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投放點選定費心思
垃圾分類街區逐個看
目前,荔灣全區撤桶率為99.2%,即將完成全面撤桶,今年累計創建60個樣板小區。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樓道撤桶、垃圾分類已成為普遍共識,居民參與率高,投放準確率也有顯著增長。“大家都非常支持垃圾分類大方向,但在細節上可以做的還有很多。”一名基層工作人員表示。記者走訪發現,對于更人性化的設施、更高效的管理等方面,街坊還有更多期待。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多 通訊員荔宣、柯珊珊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走訪:
居民主動將餐廚垃圾中油水瀝干再投放
龍津街是在荔灣全區率先實現100%樓道撤桶的街道,今年9月30日,全街17個物業小區全部完成樓道撤桶工作。按最基本標準,龍津街目前共設置了定時投放點36個、誤時投放點32個、大件垃圾暫存點1個、有害垃圾暫存點2個、裝修垃圾暫存點1個、可回收物回收站點2個、有害垃圾儲存點2個。“按標準,每300~500戶要設置一個定時投放點,但不足300戶的小區也要設,且每5個定時投放點要有1個誤時投放點”龍津街道辦城管科工作人員何輝毅介紹。
記者走訪了龍津街三個生活垃圾精準分類樣板居住小區中的金域華府。據該小區物業管理公司工作人員劉亮介紹,今年9月1日,小區開始推行樓道撤桶,因小區規模不大,只有3棟,定時投放點和誤時投放點被并排設在進門處。記者看到,兩個投放點都十分干凈整潔:四大分類桶都套有封閉式“外套”,保證垃圾不外露、異味不擴散,“外套”上設上下兩個一小、一大的推門,推開小門可以丟垃圾,拉開大門可以換桶;而中間是銅制洗手池,配備洗手液和綠植。
“定時投放時間是早上7:10-9:00、晚上6:30到8:30,其間會有一名垃圾分類專管員在一旁協助、指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之前調查過,住戶的垃圾投放高峰期在每天7時左右,所以靈活調整了時間。” 劉亮介紹,小區一天的餐廚垃圾約兩桶,其他垃圾9桶左右,每天早上10時垃圾車來收運其他垃圾,晚上9時收運廚余垃圾。“往往半小時的高峰期,其他垃圾就滿桶了,我們會及時將垃圾轉移至小區臨時存放點,再進行換桶。如果晚上9時后誤時點的餐廚垃圾量多,也會酌情增加收運次數,避免垃圾捂到次日晚上再收運。”他說。
“剛開始有個別住戶抱怨下樓丟垃圾比原先樓道遠了,但也都接納了,總體上推進得很順利。參與率達100%,投放準確率達90%。”劉亮說。
隔壁金花街的樣板小區金色康苑和金域華府相似,不過它的定時投放點有三處,設在3棟樓的出入口每天定時投放時間為早上6:00到9:00,晚上6:00到9:30,誤時投放點則設在五樓的中心平臺。據了解,該小區一天的餐廚垃圾量在一桶左右,其他垃圾量則約9桶,其他垃圾滿桶后會被轉移到小區一樓臨街的垃圾房。
該小區物業管理工作人員樊葉輝介紹,小區原本在樓道放置的就是分類垃圾桶,多年來居民已經形成了將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的習慣。“一開始還有人擔心會不會餐廚污水滴漏、橫流,后來發現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樊葉輝說,居民會主動將餐廚垃圾中的油水瀝干再進行投放,目前參與率100%,準確率在六七成,“還是會有在廚余中混入紙巾、牙簽等其他垃圾的情況。”她表示。
觀察:
盼更便利分類桶設計 盼更人性化破袋方式出現
餐廚垃圾的投放是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關鍵一環。記者走訪的兩個小區給餐廚垃圾桶都配備了封閉式 “外套”,更加美觀、衛生,也在心理上減少了居民的不適感,但需一手推門,一手破袋,垃圾投放頗為麻煩。有沒有一種分類桶的設計,能夠兼顧整潔衛生與破袋便利?這是金花街辦事處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提出的疑問。此外,他還建議,在提倡破袋的同時探索可降解垃圾袋的使用。“大家都非常支持垃圾分類的大方向,但在細節上我們可做的還有更多。”他說。
垃圾分類投放點的選擇也是影響居民積極性的一點。大型小區需要布點均衡,便于各棟居民就近投放。從走訪的案例中可以觀察到,小型小區或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是地方窄、選點難的難題。“樓道撤桶沒有我們想象的難,不過投放點的選定確實費了不少心思。”樊葉輝告訴記者,金色康苑小區的誤時投放點所在的五樓平臺是該小區的公共活動區域,原先他們公布的選點在該區域另一處,雖然接水方便,但位置較小,且遮擋了業主去往物管前臺的通道且臨近兒童游樂設施,有業主提意見才改了地方。“所以選點非常重要,必須要充分聽取業主的意見。” 她表示。
此外,荔灣老城區不僅有上述這樣有物業管理的新小區,還分布著大量開放式的、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類似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是否會更難?
對記者的疑問,該工作人員介紹,金花街早在2013年就基本實現這樣的老舊小區樓道撤桶,下樓扔垃圾成為居民普遍的習慣,難點在于下樓后的分類。“盡管居委會工作人員、回社區報到的在職黨員、熱心居民熱情參與‘守桶’,幫助指導大家分類,但分類的主要工作仍由街道環衛站的環衛工人承擔,他們付出了大量的勞動,需要肯定和激勵。”他說。
數據:
今年將建成60個樣板小區
記者從荔灣區城管部門了解到,目前,荔灣區積極開展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工作,在組織動員、樣板創建、設施配置、分類實效等重點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時,發揮黨建統領作用,全區成立街道聯席會議22個,成立社區聯席會議192個,區級專職分類工作人員15人,垃圾分類志愿者1173人;回社區報到的黨員17306人,調動參與分類工作的黨員6309人,占比36%。
目前,全區496個生活小區已完成樓道撤桶工作的生活小區有492個,全區撤桶率為99.2%,已完成海龍街紫林香苑小區、西村街嶺南灣畔小區、彩虹街荔景苑小區等60個樣板小區創建工作。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