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助產士門診精細化管理助力自然分娩
羊水破了就要直奔醫院嗎?規律宮縮和見紅到底哪個先來?順產都要側切嗎?無痛分娩適合我嗎在生產前,對很多準媽媽尤其是沒有任何經驗的初產婦而言,無論是只字片語的道聽途說還是難辨的網絡推文,都會給她們帶來不同程度的困擾,甚至會徒增對生產的恐懼。而事實上,準媽媽們完全可以通過正規的途徑獲得第一手的專業指導。自月在滬上首開助產士門診以來,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已為上萬名孕產婦提供了專業的產前、產時和產后指導。日,在國際助產士日即將來臨之際,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的助產士們走出產房,在門診現場,為廣大孕產婦獻上了一場
對多數女性而言,妊娠分娩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完成自然分娩是女性的潛在本能。但對分娩相關認知的匱乏、對未知生產痛的恐懼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準媽媽對分娩的自信心,從而進一步影響了其生產方式的選擇。而國外學者研究表明,接受圍產期連續性的助產服務可使剖宮產率減少14.8%,手術助產率減少12.6%,會陰切開術減少11.4%,新生兒窒息率減少0.9%,產后出血減少13.1%。
“我們助產士門診設立的初衷便是為了減輕準媽媽的心理焦慮,傳遞正確的孕期保健和分娩相關知識技能,并為準媽媽們制定完善的分娩計劃,幫助她們以積極的心態順利完成自然分娩。”紅房子醫院助產士門診負責人顧春怡說。
在紅房子醫院助產士門診,不乏從建卡開始便至助產士門診就診的孕婦。該門診從孕早中期便介入孕期體重管理、開展盆底肌功能訓練,在孕晚期會指導孕婦作會陰體按摩,教其正確進行胎動監測,并由助產士與孕婦及其家屬共同制定詳實的分娩計劃書。個性化的分娩計劃包括對產時陪伴分娩、分娩鎮痛、分娩、生產體位及技巧、產程中胎心胎動監測等一一作細化指導,這些舉措明顯增強了產婦對自然分娩的和對產程的控制感,提升了產婦的住院分娩體驗,有效加速了產程進展,并降低了會陰切開及裂傷率。
分娩球、分娩推車、按摩滾珠……現場的這些新奇玩意引起了準媽媽們極大的興趣。而準爸爸們也不閑著,他們在分娩疼痛體驗儀上實實在在地感受了一把“分娩疼痛”,感受到了準媽媽們在分娩時刻骨銘心的疼痛。這樣的體驗能使得準爸爸們在分娩過程中能給予準媽媽更多的支持,而準爸爸的有效陪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準媽媽們的產痛。
“除了藥物和非藥物的鎮痛外,助產士門診的一大作用就是心理舒緩。”產房長、高級實踐助產士毛麗萍介紹說,“如果產婦在生產時情緒十分緊張,那么對產程的進展也會有影響。”而在自然分娩時,一般的低危孕產婦管理都由助產士負責。在助產士門診就診的過程也是孕產婦對助產士熟悉的過程。眾所周知,自然分娩產程較長,當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看到熟悉的面孔時心情自然會放松,而提前建立的信任感也使得溝通更為方便。當產房的真實及自身的產程經歷與孕期階段所接受到的信息一步步相契合時,產婦便會消除對生產過程中的未知恐懼,從而產生更好的依從性,有助于順利生產。
為了更好地開展孕產婦精準管理,2018年,該院助產士門診創新性地建立了當月媽媽微信群,對象為已制定分娩計劃的準媽媽,而群還包括產房的小班班長等,助產士們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時間為產婦提供切實的幫助和支持,內容除了孕期健康教育、產時應對指導外,還拓展到了產后包括產婦及新生兒的護理,幫助新媽媽順利完成角色的適應。“這些微信群成為了助產士與新手媽媽溝通的平臺,可以讓新媽媽們少走很多彎。”產科特需門診長、高級實踐助產士朱新麗說。
“助產士門診通過一對一的個體化健康評估和技能指導,旨在為廣大孕產婦與我院資深助產士之間架起一座有效溝通的橋梁,幫助產婦提升技巧、增強自然分娩的信心、改善分娩體驗并最終順利完成自然分娩。”醫院護理部主任丁焱說。據悉,醫院開展助產士門診以來,以精細化管理模式助力提升優質助產服務水平,接受分娩計劃的產婦中試產成功率遠高于往年同期,剖宮產率、會陰側切率等指標都有明顯降低,而孕產婦的滿意度則有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