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廢材小姐MP3格式落幕引集體懷舊 業內:版權混亂無益一代梟雄之三支旗粵語
央廣網上海5月16日消息(上海臺記者俞倩)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MP3音樂存儲和播放格式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在風行了近30年后,發明MP3格式的德國研究機構夫瑯和費集成電路研究所最近宣布,已經終止了相關專利的授權,這意味著MP3這一將音樂內存變小,造就了人們便攜式收聽習慣的音樂格式,將留存于歷史。
對于很多80后、90后來說,整個青春期的記憶都和MP3有關。MP3播放格式的謝幕,引發了許多人的集體感懷。衛先生曾經是流行音樂的發燒友,十多年前家里剛裝了電腦網線時,曾經不分晝夜下載MP3格式的歌曲,笨重的播放器WALKMAN和便攜CD機,變成了小小的MP3播放器。“最早的時候,下MP3是用網線的,下完一首MP3大概要幾個小時,那時候電話賬單寄過來,爸媽一看就不對了。”
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上,音樂愛好者也紛紛留言,有的甚至稱“感覺擁有了MP3就擁有了全世界”。
音樂評論人安棟說,MP3的出現,讓音樂的“體積”壓縮,只占原文件10%的存儲空間,歌曲通過網絡發布和下載,傳播速度增快,范圍更廣。“所有的流行音樂母版出來,都是WAV格式,一首歌如果是WAV的話是50多兆,下載MP3是5、6兆,以原來十分之一、八分之一的形式壓縮。”
MP3的出現,讓歌曲的傳播載體不再受限制于卡帶、CD等固有物體,火柴盒大小的一個MP3播放器,可以存儲上百首流行歌曲。然而,隨著科技的革新,MP3同樣難逃“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宿命。
如今隨著智能手機音樂播放功能的日臻成熟,人們習慣插著耳機聽手機。德國夫瑯和費集成電路研究所終止MP3專利授權,是因為一款名為“AAC”的高級音頻編碼格式已經成為手機下載音樂的實際模式。某音樂網站技術負責人秦先生說,AAC格式比MP3的功能更強大,位速率比MP3低得多,可將人耳感知不到程序剔除,占的內存更少。
風行了近30年,MP3即將落幕,不少人擔心,原來那些MP3格式的歌曲還能否正常播放?秦先生說,目前大部分的音樂播放器都具備向下兼容功能,仍然支持原來的MP3格式。“一些音樂網站以后的格式,不會是以MP3文件的形式發布,換成AAC之類的。但是原先有的還是能放,所有電腦系統一般是向下兼容的,就是老的我還能讀。”
一些業內人士提出,相比于MP3長期的版權混亂和碎片化,導致歌曲被無序下載,AAC目前尚能提供版權保護,這對音樂行業發展是有益的。但是不能回避的是,AAC格式的本質與MP3并無太大區別,仍是壓縮過后的受損格式,音質的損耗相當嚴重。安棟擔心,長此以往,音樂的創作和制作水平會日趨下降,人們甚至沒有能力判斷什么才是真正的好音樂。他認為,音質不好是肯定的,最終客戶端服務是這個標準的話,整個前端的音樂標準和音響標準就面臨著崩塌。就像看畫面一樣,別人只想知道故事是怎么樣的,具體的畫面細節、攝影的美看不到,這并不是一個行業進步的標志。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