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雷諾“產前須知
就算雷諾來的有些晚,但抓住起步的關鍵,相信沖一個后來者居上的勢頭也不是不可能。不需要多余的悲觀,市場再激烈,也有脫穎而出的強者。
數數已經在華合資十年的企業確實不少,但東風雷諾到現在才建立,可以說來了個十足的晚婚。但對開花結果這事倒還算不慌不忙,到2016年國產上市,東風雷諾足給了自己兩年半的時間來醞釀。從進口到國產,這兩年也同樣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過渡期。長遠的不說,暫且談談這新合資公司的“產前須知”吧。
首先來談談對于國產汽車來說,最重要的品牌與市場問題。汽車說到底是一個產品,產品最直接的目的的就是要賣出去。在當今的社會,大到房產汽車家電手機,小到鍋碗瓢盆生活用品,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在什么行業都是一樣的重要,而品牌知名度也已經成為購買導向的關鍵因素。用汽車行業的標準來講,一個汽車品牌想要國產,那么它的品牌知名度就要達到10%,簡單來說,就是在中國100個人里,有10個人是認知你的品牌的。據了解,雷諾現在的品牌知名度只有3.7%,而其內部的計劃是從2014年開始,以每年提升1.5-3個百分比的速度,在2016年達到10%。
當然,目標只是個數字,最為重要的如何執行。東風雷諾剛剛建立,暫時還無法去做實際的案例分析,但我們不妨來看看將早于東風雷諾國產的英菲尼迪和捷豹虎。
今年的成都車展,英菲尼迪曾經公布一個視頻,內容是在街頭隨機采訪過往行人,采訪內容就是:是否知道英菲尼迪這個品牌?雖然視頻內容輕松娛樂,得到的答案也是奇葩連連,逗笑了不少在場。但透過這個舉動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對于即將國產的英菲尼迪來說,目前最關注的,以及正在做的,就是提升品牌。捷豹虎也是如此,打著講故事的口號,來一場高端的文化之旅,再贊助一場英倫風情賽事,營銷活動多的有時候讓人應接不暇,功夫不負有心人,從下半年開始,捷豹銷量突增,也不斷出現對捷豹感興趣的購車者。這一切的動作其實都指向一件事,那就是國產前對品牌的提升和市場推廣。
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東風雷諾這才剛剛開始,而在這之前雷諾中國已經為其品牌塑造進行了一系列的前期鋪墊。所以,學習學習這些者的模式,立即行動起來,做做明星賽事效應也好,搞搞企業社會責任也罷,總之是要來一套轟轟烈烈的新的品牌提升規劃,這樣才能為未來的“孩子”創造優于眾人的成長...[詳細]
品牌提升這個東西或許有點抽象,那我們就來談談實際的賣車。賣車靠什么?渠道。
按照東風雷諾的計劃,合資公司建立之后,將整合現有的雷諾中國進口車體系,未來從現有的進口車經銷商中挑選一部分留下,加上新發展的經銷商一起,組成一個同時銷售進口車和國產車的渠道,雷諾-日產CEO戈恩透露,未來將由現在的92家經銷商擴展到120家。此外,騰訊汽車獨家獲悉,明年初東風雷諾就會接手進口車業務,同時進口雷諾Captur車型。
這樣的想法當然是對的,這樣的執行力也是要支持的。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某豪華汽車品牌,曾經因為進口車與國產車的渠道各自,產生了資源分散、無法統一管理的現象,甚至因為雙方利益取向造成了對產品價格的強烈沖擊,當然,這樣的雜亂也讓其經銷商的銷售和服務備受詬病,雖然不久前此豪華品牌已經,統一渠道,但到今天還不斷的因為以前的積累而產生消費者投訴。所以毀掉一個品牌很簡單,但重新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卻難上加難。
這正好給東風雷諾提了個醒,未來的渠道,可是得好好整一整,免得步了人家的后塵...[詳細]
翻一翻雷諾的歷史可以知道,從1998年和日產聯盟開始,雙方就了資源共享的大門。如今雷諾和日產共通平臺、聯合采購、統一管理,成本幾乎降低了60%,每年為企業所節省的錢可謂巨額。這樣的先例對未來的東風雷諾也是種榜樣。12月16號東風雷諾的新聞發布會上,徐平和戈恩一直強調東風集團與雷諾-日產聯盟的“金三角”關系,“可以說從十年前東風與日產合作開始,運用協同效應讓雷諾加盟中國就成為了戈恩與時任東風集團董事長苗圩的愿望。”
如今歷經十年,愿望成真,擺在東風雷諾面前的,將是又一次的資源共享與協同發展。雷諾-日產聯盟后對成本的60%節約已經讓人嘗到了甜頭,而在下一步的合資發展中,勢必要將這樣的優勢持續下去,就算東風日產的成功無法復制,但其優質的資源與平臺也將是雷諾這個“新媳婦”的豐厚彩禮。
打好管理和資源的基礎,東風雷諾這個小夫妻當然就要著手“造人”了。不同的是,這個“人”雖然是混血兒,但其生在中國,更要生活在中國。
說到最后也還是要提一提關系這個問題。東風雷諾到底還是一個合資公司,一半中國一半法國。所以大到中國的國家法規政策,小到企業間的東文化融合,都是國產前,甚至于國產后也要一直認真對待的問題。現如今,所謂的中國特色已經不是什么秘密,對于法國人來說,要來中國賺錢,還是先學習學習中國的各類條條框框吧,起碼做到有備無患。當然,我們也相信,東風做為“老公”,是要處理“婆媳關系”這個大梁的,對于國產前所有項目的認證、測評以及審批,這都需要雙方的團隊能夠梳理清楚,一切流程的順利推動。
當然,還有東文化融合。雖然先前的東風日產做出了極好的榜樣,企業文化也一度成為國內合資企業的學習標桿,但這與東風雷諾畢竟不可同日而語。日產來自日本,但雷諾來自法國。日產與東風的融合是亞洲文化融合,但雷諾與東風的融合就要跨越到東文化融合,這種差異將非常明顯?纯磭鴥阮I先的以及快速增長的企業,如東風日產、現代、東風悅達起亞等等,幾乎都以亞洲企業間的聯合為主,而見于的一些企業文化沖突,往往是東合資的企業。
所以說,大的關系是國家層面,小的關系就是企業內部。就算中國的汽車合資已經發展了十余年之久,形成了不少的成熟經驗,但問題永遠存在。對于東風雷諾來說,一切都是新開始,前人的經驗可做以借鑒,但自己的具體問題也一定要謹慎處理。
戈恩對中國的汽車市場抱著非常大的期望,他認為未來是一定會以10%的增速進行,躍居世界第一更是指日可待。就算雷諾來的有些晚,但抓住起步的關鍵,相信沖一個后來者居上的勢頭也不是不可能。不需要多余的悲觀,市場再激烈,也有脫穎而出的強者。
期待如戈恩所言:“東風和雷諾之間的合作會和東風日產一樣成功,甚至更加成功。”[詳細]
去年3月,東風與雷諾簽署前期框架協議,雙方確定了建立合資公司、建設工廠和前期引入車型的意向。
2012年5月31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三江雷諾汽車國有股權轉讓。
2013年12月2日,國家發改委批準東風集團與雷諾汽車組建合資公司并生產出售汽車計劃。
2013年12月16日,東風集團和法國雷諾在武漢舉行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合資經營合同簽字儀式。
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法國第二大汽車公司。創立于1898年,創始人是易·雷諾。而今的雷諾汽車公司已被收為國有,是法國最大的國營企業。
東風汽車公司(原第二汽車制造廠)始建于1969年,是中國特大型國有企業,總部設在“九省通衢”的武漢,主要分布在、襄陽、武漢、廣州等地,主營業務涵蓋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零部件、汽車裝備和汽車水平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