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中國2》全新展現中醫藥文化 良蟲入藥療愈三十年潰瘍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9月2日訊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支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專業指導的中醫藥文化系列紀錄片《本草中國2》,于2019年8月28日起在央視和愛奇藝同步播出。上線第一天,《本草中國2》便升至愛奇藝紀錄片熱播榜榜首。
據介紹,《本草中國2》延續第一季的“本草”元素,由淺入深遞進式升級創作內涵,通過50多位中醫大家,巧妙通俗地講述了40多個貼近大眾生活的病例故事,全方位展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醫藥傳承人畢生堅持從醫之道的人生經歷,反映了他們在業內享有盛名的精湛醫術、為人民群眾廣泛贊譽的高尚醫德。
在《本草中國2》的第三集,攝制組走進四川西昌,從“本草”的角度,探秘了這個在高原城市一角的全國最大的美洲大蠊養殖基地,而這也是目前全國首家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GAP認證的動物藥材養殖基地。在人們普遍的認知中,美洲大蠊并沒有留下什么印象,然而,美洲大蠊作為我國傳統的中藥材之一,其治病救人的療效卻是毋庸置疑的。在《本草中國2》紀錄片中,就講訴了北京通州的公交車司機孫師傅的故事,孫師傅在30年前患上嚴重的食管潰瘍,在配合以美洲大蠊提取物為主要成分的康復新液口服,并佐以中藥湯劑調理3個月后,孫師傅的食道潰瘍徹底消失,并且,借助藥物的預防輔助,孫師傅的食道潰瘍再也沒有復發。
這種叫做美洲大蠊的昆蟲,是蜚蠊科中體積最大的昆蟲,自我修復能力極強,即使美洲大蠊在逃生中丟掉觸角甚至腿,也能在蛻殼后重新長出。藥理學博士阿比阿西在視頻中為大家科普道:“美洲大蠊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在斷頭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存活七天以上。”其實,早在我國第一本醫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美洲大蠊就被列為中品,在《本草綱目》中也有對美洲大蠊的詳細描述,認為美洲大蠊味咸寒,能夠幫助主淤血,癥堅,寒熱,并有下氣和利血脈的功效,此外,《唐本草》《名醫別錄》《分類草藥性》《陸川本草》等諸多本草著作對美洲大蠊均有介紹,而美洲大蠊治病的復方也常見于《四川中藥志》《百草鏡》《慈航活人書》等醫學典籍當中。
節目中,阿比阿西博士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李軍祥主任介紹,美洲大蠊體內含有豐富的促生長因子群,包括多元醇類和多肽類等物質,因此能夠促進潰瘍創面的愈合。同時,現代醫學研究還發現,美洲大蠊能夠改善增加潰瘍局部的血流量,提高潰瘍的愈合質量,從而有效降低潰瘍的復發。
《本草中國2》第三集的導演何敏還分享了自己到好醫生美洲大蠊GAP養殖基地拍攝的故事。據了解,基地內生活著數十億只美洲大蠊,幾十位女工都在這里工作,細心照看著美洲大蠊。由于美洲大蠊喜濕喜高溫,因此這些世界上最干凈的美洲大蠊都生活在這個恒溫恒濕的環境中,然而,這種環境對于人來說并不舒服,并沒有多少人能夠接受這份工作并堅持下來,在接受采訪時,女工蔣彩霞和米瑟么保娘卻表示,能夠看到這件美洲大蠊變成藥,她們都很高興,因為這些藥能夠幫助那些生病的人。事實上,生活在好醫生美洲大蠊GAP養殖基地的美洲大蠊,已經可以用于中藥康復新液規;a。好醫生康復新液自上市以來,現已覆蓋到全國4000多家二甲及以上的醫院,被上萬名臨床專家認可并處方使用,已成為家庭常備藥品之一,給更多難以愈合的嚴重創傷患者帶來希望。
除講訴美洲大蠊外,《本草中國2》還記錄了夏桂成妙用蓮子保胎、張學文用水蛭治療中風偏癱、老藥工劉香保古法炮制半夏等感人至深的醫患故事,向世界展示了中醫藥本草以及中醫醫術的博大精深,以獨特文化視角拉近中醫藥與世界的距離,不斷發揮其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一張閃亮的中醫藥文化“國家名片”的作用和貢獻。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