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辦二胎證跑斷腿 全家出動跑20多次歷時4個月
社會普遍關注的“單獨兩孩”生育政策落地在即。記者從省衛生計生委了解到,我省實施“單獨兩孩”生育政策方案已國家衛生計生委備案,待省修改《湖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后正式實施。
此前,我省已“雙獨二胎”,符合政策條件的夫婦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按有關,在生育前,父母需要先辦理好二孩的《生育服務證》,即“準生證”后,才能辦理生育保險及為孩子落戶口等事項。這個二胎準生證好不好辦呢?記者日前采訪到一個家庭的辦證歷程。
據省衛計委測算數據顯示,我省符合“單獨兩孩”的家庭總計約62.94萬個,加上之前符合“雙獨”的家庭,總數超過百萬。如何讓有生育意愿的家庭快速便捷辦好二胎準生證,是相關職能部門提升服務能力的課題,也是踐行黨的群眾線、全心全意的必然要求。
張婭和丈夫是武漢市青山區居民,有一個乖巧的女兒。去年8月,張婭意外懷孕。由于夫妻兩人均為獨生子女,便決定要這個孩子。
要生孩子就得先辦證,張婭遂到戶口所在地的居委會詢問辦理二胎準生證的手續。居委會表示這個由街道辦來負責,讓她直接找街道辦的計生科。
第一次到街道辦時,沒有遇到辦事人員。張婭向單位請了半天假,又跑了一趟,這次找到了辦事人員。“他們給我3張申請表,讓我登記后到居委會蓋章。我詢問還需要哪些材料,辦事人員作答后,我便按他說的一一記下來回去準備。”
張婭告訴記者,在身份證明這方面,她不僅需要提供自己和丈夫的戶口、身份證原件、結婚證等,同時還需要開具戶籍證明和單位工明,并蓋上轄區居委會、街道辦、區計生部門公章;而她和丈夫的雙方父母,也都需要各自的單位出具證明,同樣需要居委會、街道辦、區計生部門蓋章。“我們問是戶口吧,他們說不僅僅是,要開證明材料來證明我們以及父母與戶口簿上戶籍一致。”張婭納悶,戶口證明不了戶籍,卻要證明材料來證明戶籍,可證明材料是根據戶口開的啊。“對方說,戶口要復印,這個證明也一定要開。”
但為了趕緊把證辦好,張婭全家出動,各自按照街道辦給的“線圖”去開材料蓋章。材料集合好后,張婭第3次去了街道辦送材料。
街道辦工作人員看了材料后告訴她,由于她的戶口是2005年遷入青山區的,所以轄區居委會這邊蓋了章還不算數,得返回到她的出生地恩施,去當地開戶籍證明,同時還需要再開一個關于她的獨生子女證明。
張婭拿著退還的材料,一步一步地挪回家里。因為有孕在身,為安全起見,只好委托父母回一趟老家恩施。
在恩施,張婭的母親費了不少周折,找到30年前給女兒辦理獨生子女證的轄區開到了證明。拿到證明,張婭第4次去了街道辦。辦事人員接過材料后看了看,說上次說漏了兩個材料:因為張婭屬于戶口遷移,所以還需要恩施那邊把她的出生證明再給寄過來。“這么多材料,街道辦、居委會都不把話說全,讓我們反復跑,都是上班的人,時間都耗在上了。”張婭雖有怨氣,但也沒有其他辦法。補全了材料,第5次來到了街道辦。
張婭想,這次應該可以了吧。辦事人員告訴她,二胎生育條件得由區計生部門審核,但每個月只能在20號左右審核一次,讓他們在家里等候消息。
張婭開始忐忑地等待。10月20日一過,她就第6次趕到了街道辦,詢問審核情況,不想又出現了新問題。
區計生部門看了張婭丈夫的戶口,說他的戶口本上的單位名稱與其現供職單位名稱不符,因此要其原單位所在地的出具一份證明,此外還需要現單位開一份男方的獨生子女證明。
再次拿回來所有的資料,這時離開始辦證已過去了近兩個月。眼看著妻子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張婭的丈夫也憋不住了,跟單位請了兩天假,專程到原單位所在地的轄區辦理有關材料,又到現單位去開獨生子女證明,之后,第7次去了街道辦送材料。
“在街道辦,剛好碰到居委會的人在這邊辦事情,他問我們有沒有完成網上登記。我們頓時傻了眼。啥網上登記啊,從來沒人告訴我們啊。他好心地提示我們,如果沒有網上登記,區計生部門是不會批的。”
工作人員又問:你們獨生子女費有沒有交還?如果交還了,得開個證明來;如果沒有交還,那就還辦不了證。
原來,根據國家政策,領取獨生子女證的父母,單位或者社區可給予一次性勵,金額大約3000多元。如果要生二胎,這個錢就得還回去。
由于張婭和丈夫都是私營企業工作人員,沒有領這筆獨生子女費。街道辦答復說,沒有領,那也得開一個沒有領錢的證明來。
開具未領獨生子女費的證明過程中,兩人單位和單位所在社區辦事人員又多次表示事情不好辦,催了好幾次才開出來。
第9次跨進街道辦的門檻,辦事人員終于說“可以了”。又度過了一個審核期,第10次去街道辦,夫妻倆終于拿到準生證。此時離第一次到街道辦,已過去了近4個月。
“本來他們還要我們去做個B超,因為準生證未辦好之前懷孕如果超過3個月,是要罰錢的。但這樣的超期不是我們的責任,,B超才免了。”講起這件事,張婭憤憤不平。
算上來往居委會、街道辦、單位、單位所在的街道和區部門,加上回原籍等,為了這個二胎準生證,全家累計跑了20多次,至于蓋了多少個公章,他們自己都記不清了。
采訪過程中,盡管心緒難平,張婭卻再三記者,“不要寫得太多”,因為此后她還得辦出生證明、給孩子落戶口,“我有一個朋友得罪了辦事人員,不得不把戶口轉出轄區,才把準生證辦好。”
“哪怕找一個部門蓋一個章,普通老百姓都會感覺到難,何況要跑這么多部門。不知道制定這些規則、履行這些手續的人們,有沒有想過老百姓的難處?”了解到張婭的,家住武漢市洪山區的唐靜波女士說。
唐女士和丈夫符合“雙獨二胎”條件,得知辦證如此之難,她表示暫時不會考慮二胎。
記者就“二胎準生證的辦理流程”在網上查詢,發現省內各地并無統一的標準化流程可以依照。記者電話采訪了武漢市某街道辦計生科,咨詢辦理二胎準生證事宜。相關辦理人員表示,居委會、街道辦、區級乃至市級衛計部門均參與對申請家庭的審核、把關,辦理者的相關證明材料準備得越充分,通過審核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究竟要準備哪些材料,我也不能完全說明白,因為每個家庭具體情況都不一樣,你得先過來一趟。”電話中,對方這樣答復。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如果材料齊全,順利的話,跑個兩三趟就可辦完。但辦理程序缺乏統一規范和辦理者的業務熟練程度,加上每個家庭情況不同衍生的難以預知的新手續,無形中加大了辦理難度。隨著人口遷移愈發頻繁,人戶分離情況越來越多,按照現有程序和,辦理二胎準生證,需要夫妻和雙方父母戶籍所在地出具相關材料,并多級蓋章,也使群眾異地更加復雜。
日前,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國家衛計委官員,放開“單獨兩孩”后,之前申請“雙獨兩孩”的審批手續是不是可以簡化了?
國家衛計委新聞宣傳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政策調整后,各地應盡可能簡化再生育審批程序。針對群眾反映的辦證難問題,各地要認真調研,尋求解決方案。既要方便群眾辦理,又要政策的嚴格施行。
這位負責人強調,各地衛生計生部門應該提高服務意識,不能給增加麻煩。比如可以使用現代化的查詢手段,方便手續辦理等。
- 標簽:生育分娩方式怎么證明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