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保系統明年有望“一碼通” 讓結算更加便捷
本報訊(記者劉歡)隨著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印發醫療保障定點醫療機構等信息業務編碼規則和方法的通知》的公布,標志著與廣大公眾看病就醫密切相關的15項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已全部完成。昨天,國家醫保局透露,到2020年,全國醫保系統將有望實現“一碼通”。
信息業務編碼標準是建立全國統一醫保信息系統的基礎和突破口。過去,我國一直未能形成統一的標準化體系,各地醫保工作中普遍存在標準不統一、數據不互認等問題,無法開展有效的大數據分析應用,難以適應新時代醫療保障治理工作的要求。
去年8月,國家醫保局啟動了15項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制定工作。今年6月,國家醫保局率先上線了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醫療服務項目、藥品和醫用耗材等4項業務編碼。截至今年9月底,藥品企業已線上維護產品信息120459條;醫用耗材企業已維護注冊證信息17298條,規格型號2000萬條,其中已在各地使用的產品有1198萬條。
今年9月26日,醫療保障基金結算清單、定點醫療機構、醫保醫師、醫保護士、定點零售藥店、醫保藥師、醫保系統單位、醫保系統工作人員、醫保門診慢特病病種、醫保按病種結算病種、醫保日間手術病種等11項醫保信息業務編碼規則和方法正式公布。
新上線的醫保結算清單等11項編碼標準有哪些作用?醫保結算清單將結算信息一單集成,統一了數據傳輸標準,提高了醫保管理效率;醫保病種代碼實現了編碼全兼容,讓結算更加便捷;醫保系統單位及工作人員代碼實現了機構人員全覆蓋……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組織部分地區開展信息業務編碼的應用測試工作,通過測試地區的先行先用和深度參與,驗證相關信息業務編碼和數據庫在日常醫保管理工作中的兼容性和適用性,以便進一步完善編碼數據庫,優化動態維護流程,為全國普及推廣積累經驗,推動形成全國醫保信息業務“通用語言”。
預計到2020年,將逐步實現15項信息業務編碼標準的落地使用,實現全國醫保系統和各業務環節的“一碼通”,全面發揮標準化在醫保管理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