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手記丨辣媽的猶豫-產后盆底肌松弛一定要做康復治療嗎?
產后42檢時,醫生都會告知媽媽盆底肌松弛,需要進行康復治療。有些媽媽本身能感覺到盆底肌松弛帶來的不便,所以醫生的話做盆底肌治療,但還有很多媽媽并沒有遵循醫囑。一是照顧小寶寶根本沒有時間去醫院做盆底肌康復治療,二是覺得醫生。但到底有沒有必要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盆底肌在人體中的作用。盆底肌也就是盆底肌肉,它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一肌肉群像“吊網”一樣,牢牢的“吊”著膀胱、尿道、子宮、、直腸等臟器,使臟器維持著正常。
人正常體位時,腹腔臟器的壓力指向骶骨。懷孕時,腹部逐漸鼓起并向前突起,重力軸線向前移,腹腔壓力和盆腔臟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盆底肌長時間受壓,逐漸變得松弛。特別是順產的媽媽,盆底肌遭到了嚴重的。
所以,只要懷孕就會對盆底肌造成。至于順產和產,兩者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罷了。
懷孕、順產、產、更年期都會使盆底肌松弛。當產后盆底肌松弛沒有得到修復,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癥狀會在年老時更加明顯。
2、壓力性尿失禁。一些媽媽在大笑、咳嗽、打噴嚏等會發生尿失禁。等到年老時尿失禁會更加明顯。
3、容易引發感染和婦科病。盆底肌肉松弛,將使處于半狀態,更易引起生殖器感染。
盆底肌恢復最好在產后半年以內完成。當媽媽沒有明顯癥狀,只是輕度松弛,可以自己在家做一些鍛煉。
凱格爾運動類似提肛運動,但他們鍛煉的是不同的兩組肌肉。提肛運動是收縮附近的肌肉群。而凱格爾運動是收縮控制小便急停的肌肉。(小便時急停,控制小便急停的肌肉就是凱格爾運動要鍛煉的肌肉)。實際做起來時,提肛運動會帶動凱格爾運動,所以不用刻意區別這兩種運動。
每次做時進行收縮,放松,收縮,放松……以此循環。每次10秒以上,每天鍛煉。
產后瑜伽能很好的幫助盆底肌修復。瑜伽運動對寶媽的身體是一個全面的訓練。對于寶媽的情緒和身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前壁脫垂程度:膨出的膀胱隨同前壁仍位于內,為1度膨出;膨出部位顯露于口外,為2度膨出;前壁完全膨出至口外,為3度膨出。
原則上講,只要做提肛運動、瑜伽或其他有利于縮肛的運動,都是可以緩解盆底肌松弛的情況,但有些媽媽并不能每天做訓練,或者做的方法不對,再加上每位媽媽自身的體質原因,訓練結果并不一定都有效果,特別是對于盆底肌松弛嚴重的媽媽來講,訓練可能起不到什么顯著效果。盆底肌松弛嚴重的需要在醫生的下進行治療。
盆底肌輕度松弛,通過自己的訓練,在產后一年能夠慢慢恢復。但盆底肌松弛已經出現明顯癥狀,就別等自然恢復了,不僅不會自然恢復,而且等下去還會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