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位媽媽一致票選通過:這一年齡的娃最難帶,理由讓人無法反駁
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是什么樣,在他那里就會得到反射。
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是什么樣,在他那里就會得到反射。
執筆:鄒漢玲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后
當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寶媽們會發現原本乖巧可愛的寶寶一個個都變成了“小惡魔”,故意摔玩具,在墻上亂涂亂畫……把他們能力之內的所有壞事都能做個遍,讓大人們郁悶得很,其實這是他們的反叛期來了。
孩子們的反叛期分3個階段
第一反叛期:2歲左右(嬰幼兒階段)
這個時候往往是父母第一次發現孩子開始變得不聽話,一些寶寶原本和爸媽很親密,并且十分信任與依賴爸媽,然而到2歲左右的時候大人們會突然發現情況出現了變化,小天使們變成了“小惡魔”。
這是因為到2歲左右時,小寶寶們已經開始有了朦朦朧朧的自我認知能力,自我意識開始萌芽,此前他們只是依附于父母,此后他們開始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2歲左右的這個第一個反叛期,孩子們開始熱衷于拒絕和反對父母,因為家長們日常生活中口頭禪是“不許xx”“不準xx”“xx是不對的”,這種表達方式的日益熏陶之下,孩子最先從父母身上學會的就是說“不”。
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是怎么樣的,在他那里就會得到反射。
盡管他們可能并不懂反對的意思,但仍然會條件反射似的去做,就是要對父母說“不”,這樣會讓他們感到是在挑戰家長的權威,并油然而生一些自豪感。
要注意的是,此時的寶寶盡管開始變得不聽話,大人們也不能因為擔心或生氣而采取激烈的管教措施,否則只會使其更加抵觸父母。這個階段是他們開始確立“自我”的開始,家長不用太多擔心,等過了這個階段,那個乖巧的寶寶還是會回來。
第二反叛期:7歲左右(兒童階段)
老話總說“七歲八歲狗都嫌”,意思是孩子成長到七八歲左右時,就開始愈發調皮搗蛋,到了連狗都嫌棄的地步,尤其是男孩們,其實這是因為他們的第二反叛期來了。
此時他們的自主意識基本覺醒,到七八歲時正好又是進小學不久的時間段,他們認識了不少的朋友。在與他人的人際交往中,他們越來越有主見,并且開始為自己的想法與父母爭論。
在很多家長看來,家長的權威是孩子不可以挑戰的,因此當對方一些有主見的行為和他們預想的稍有偏差,他們就會覺得越來越難以管教。
本身來說,孩子思想不夠深入,主見可能確實不成熟,但如果家長一味指責,就會發現那個聽話的小孩開始學會頂嘴,專和大人“唱反調”,這是因為他們在家長的強權之下開始學會了抗爭。
此時家長們在和“難管教”的孩子相處時,要注意平等交流,給予尊重、愛和包容,嘗試去了解他們的根本想法,不能只憑借家長的身份去命令和指責。
第三反叛期:12~18歲之間(青少年階段)
12~18歲也就是我們說的青春期,此時一些孩子會開始進入第三反叛期,一般來說女孩因為心理更加成熟,反叛期可能出現得較早。在這一階段孩子的反叛行為可能會讓家長們更加頭痛。
青春期的反叛行為主要表現之一就是早戀。
因為此時的孩子們已經長大,對一些事情已經有了自己明確的判斷、想法和理由。他們不再是兒童,迫切需要證實自己作為“大人”的地位,于是在很多事情上錯誤地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此時家長們的管教對他們來說可能威懾力已經大打折扣,并且有時越管教他們越叛逆。
這一階段的家長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要注意給他們一定范圍內的自由,開放自己的心態去接觸孩子感興趣的食物,了解其想法并給出合適的建議,但尤其要注意的是避免重復的說教以及指責。
到底哪個階段的孩子最難帶?
之前曾有社會學家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上千位寶媽們給出的回復十分一致, 大多數媽媽都認為最難帶的是兩三歲的娃娃們,她們甚至列舉了一系列兩三歲孩子們難帶的表現。
理由如下,讓人無法反駁:
1、剛學會跑,大人稍不留神就惹麻煩
大多數孩子到兩歲時都已經學會走甚至開始跑了,于是這個世界對于他們來說仿佛更近了一點,他們不用再依靠父母的支撐才能靠近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但是家里就開始遭殃。
媽媽們會發現孩子開始東跑西跑,只要大人稍不留心孩子就溜不見,若是在家里,孩子可能去廚房里搞得一身臟,去客廳碰倒花瓶裝飾;在外面不見,那可能就會把父母嚇到,經常這樣,相信爸媽肯定都會煩躁。
2、對父母開始有敵意,并有抗拒心理
兩歲的孩子開始本能的抗拒父母,有時表現為抗拒肢體接觸,有時則是抗拒父母的安排,比如讓他穿這件衣服他非要另一件,并且產生莫名的敵意,甚至會伸手去打大人,不知道如何與父母相處。
3、膽子大,犯錯就算懲罰也沒用
此時孩子們膽子也開始變大,于是“不知者無畏”,一些危險的事情也開始當成游戲。但兩歲的孩子聽不懂道理,就算和他們說這很危險也轉頭就忘,如果打罵的厲害又怕傷害到他們,懲罰的輕了他們又不長記性,也讓父母傷透了腦筋。
孩子叛逆期家長們的應對方式,對他們的影響可能是一生的,最主要的是和他們一起度過,而不是去指責與控訴他們的變化,影響到親子關系。面對孩子們的叛逆期,你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嗎?
- 標簽:無痛血糖儀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