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專家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分娩方式?
孕媽們總會糾結一個問題,選擇順產還是剖宮產呢?順產要分娩疼痛,而剖宮產會在肚子上留下消不去的傷疤。其實孕媽選擇產式應根據自身狀況而定,無論哪種產式,只要能母嬰健康都是好的。
在選擇分娩方式前,醫院會對產婦做詳細的檢查和產婦檢查,檢查胎位是否正常,估計分娩時胎兒有多大,測量骨盆大小是否正常等。如果一切正常,孕婦在分娩時就可以采取自然分娩的方式;沒有任何醫學的指征就考慮選擇剖宮產毫無疑問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分娩是一個動態過程,產程中一直有醫生和助產士監護,若中途出現如胎心下降、寶寶缺氧、胎兒被臍帶勒得很緊等危急情況時,則很可能由順產轉為產,但醫生盡一切可能讓大家自然分娩。如果有問題,則會采取產。自然分娩的產婦可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決定是否選擇無痛分娩。
一般來說孕婦如果自身情況允許,還是盡量選擇自然分娩。原因是不同的分娩方式,在產后出現的情況也有所不同。順產是最自然的分娩方式,對孕婦身體的影響最小。但剖宮產畢竟是一種手術,本身就有一定的風險,而且剖宮產手術也可能會引起一些并發癥。如:子宮裂傷、膀胱損傷、輸尿管損傷、大血管破裂而致大量出血、術后腸道粘連等。對胎兒也可能會有一定的。
一般剖宮產后兩年再要第二胎,就是為了使子宮切口處長得牢固,防止早期子宮破裂,即使長得比較牢固,切口處仍是瘢痕組織,尤其在孕晚期要特別注意,多臥床休息,出現腹痛等不適時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就診。
胎兒窘迫:這是由于胎兒缺乏氧氣而陷于狀態,也有可能胎死腹中,倘若心跳少于120/min情況就更危急。
胎兒過大:胎兒體積過大無法經由骨盆腔生產。例如:糖尿病母親就會有胎兒過大的障礙。
胎兒未成熟:未成熟的胎兒會較虛弱,通常胎兒小于36星期,以及小于5磅,可能無法承受自然分娩的壓力。
胎兒體積比實際月份小:不健全的胎盤會導致胎兒營養及氧氣供應量不足,結果導致胎兒虛弱,體形比實際月份小。
胎位異常:正確的生產應是胎兒頭頂先露出來。而不正確的胎位如臂先露產式、面先露產式、枕橫位等。臀位就是現在非常明確的一個需要剖宮產的情況,有研究臀位分娩新生兒出現并發癥的情況是要更高些,所以目前對于臀位通常是采用剖宮產的方式來終止妊娠。
胎盤異常:前置胎盤等情況在分娩的時候容易發生大出血,胎盤早剝的時候容易發生胎兒風險母體出血和子宮問題,此種情況,醫生通常是會選擇剖宮產降低自然分娩的出血風險。
有些身材過于矮小的母親因骨盆過小沒有足夠空間讓胎兒經由骨盆腔生產,可能也會考慮產。這個需要產前進行評估,一些骨盆內聚的或者畸形的情況,不容易自然分娩的,需要考慮剖宮產。
輕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患有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綜合癥的母親,胎兒將無法從胎盤獲得足夠的營養與氧氣,也不能承受生產過程所帶來的壓力。
子宮肌瘤:母親子宮患有肌瘤會阻礙胎兒出生。卵巢囊腫:母親的卵巢患有囊腫會阻礙胎兒的出生。
另外產婦罹患某種病癥:例如糖尿病、腎臟病等等,對于母體和胎兒都會形成壓力。
自然生產過程無法繼續進展:因母親子宮收縮程度薄弱,子宮頸擴張不足,胎兒無法產出。
1.胎兒更具抵抗力。免疫球蛋白可以在順產過程中由母體傳給胎兒,然而產的胎兒無法獲得這一抗體過程,所以自然分娩的有更強的抵抗力。
2.促進胎兒大腦發育。胎兒在產道內受到觸、味、痛覺及本位感的鍛煉,促進大腦及前庭功能發育,對今后運動及性格均有好處。
3.讓胎兒建立良好呼吸系統。在順產時,孕婦子宮有規律收縮,能使胎兒肺部得到鍛煉,有利于新生兒呼吸系統建立,肺泡易于擴張,出生后發生呼吸系統疾癥較少。
4.減少胎兒肺炎發生率。由于子宮收縮及產道的擠壓作用,可將胎兒呼吸道內的羊水及粘液排擠出來,使胎兒濕肺和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大大減少。
1.剛開始不要使勁用力,一般宮縮來臨都會忍不住使勁用力,但不要用力,配合呼吸減痛法,根據宮縮的強弱情況呼吸,放松,不要到處亂抓拼命使勁。第一過程如果用力,不僅會使宮口開的速度變慢,自己還精疲力盡。
2.一定要好好吃東西,生孩子是件體力活,而且時間較長,有的甚至一兩天,所以一定要好好吃,如果不吃就不到最后,最后沒有力氣生,那就白費勁了。
3.不要大喊大叫,在生產過程中,不像電視里演的一樣,亂叫,其實亂叫不僅會浪費體力而且可能會導致肚子脹氣不舒服,只到生產后肚子還脹氣難受。
4.生孩子的時候如果破水了就要用紙尿褲了,就不能上廁所尿尿,只能躺床上解決所有問題,這個時候就一定要放松,自然地尿在紙尿褲上,不然就需要導尿管協助了,增加尿道感染的風險。
1.會陰彈性差、口狹小或會陰部有炎癥、水腫等情況,估計胎兒娩出時難免會發生會陰部嚴重的撕裂。
3.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或者合并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高危妊娠時,為了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縮短產程,減少分娩對母嬰的,當胎頭下降到會陰部時,就要做會陰切開術了。
4.子宮口已開全,胎頭較低,但是胎兒有明顯的缺氧現象,胎兒的心率發生異常變化,或心跳節律不勻,并且羊水混濁或混有胎便。
A:產手術對產婦身體會有一些損傷,所以產婦應懂得一些保健常識,以利早日康復。
1.注意刀口有無感染。保持傷口部位周圍的清潔,癢時不要搔抓,以防傷口感染化濃。如傷口疼痛并局部發硬,用手摸有波動感,說明刀口感染化膿,應及時診治。
2.不宜平臥:手術后作用消失,產婦傷口感到疼痛,而平臥位對子宮收縮疼痛最,故應采取側臥位,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將被子或毛毯墊在背后,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切口的震動和牽拉痛。
3.不宜靜臥:早期下床活動,是幫助子宮收縮、促進傷口愈合、防止腸粘連的主要環節。手術時腹腔打開,使一部分空氣進入腹腔,而術后往往活動小,使腸蠕動減弱,容易發生腸脹氣和粘連。
因此在術后知覺恢復后,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后應該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動,這樣能增強胃腸蠕動,盡早排氣,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4.不宜過飽:手術后多食,會導致腹脹,腹壓增高,不利于康復。所以,術后6小時內應禁食,以后逐步增加食量。
5.及時排便:產后,由于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大便秘結,故術后產婦應按平時習慣及時大小便。
6.感冒:感冒咳嗽可影響傷口愈合,劇咳甚至可造成切口撕裂。已患感冒的產婦應及時服用藥物治療。
7.注意飲食營養:術后產婦要擔負喂養嬰兒的重任,更應注意飲食,遵醫囑。最開始應該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條湯、雞蛋湯、粥等。
在腹脹排氣前不能吃產氣多的食物,如甜食、牛奶、黃豆及豆制品;排氣之后可以和一般正常產婦一樣吃營養豐富的食物;術后不吃魚,因魚類含有一種EPA(二十碳五烯酸)的有機酸物質,有血小板凝集作用,阻礙術后止血和刀口愈合;產后也不要吃人參,人參會使傷口長時間滲血,不利于傷口愈合。
另外,要確保腹部切口及會陰部清潔,發癢時不要搔抓,更不要用不潔凈的物品擦洗。
預產期前兩三個星期最好在家里休息,因為在外面的話怕破水,發生這種尷尬的事情會很緊張。
還有28周以后性生活,怕引起早產。保持外陰的清潔,要適當的運動,吃飽了可以出去散散步,這個就是最好的運動方式。
要有合理的營養,特別是在孕晚期,接近分娩的時候,大家不要吃活血的食物,像人參、當歸等。
如果到了預產期的準媽媽還沒征兆的話也不要緊張。因為預產期都是有前后波動的,41周如果真的還沒動靜就需要住院,因為到42周時胎盤功能會減退,會出現缺氧的情況。所以41周沒有動靜的時候才去住院,40周以后每天去醫院檢查一次,做下胎監,看下寶寶在里面的反應情況。
要是產前檢查出現一些合并癥的,像糖尿病、高血壓或者雙胎的、瘢痕子宮等,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合理地安排住院。
媽媽用品:1)內衣、、哺乳用的乳罩、拖鞋;2)衛生用品:紙巾、衛生巾;3)清潔用品:大小毛巾、牙刷、牙膏;4)水杯、吸管、飯盒;5)易消化,高熱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紅牛等;6)睡衣2套。
寶寶用品:1)紙尿巾、濕紙巾、BB油、小毛巾;2)棉質的衣服一套、包被一塊,包被要根據具體的季節來選擇厚度。
證件:1)產檢本;2)準爸媽身份證原件、復印件;3)生育保險證、公費醫療證。
產婦分娩過程中如果因素不好,可能會導致:1)產婦子宮缺氧,收縮乏力;2)宮頸擴張緩慢,引起產程停滯;3)胎兒先露下降受到阻礙;4)直接導致胎兒缺血缺氧的后果。
所以,首先產婦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心,產前學會如何放松和呼吸,并且在分娩時如何利用。實踐證明心理準備充分的產婦順產率會升高,難產率會下降,產程會縮短。“不斷鼓勵自己,我們一定能行,再一下,我們很快要見面了”。
★本平臺所有文章謝絕轉載,如需轉載或合作,請在后臺留言并獲得作者的同意。
回復“0”可獲得不同預產期及北上廣深地區的準媽媽群二維碼,回復“目錄”還能獲得更多內容哦!
- 標簽:醫生分娩方式怎么寫的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