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請別讓娃做這些件事,阻礙長高不說,還可能會降低免疫力
一位生物學著名教授提出:人體通過周圍光線明暗程度來分辨白天與黑夜,這是在成長前期自發形成的晝夜意識。
一位生物學著名教授提出:人體通過周圍光線明暗程度來分辨白天與黑夜,這是在成長前期自發形成的晝夜意識。
執筆:周瑤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后
不知道各位寶爸寶媽是否知道“身高歧視”的說法,是指在各行各業中都存在著在一個基本身高要求,而進這種現象已經屢見不鮮,如果不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注重身高發育,成年后身高無法再改變,很可能就會成為他們未來生活與工作的絆腳石。
孩子身高矮小的標準是什么?如何正確測量兒童身高?
醫學上將在相似環境下,身高低于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2個標準差,且身高年增長速度低于5cm者,或者低于正常兒童生長曲線的第3百分位,就稱之為矮小。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是班級里同性別孩子中個子最矮的,每次集合排隊時都站在前幾個的位置,或者年生長少于5cm時,就應該考慮孩子是否存在生長障礙,即矮小癥。
嬰幼兒與兒童正確測量身高的方式:
3歲以下的孩子量身高最好使用量床,讓孩子躺在床上,頭頂與頭板接觸,雙耳要在同一水平,雙膝和下肢要并攏且緊貼底板,測量時測定板緊貼足跟和足底。
3歲以上的孩子量身高時要站立測量,測量時后腦枕部、臀部和兩只腳后跟都要緊貼尺板,腳后跟要并攏靠攏,腳尖呈45度,下巴微微受氣,使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的連線要平行于地面。
每個孩子的生長速度不同,因此在通過標準數據對比時也可能存在誤差,父母最好定期檢測孩子的身高,觀察生長速度,測身高時要求“同人、同尺、同時刻”。
睡前堅持3不做,孩子身高必定能增長更快
生物學家發現,睡眠的好壞對兒童身高發育有直接影響。
分析認為:人只有在深度睡眠狀態下才會分泌更多生長激素,與骨骼的生長聯系緊密。一般提倡青少年兒童的睡眠時間應該不低于8個小時,他們的睡眠不僅影響生長發育,還可能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如果休息不好,精力不足會導致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
1、睡前杜絕零食飲料
我國兒童生長學權威專家葉義言教授指出:兒童在適當饑餓的情況下,大腦能夠分泌出更多的生長激素,從而促進骨骼正常發育,而睡前進食過多會導致生長激素分泌減緩,進而影響身高。
睡前吃零食還會導致不易消化,且讓本該休息的腸胃系統“加班”完成任務,負擔加重,可能會加重腸胃不適,出現脹氣等不良后果。中醫講“胃不和則臥不安”,睡前吃零食導致消化不良等情況,長期以往就會造成孩子食欲不振,營養攝入漸漸減少,生長發育自然緩慢。
另外,睡前大量吃零食還容易導致兒童肥胖癥。兒科專家認為,兒童肥胖會引起體內激素分泌紊亂,骨齡超過同齡人,因此可能出現青春期發育提前與性早熟現象。在進入青春期發育以后,孩子長高的速度就會變慢,從而影響最終身高。
2、睡前避免情緒過度興奮
如今電子產品普及,連很多小孩一天到晚都抱著手機、Pad等,網癮、游戲癮不比大人們輕多少,然而大人們自己都能感受到,睡前一直玩手機大腦會長時間保持興奮,只會越來越難以睡著。
孩子的神經系統還在發育完善當中,尤其是3歲前的孩子。如果睡前總在玩電子產品,大腦就會一直處于興奮狀態無法正常休息,入睡時間也會大大后延。然而我們都知道,孩子身高發育必需的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段是晚上11點~凌晨2點,在這個時間段不能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激素分泌就會變少,身高必定受到影響。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時候父母催孩子睡覺他們半天不動,很可能就會朝他們發火,這也同樣會讓他們進入激烈情緒當中,大腦同樣很難平靜下來進入睡眠狀態。
3、睡前避免不關燈
很多孩子從剛分床睡時就養成了不敢關燈睡覺的習慣,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一位生物學著名教授提出:人體通過周圍光線明暗程度來分辨白天與黑夜,這是在成長前期自發形成的晝夜意識。如果開燈睡覺,身體就會誤以為還是白天,而生長激素大多數只會在夜晚分泌,所以睡覺開燈一定會影響兒童的身高。
人在夜晚進入熟睡狀態后,身體會自發分泌出激素,各器官及組織在休息當中也逐漸恢復機能和活力,如果長期開燈睡覺,內分泌激素分泌(指褪黑素)不足,身體無法恢復到正常水平,抵抗力和免疫力自然會下降,體質也會越來越差。
而且專家認為:如果長期點小夜燈睡覺,可能會導致小孩體內激素分泌紊亂,進而誘發性早熟,身高發育過早停止。
- 標簽:華碩無線網卡驅動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