒的頭著,所以腰部、臀部會比較疼,如果再出現陣痛,疼痛感更會加劇,這時家人可以對孕媽疼痛進行按摩,手法要輕柔。孕媽也要注意配合家人,調整好自己的氣息,放松吸氣、用力按壓時吐氣,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產前陣痛。
從陣痛到生下寶寶,經產婦平均需要8~14個小時,初產婦大概需要9~15個小時,在這漫長的待產過程中,很多孕媽會選擇躺在床上,但這樣會更加難受。不妨試試下地走走,既可以緩解陣痛又有利于順產。
及時補充水分及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玉米、面包、饅頭等 ),能及時排空小便,使產道暢通,有利于胎兒下降。孕媽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宮縮,身體會變虛弱,要及時補充一些高能量的食物,例如,紅糖水、巧克力等,幫助孕媽恢復體力。
出現陣痛時,孕媽的坐骨神經會產生強烈的疼痛感,這時孕媽就要注意調整坐姿,可以選擇跨坐(兩腿張開,身體前傾)或趴(膝蓋跪地,臀部挺起)在椅子上,能減輕腹部壓力,有效緩解產前陣痛。
有些孕媽因為缺乏分娩經驗,再加上被生活中過分夸大渲染的分娩疼痛消息所嚇到,使得孕媽對分娩充滿了恐懼,引起肌肉緊張,進而造成宮縮加劇。對此,孕媽可以放松情緒,多想想即將和寶寶見面的美好情景,有助于緩解疼痛感。(lyj)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