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瑾老公兩艘仿古宋船在閩開建 將重航海上絲路華商晨報電子版在線
中新社福建寧德6月8日電 (記者 葉茂)6月8日,正值世界海洋日,“南宋古船重建研究計劃啟動儀式”暨“漢源號”“刺桐號”兩艘仿古宋船開工儀式,在福建寧德市蕉城區漳灣鎮舉行。這兩艘仿古宋船建成后將揚帆出海,重航海上絲綢之路。
中華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會副秘書長王力軍稱,這是對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造船工藝與航海技術的繼承和推廣,將對保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提升海洋文化軟實力、加強與國際交流的有效途徑。
寧德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也是中國福船建造技藝的傳承之地。漳灣鎮“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迄今已有650年歷史,其特色工藝就是用隔艙板把船艙分為若干艙區,當船艙意外受損漏水,可將海水限制在局部船艙中,使船不至于沉沒。
2008年6月7日,“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11月15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新社記者在開工現場看到,兩名“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傳承人身著傳統服裝,循點香、拜神、祈愿、鳴炮等傳統禮儀進行請香儀式,隨后分別持斧劈樹皮,寓意開工。
兩艘仿古宋船分別依據“泉州后諸宋古船”和“華光礁一號”的線型等考古研究成果進行“有限”復原重建,暫定船長24米、寬9米,預計一年內完成造船。
主辦方表示,重建南宋古船重航海上絲路,將進一步擴大“水密隔艙”福船技藝的影響,重現中國宋代海船高超的建造技藝、系列發明和航行能力,繼承中國古代先民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寶貴文化遺產。
據蕉城區副區長黃曉鶯透露,該區將啟動福船文化產業園建設,全力打造中國福船文化特色小鎮,讓“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這一世界文化瑰寶再放光彩。(完)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