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的孩子總愛“幫倒忙”?試試化批評為欣賞,讓娃積極配合你
文|福林媽咪前段時間,有一個萌娃給奶奶上演了一出“實力幫倒忙”,視頻在網上獲得不少點贊量。奶奶坐在院子里擇韭菜,原本擇的好好的,孫子過來就抓了一把開始往地上撒。
奶奶連忙伸手阻撓他,他又去抓盆子里擇好的韭菜,奶奶看他又要往地上撒,可拽都拽不住,硬是撒出去了。搞完破壞,這小調皮鬼扭頭就跑了……
要說孩子“犯熊”的起步年紀,我說2歲,應該沒有定見吧?“2歲孩子狗都嫌”,這個階段的孩子叛逆不聽話,動不動就急躁大哭大喊,經常調皮搗蛋,氣得家長沒辦法。要說能讓寶爸寶媽印象最深的時刻,便是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刻。我都倆孩子的媽了,我爸只需聊起我小時分的事,還都是我兩三歲不記事兒時分的搗蛋閱歷……經常說我:“不會干的搶著干,就會幫倒忙,會干的請你幫助卻是不理了。”孩子為什么會呈現在這樣的改變呢?01不會干的搶著干,究竟是為何?2歲的孩子,自主意識逐步發展起來,自主才能也跟上了,所以許多工作對他們的吸引力都很高,也就都很有興趣。他們尤其感興趣的便是家人在忙活的那件事,并且那件事還恰恰是他們沒有嘗試過的,所以就想要自己嘗試,但偏偏認知不夠又不嫻熟,所以總是在“幫倒忙”。
孩子幫倒忙,是想證明自己因為他們年紀尚小,許多工作需要自己不斷嘗試,當他成功時,就會對自己必定一次。有的孩子,小小一只,卻偏要搬起關于他來說比較重的東西,咱們會告知他:“你搬不起來了,放下吧!”但關于2歲左右的孩子來說,這句話就影響到他們了。他們會更想要證明自己,所以就呈現了“你不讓他干什么,他就偏要干什么”的表現。這時分,爸媽的做法就很要害了,總是不信任的話,孩子就總是想要證明自己,孩子做了那些真的不行的事時,受傷都是有或許的。孩子只是想幫助,總是阻撓的話,會沖擊孩子的積極性,今后就算會了也不想干了。
02孩子“幫倒忙”時,你的態度很重要批判的結果:皓皓看媽媽在廚房里忙碌,所以就去幫媽媽擇菜,不管啥菜,該擇的不應擇的全擇了,弄得滿地都是,等媽媽回頭看到這一幕時,立馬氣紅了臉:“皓皓!你看你弄的這一地!出去!立刻!立刻!”皓皓委屈的出去了,但是今后都不敢進廚房幫媽媽的忙了……賞識的奇跡:小果將媽媽剛洗好擰干的衣服又都放回水池里,媽媽看到之后卻對小果說:“誒喲我的乖寶貝兒,你是真的長大了,都知道幫媽媽干活了呀!媽媽叫你洗衣服好欠好呀?”然后小果就興味盎然地跟媽媽學會了洗手帕,之后會洗襪子內褲,然后也會洗衣服了。
化批判為賞識,孩子更有動力大部分家長看到孩子幫倒忙的時分,應該都是皓皓媽的做法,但是這樣的做法卻總是會沖擊孩子的積極性和熱心腸。所以,看到孩子“幫倒忙”時,變批判為賞識,多學學小果的媽媽,你會發現趁著孩子的積極性,你能教會他許多家務活。但是,寶爸寶媽要求別太嚴苛孩子才能有限,剛開始做一件事時,他是做欠好的,所以不能用成年人的規范去要求孩子。否則,孩子會被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自信心,變得不想做。在生活中,許多時分,家長都誤解孩子的的善意,所以,爸爸媽媽們更應該看到孩子笨手笨腳背面的善意和熱心。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叫《最好的親子交流,是看見孩子》,許多時分,家長看不到孩子想要什么,有時分甚至連孩子想干什么都沒有去了解,只是用主觀的主意在對待孩子,這樣的親子交流是差勁的。如果爸爸媽媽看到孩子的善意,并感謝孩子的樂于助人,那又何曾不是在教孩子學會感恩呢?媽媽干家務時,孩子湊過來,媽媽就可以讓孩子做些工作,或許邊教邊做。但最終,無論孩子做的是好是壞,那份心意都值得你對孩子說一聲謝謝。你對孩子說謝謝,那么孩子今后看到你為他做好飯,幫他洗衣服,給他倒好水時,他也會對你說謝謝。你看懂孩子的動機,理解他的做法,也就能心平氣和地跟孩子好好交流,母慈子孝欠好嗎?
- 標簽:一起看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