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教授邢立達的奇幻人生
如果你在搜索欄打上“邢立達”這個名字,立刻會被噴涌而出的標簽吞沒。“網紅科學家”、“恐龍科普第一人”、“首個發現琥珀中的恐龍化石的人”……然而,這位古生物科學家在粉絲眼里是:著名的“嚶嚶怪”,日均發段子(微博)十幾條,想到恐龍你就想到了他,線上粉絲數量有346萬,上個月剛剛獲得微博2019十大科普影響力大V。
沒想到吧?這位1982年出生、笑起來就像鄰家大男孩的年輕男子,已經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古生物學博士生導師、副教授,他發現了世界上首個琥珀中的恐龍以及琥珀中的鳥類、蛇類新物種,完成了200篇論文,出版近百本科普讀物,近日他又會同中外學者一起宣布在江西贛州發現亞洲首例暴龍足跡…… 紫牛新聞記者 楊志敏
他是段子手
一條條微博,在粉絲眼里都成了段子
紫牛新聞記者聯系采訪邢教授時,他才帶隊完成在西藏的恐龍考察,剛巧上午才收隊,這才有了下面這些他和恐龍有關的精彩故事。
9月4日中午,邢立達發了條尋常微博:“剛剛下意識玩自己的耳朵,撕下了半個耳朵的皮……我忘記給耳朵涂防曬霜了嚶嚶嚶”。這條微博立刻成了熱門,粉絲們立刻給予點贊數千條,評論數百條。原來,那幾天博主“嚶嚶怪”邢立達正在西藏考察恐龍足跡,這只是科考期間的一個小插曲。
說到“嚶嚶怪”的來歷,邢立達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我很喜歡海獺,海獺叫起來就是嚶嚶嚶的!彼运偸窃谧约旱奈⒉┱Z言中加上“嚶嚶嚶”語氣詞,不料這個語氣詞如今成了他的一個標簽。邢立達每天要發十幾條微博。他的微博有很多古生物特別是恐龍的科普知識,也記錄了古生物學家日常的野外科考生活、實驗室生活、教學生活,內容鮮為人知,加之語言詼諧搞笑親切,數百萬粉絲把他的微博當成段子來讀,幾乎他每條微博都受到熱切回應,很多留言評論中稱他為“嚶嚶怪”。
他是研究者
一部電視劇,點燃一位少年心中的恐龍夢
邢立達家鄉在廣東潮州,一座歷史名城,有著距今約8000年的文化遺存。孩提時期的邢立達第一次對恐龍發生興趣,應該是看《恐龍特急克塞號》的時候,從此,恐龍成了他心目中的圖騰。邢立達在讀高中時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古生物門戶網站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