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產婦臨盆醫護人員20多張暖心卡片助產婦分娩
泉州網9月20日訊 (記者 蘇凱芳 通訊員連文元文/圖)昨日,在泉州市中醫院婦產科,一對聾啞夫婦抱著剛滿月的孩子,用手語向這里的醫生表達著謝意。一個月前,在這個醫院的產房里,一場無聲的接生令人動容。8月19日凌晨4點,產房里沒有產婦聲嘶力竭的喊聲,也沒有醫生和助產士加油鼓勁的聲音,有的只是一個個鼓勵的手勢和一張張寫滿關愛的紙條。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聾啞產婦雨晴(化名)平安生下一名7.5斤重的女嬰。
8月18日下午,即將臨盆的雨晴入住市中醫院產科。“平時,我們都是直接與產婦進行言語溝通,但雨晴不一樣,剛開始接觸時,我們的溝通只有簡單的肢體語言,還有彼此之間信任的眼神。”助產士莊學珠說。
雨晴入院后,醫護人員得知所面對產婦的特殊性后,就開始忙碌起來。長李水英說:“溝通是我們之間最大的障礙,雨晴的婆婆不會手語,會手語的丈夫也是聾啞人。不過好在,雨晴有讀過聾啞學校,會識字。趕緊找來紙筆,寫產過程中可能用到的詞句;有的還特地下載手語APP,自學手語方便簡單溝通;還有發朋友圈求助,希望可以找到手語老師,讓其在一旁協助。”
“很有心,起初我還很驚訝,這里的竟然會手語,后來才知道,她們是臨時在手機上學的。”雨晴的婆婆于阿姨說,自己和兒子、兒媳的溝通都是靠紙筆。在于阿姨的袋子里,必帶的東西就是紙和筆。
臨產前,雨晴緊張得發抖,莊學珠拉著她的手輕輕安撫,示意其深呼吸放松。“有生產的感覺就要提醒我。”在卡片上,莊學珠不斷和雨晴交流。因為宮口未全開,其間,五時就會過來查看情況,產婦的丈夫、婆婆做好相關的產前準備及注意事項等。
當天凌晨4點,宮口全開的雨晴被攙扶著進入產房。由于孩子出現宮內缺氧,需要縮短產程,這時,指導屏氣用力尤為重要。關鍵時刻到來,在產房里,莊學珠協助雨晴生產,一旁的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卡片,示意產婦做好配合。“用力!”“放輕松!”“痛的時候鼻子吸氣。”……這些原本是助產士產婦所用的話語,現在都變成了無聲的文字。這一過程中,還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書寫卡片,糾正雨晴的用力方法。
清亮的嬰兒啼哭聲打破了產房的安靜,4時30分許,一名7.5斤的女嬰順利降生。“雖然她聽不到,但我們用笑容告訴她,寶寶一切正常。”莊學珠感慨道。一旁的趕緊寫出:“寶寶很好,長得很漂亮,超可愛。”這一次特殊的分娩,莊學珠和同事共寫了20多張卡片。
昨日正好女兒滿月,雨晴在丈夫和婆婆的陪同下,再次來到醫院產科,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
原來,雨晴與丈夫在剛出生三個月時,都因生病用藥不當導致聾啞。就讀于泉州聾啞學校的他們,從青蔥校園共同步入婚姻。在站,夫妻兩人不斷反復彎曲著豎起大拇指,這是手語中“謝謝”的意思。李水英說:“他們的感謝是比出來的,這是我們接受過最特別的表達方式。雖然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但我們能夠感受得到這對小夫妻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