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首頁  產后月子  產前準備

小票據藏著大歷史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0-10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楚涵、鄧宇晨 攝影報道)油票、糧票、車票、肉票、香煙票……這些當年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如今受到不少收藏愛好者的熱捧,一些珍貴的票據甚至“千金不換”。

  在許多收藏愛好者眼中,票據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家住海珠區的資深收藏愛好者李伯告訴記者,他特別喜歡票據背后的隱藏的歷史,“當年生活必不可少的票證,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一枚枚小小的票證,見證了廣州七十年間的發展變遷。

  70年前,生產發展水平低、物質貧乏,粗茶淡飯是百姓“食”的常態。為了有計劃的保證人民的基本口糧,糧票、油票、魚肉票等各類票證成為廣州市民生活中的必需品。

  一枚票證僅有拇指大小,然而,數字、圖案、廣州代表性建筑圖、使用說明等信息一樣不少,顏色、款式也是斑斕多彩,有些油票上,還留有當時的油印子。“每次用的時候,就剪一張下來。”廣東省收藏家協會理事林仕榮說道,因為糧食緊張,所以糧票也要經過層層把關和嚴格管理,如遇上外出、單位調動、補辦等情況,均要開設相應的證明。

  騎上一輛鳳凰牌自行車,“鈴鈴”的車鈴聲穿行在大街小巷間。70年前,自行車是廣州街頭巷尾最時髦的一道風景線,此后,隨著交通的發展,公交車、的士、地鐵、有軌電車等各類交通工具逐漸進入了市民生活。

  上世紀五十年代3.8元,六十年代4.6元,如今37.5元。在林仕榮收藏的交通票證里,一組車票記錄著70年間,從廣州通往韶關單程車票的變化。不僅票價從3.8元到37.5元,實現了近十倍的增長,列車的速度也大大提升,如今,去往韶關僅需2個小時,從“硬座”到“新空調硬座”,市民乘車的環境也越來越舒適。

  交通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創新。在林仕榮的藏品中,有一張30次月票,微微泛黃的月票上印著海珠橋,在這張小小的月票四周,則布滿了密密麻麻的30個小孔,“那個時候坐公交車需要憑車票,一張月票可乘坐30次公交車,每次上車時驗票員會在車票上打一個孔。”如今,公交卡、手機二維碼、人臉識別等新科技陸續進入交通系統,市民乘坐公交、地鐵時,掏出手機掃一掃二維碼,甚至刷一刷臉即可在短短幾秒內通過。

  “廣州的公交線路,1950年才8條,1952年有9條……現在1000多條呢!過去只有一座海珠橋,現在有地下的、地面的、空中的……交通方式越來越立體、多樣化了,變化特別大!”林仕榮感慨道。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