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讓“眼球競爭”空前激烈 頂級網紅紛紛逃離YouTube
作為龐大的Alphabet(谷歌母公司)旗下最大的業務之一,視頻分享平臺YouTube也是谷歌增長最快的部門之一。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最近,一些非常有流量的頂級網紅卻紛紛宣布脫離YouTube。一些人表示,YouTube的算法需要新內容來推廣,這讓他們疲憊不堪。
頂級網紅們紛紛逃離YouTube
今年12月初,YouTube“老牌”網紅PewDiePie在一段視頻中表示,“真的感到身心疲憊”,將“不再更新作品”。1989年出生在瑞典哥德堡的PewDiePie,2011年大學畢業后沒有去公司應聘,而是專注于他的視頻事業,最終成為了YouTube上首位擁有1億訂閱戶的網紅。據統計,2016年PewDiePie瘋狂吸金1500萬美元,成為該年度最賺錢的網紅。
今年10月,YouTube上的喜劇組合“多蘭雙胞胎兄弟”,也以“需要保持心理健康”為由,停止更新作品。雙胞胎之一的格雷森·多蘭說:“我們的工作壓力非常大。一旦失去了流量就不會再有人關注,所以我們不得不拼命工作。我甚至不能回家看我的媽媽。”
YouTube上的喜劇組合“多蘭雙胞胎兄弟”。圖據《華爾街日報》
這對雙胞胎兄弟從14歲起就開始在YouTube上發表短視頻,在過去的5年里,他們每周二都會在自己的頻道上推出新作品,從未間斷。目前,兩兄弟擁有1000多萬訂閱戶,是非常著名的美國網紅。
YouTube在其Twitter官方賬號上回應了多蘭兄弟的決定:“我們為他們感到驕傲,所有創作者都應該把自己的健康幸福放在第一位!
YouTube鼓勵網紅們平衡工作和流量
盡管如此,對YouTube來說,頂級網紅的流失仍然是一個潛在的危險。YouTube之所以能蓬勃發展,部分原因在于它培養了一個由創作者組成的生態系統,這些創作者能創造出無窮無盡的原創內容。
Facebook、Instagram等其他一些社交媒體上的網紅也會產生倦怠,但是,YouTube的情況跟它們不一樣。作為一個視頻平臺,YouTube是獨一無二的,創作者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制作他們的視頻。
上個月,YouTube首席執行官蘇珊·沃伊西基在寫給創作者的一封信中談到了職業倦怠的話題。她說:“我們希望你照顧好自己,鼓勵你們在恢復自己健康方面做投資。”另外,YouTube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公司鼓勵創作者以健康、可持續的方式制作視頻,以確!靶菹⒒貋碇,粉絲依然會留在頻道上”。
YouTube還發布了一系列幫助網紅減輕壓力的視頻,以便平衡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有治療師執照的YouTube博主卡蒂·莫頓,受YouTube“創作者學院”委托制作視頻,教授合作伙伴避免疲勞的方法。
不敢休假,擔心不努力就失去了流量
但是,網紅們卻不敢甚至討厭休假,因為擔心這會影響視頻在網站上的流量。YouTube使用一種算法來確定推薦哪些視頻。雖然該算法是一個謎,但許多網紅表示,它會獎勵那些經常發布更多視頻內容的帳戶。
獲得的流量越多,意味著得到的廣告收益越多。YouTube在視頻的開頭和中間放置廣告,并根據廣告被觀看的次數向創作者支付費用。YouTube并沒有公布它向創作者們支付了多少錢。不過創作者們表示,它的價格各不相同,幾千次瀏覽的分成從幾美元到幾百美元不等。對于一個每月獲得50萬流量的YouTube網紅來說,這一數字意味著自己每年可以獲得數百萬美元的廣告收益。
因此,YouTube創作者們生產的原創內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全世界的年輕人都渴望在這個平臺上成名。據有影響力的營銷平臺Captiv8估計,目前,全球一共有170多萬YouTube創作者和5000多個品牌贊助商。
算法傾向推薦新作品,讓網紅們不得不日更
YouTube發言人說,該公司每天需處理超過800億個信號,涉及如何選擇向用戶推薦視頻。她說,YouTube沒有考慮上傳頻率或過去的視頻表現,盡管它確實考慮了上傳的近期性。創作者們卻表示,他們可以根據視頻效果的好壞來判斷算法的優先級。
對38歲的電影制作人、洛杉磯YouTube明星凱西·奈斯塔特來說,這意味著他意識到每天上傳視頻是增加訂閱戶的途徑之一。在最初的5年里,他只是偶爾在YouTube上發布視頻。2016年他在一段視頻中說,他的一些視頻表現不錯,但用戶增長“乏力”,直到他開始每天上傳。
38歲的電影制作人、洛杉磯YouTube明星凱西·奈斯塔特(左)。圖據《華爾街日報》
創作者認為,YouTube的算法似乎把流量集中到了最新的視頻上。然后,當有人觀看視頻時,算法會提示來自同一個創建者的其他最近的內容。這個設置會促使你發布更多的視頻,以獲得新內容的流量。
利茲·差普利說:“你不發布的時間越長,你的數據就越低。這是一個直接的關聯。”她以前在一家公司工作,現在在YouTube上發布有趣的視頻,比如她把自己的院子變成了一個寵物的游樂園。
YouTube的一位發言人說,該公司的產品團隊分析了數據,數據顯示,YouTube上的頻道在創作者離開后的瀏覽量比離開前的多。
眼球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激烈
在一個越來越擁擠的領域里,年輕人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在這個領域里,“眼球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激烈。
邁克·墨菲說,隨著創作者的激增,有一種伴隨而來的感覺是,如果你不一直工作,就會有其他人會這樣做。他從14歲時開始,連續5年每周發布一次喜劇小品視頻和視頻日志。墨菲說,“開始的時候我們不是這樣的!
在網上,墨菲通常表現得活潑樂觀。但就在去年他20歲生日之前,他意識到自己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墨菲說:“把相機放在三腳架上,連續一個小時假裝快樂、超嗨……我覺得這很不自然!
“我開始害怕與YouTube相關的一切,”墨菲說,盡管他仍然在YouTube頻道上發帖,但沒有那么頻繁了。如今身在洛杉磯的他,更專注于創作和導演電影,有些是為YouTube拍攝的,他還準備在Snapchat上首映一個節目。
YouTube正在考慮調整其產品的推薦方式,以緩解創作者們的倦怠。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開始將它顯示給創作者的訂閱戶數量四舍五入,以勸阻他們不要沉迷于數字的每日波動。
但利茲·差普利說,盡管YouTube有了變化,但在她的流量報告中,信號仍然很明顯——如果她不經常更新,她的視頻就不會有那么好的表現。她說:“如果我休假一個月,我會看到一個巨大的下降。”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羅天編譯報道
編輯 李彬彬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