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做好旅游“四篇文章” 邁向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9月的樂山,聚集了世界目光。
9月6日至9日,第五屆中國(四川)國際旅游投資大會、第六屆四川國際旅游交易博覽會將在這里隆重舉行。
旅游是樂山最閃亮的名片。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蜚聲世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東風堰源遠流長,讓樂山成為中國唯一擁有三處不同類型世界遺產的地級城市。
今年1至7月,樂山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4155.12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03.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5%和16.39%,旅游經濟總量多年穩居四川省第二,并躋身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旅游綜合實力前50強。
稟賦的文旅資源、良好的產業基礎、喜人的發展勢頭……去年6月舉行的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決定支持樂山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今年4月舉行的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宣布樂山為2020年四川省文旅發展大會承辦地。
“這一系列盛會為樂山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無窮動力和無限機遇。”樂山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樂山正緊扣“旅游興市,產業強市”發展主線,深入做好文旅融合、擴容提質、景城一體、全域旅游“四篇文章”,為高質量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高水平辦好2020年全省文旅發展大會提供支撐。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丁偉 李昕鋒
A強基礎
全國唯一坐擁三大類型世界遺產地級市
9月4日,峨眉山下川主河畔,實景演藝項目《只有峨眉山》正在做著最后的準備,這部王潮歌“戲劇幻城”首發作品將于9月6日正式公演。約43公里外的樂山大佛景區,工作人員正忙著布置賽道,2019全國競走錦標賽(樂山)將于9月6日至7日舉行,多位奧運冠軍、世界冠軍會在此展開角逐。
作為樂山旅游的“雙核”,峨眉山、樂山大佛引領著樂山旅游的發展。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佛禪文化厚重。開鑿于1300多年前的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普賢菩薩道場峨眉山則是中國漢傳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四川旅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劍英教授研究發現,以朝山拜佛或考察宗教為目的的宗教旅游,和以游覽觀光為目的的文人旅游,是樂山古代旅游最早的兩類形式,“樂山的文旅融合,最早的形式就是佛教文化旅游,佛教文化傳入樂山地區后,開始有了佛教文化旅游這種形式存在!
盡管發源很早,但彼時的旅游并未形成規模。直到改革開放后,1979年樂山被批準為國家首批對外開放城市,樂山現代旅游業才正式起步。統計數據顯示,為了起好步,1979年至1986年,中央和省、市(地區)投入資金1.4億元,用于樂山景區、賓館、交通等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
1982年,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峨眉山風景名勝區榜上有名。同年,樂山大佛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后,峨眉山、樂山大佛和樂山市殊榮不斷:1996年,峨眉山-樂山大佛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2014年,東風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至此,樂山成為中國唯一擁有三處不同類型世界遺產的地級城市。
和國家級、世界級榮譽一起來的,還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資料數據顯示,1985年,樂山全市接待國內游客458.0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0.32億元。而到了2011年,樂山全市接待國內外旅游者已達2119.2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98.98億元。那一年,樂山大佛景區榮膺“5A”級,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評選為“中國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B破難題
打造夜間旅游 7年后游客平均多待1天
樂山旅游高歌猛進的同時,旅游部門也看到了短板!傲舨蛔∪耍肴沼、一日游比較多!睒飞绞形膹V旅局相關負責人回憶,彼時游客到了樂山,半天時間游完大佛,最多再吃個飯就走了。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游客在樂山平均停留時間僅為1.4天。
傳統觀光游,要向休閑度假游跨越,夜間旅游是一道邁不過的坎。黨的十八大以來,樂山在夜間旅游開發機制、管理體制、運作模式上開始了積極探索。一方面,大力發展音樂演藝,連續舉辦了四屆“峨眉山音樂節”,推出了《圣象峨眉》《烏蒙沐歌》等一批夜間演藝產品;另一方面,配套豐富美食街區、精品民宿、品牌酒店等,繁榮夜間旅游經濟。
在大佛身旁,2017年9月16日,“夜游三江”正式首航,向中外游客展示了一幅“丹青山水,禪意城市”的絕美畫卷。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升級版的“夜游三江”華麗亮相,乘船夜觀大佛本體吸引了無數游客打卡。與此同時,夜游凌云山、城市夜游項目的同步實施,極大豐富了樂山夜間旅游的內容與品質。
在峨眉山下,實景演藝項目《只有峨眉山》橫空出世,作為王潮歌“戲劇幻城”首發作品,該作品將劇場和周圍原生態村落有機融合,打造從室外到室內的行進式觀演模式。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劇透:她將一個普通的山村,變得有鄉愁、有體溫、有故事、有情感、有音樂……
一系列改變發生的背后,是樂山旅游發展的頂層謀劃。2016年,樂山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一產圍繞旅游調結構、二產圍繞旅游出產品、三產圍繞旅游強服務”的思路,突出“一切圍繞旅游轉、一切圍繞旅游干”。2018年,又出臺了《樂山市加快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年)》。
一連串“組合拳”下來,樂山旅游徹底告別“半日游”。2017年的國慶黃金周,游客在樂山停留時間達到2.1天,相比5年前延長了0.7天。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在樂山過夜的游客達到1034萬人次,游客在樂山停留時間已達2.3天。換句話說,游客現在到樂山,會比2012年時多待將近1天。
C再出發
做好“四篇文章” 高質量建設旅游目的地
樂山旅游的可喜變化,不僅引得游客紛至沓來,也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去年6月,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圍繞“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賦予樂山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使命。今年4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舉行,宣布樂山為2020年四川省文旅發展大會承辦地。
如何作答?樂山市委七屆五次全會、全市文旅發展大會暨籌辦2020年全省文旅發展大會動員部署會給出路徑:緊扣“旅游興市、產業強市”發展主線,做好文旅融合、擴容提質、景城一體、全域旅游“四篇文章”。
一是促進“文旅融合”,增強產品生命力。堅持文化為靈魂、旅游為載體,構建有質量、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世界級文旅產品供給體系。包括重構“文化名城”、發展“文旅演藝”、推出“文創產品”等方面。
二是實施“擴容提質”,增強景區承載力。推動峨眉山景區、樂山大佛景區擴容提質,擴大承載容量,提升接待能力。包括實施“峨眉南進”、打造樂山大佛景區“立體禮佛”、構建“遺產走廊”等方面。
三是加快“景城一體”,增強城市影響力。堅持把城市作為景區來打造,推動“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轉變,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包括管理“一盤棋”、建設“一張圖”、營銷“一條鏈”等方面。
四是拓展“全域旅游”,增強游客消費力?v深推進全域旅游發展,不斷拓展來樂游客消費空間。包括全資源整合、全產業互動、全環境打造等方面。
在此基礎上,樂山還將堅持問題導向,協調推進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設、文旅品牌創建、融合業態創新、市場主體壯大、文藝精品創作展演、軟硬件補短板等六大重點工程,變“任務書”轉化為“作戰圖”“施工圖”,變“資源優勢”“基礎優勢”為“經濟優勢”“發展勝勢”。
預計到2020年,樂山全市文旅產業年投資將超過120億元,游客接待量將突破60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為高質量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高水平辦好2020年全省文旅發展大會提供有力支撐,為推動全省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樂山力量”。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