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首頁  產后月子  產后疾病

疾病別誤把IgG4相關性疾病當腫瘤

  • 來源:互聯網
  • |
  • 2017-06-1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一名老年男性患者,梗阻性黃疸,CT片顯示胰腺腫大,尤其是胰頭腫大膽管造成了黃疸,當地醫院給出的診療意見為,高度懷疑胰腺癌,立即手術。

  同樣,一名中年女性,查體雙側頜下硬結,CT片顯示為頜下腺腫大,也被當地醫生高度懷疑腫瘤,手術。

  但兩位患者的家屬都有點“謹慎”,想再來協和醫院聽聽這里的專家的意見,再決定是否手術。而恰恰正是家屬們的“猶豫不決”,讓兩位患者得到了與之前大相徑庭的治療方案。

  “其實,兩位患者都得了同一種疾病——IgG4相關性疾病,這種病極易與腫瘤混淆,臨床醫生應加強甄別。”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張文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由于IgG4相關性疾病(IgG4-RD)起病隱匿,早期患者常常無臨床癥狀,往往是因為炎癥反應等原因,影像學上極易與腫瘤混淆,容易造成誤診誤治。臨床醫生應充分認識此類疾病,不要因過度治療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IgG4相關性疾病(IgG4-RD)是近年來新認識的自身炎癥伴纖維化的疾病,是一種累及多個器官、系統的少見病。中老年發病較多,男女比例約為2.3:1。

  據張文介紹,IgG4-RD臨床表現為受累器官或組織腫脹伴硬化,血清中IgG4水平增高,病理顯示受累組織大量淋巴、漿細胞浸潤,伴席紋樣纖維化,其中IgG4陽性漿細胞浸潤顯著。常見累及的器官和組織包括淚腺及唾液腺、消化系統、腹膜后組織、腎臟、肺等。

  但遺憾的是,目前醫學界對該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認為,是Th2細胞過度活化,漿細胞產生大量IgG4,且IL-4、IL-13、TGF-β和IL-10等細胞因子分泌增多,致炎癥細胞浸潤并促發纖維化。

  其實,臨床上對IgG4-RD的認識時間也比較短。該疾病在2000年前后才提出,2010年后才得到國際廣泛承認并最終命名,國內臨床認識比較有限。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協和醫院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包含血清IgG亞類檢測、病理學與影像學診斷技術在內的綜合診斷方法,并于2011年由張文等專家牽頭,開展了IgG4-RD的國內最早、最大的前瞻性臨床隊列研究,迄今已入組340多例患者。

  此外,風濕免疫科還聯合該院的口腔科、病理科、消化科、呼吸科、腎內科、眼科、放射科、基本外科、核醫學科、普內科、血液科、神經科、內分泌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等多個學科成立合作研究組,設立專病門診,開通綠色通道,使患者的診治和醫生的研究得到有利地開展。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得知,目前在IgG4-RD國際診治指南專家共識中,其綜合診斷標準包括:臨床檢查顯示1個或多個器官特征性地彌漫性/局限性腫大或腫塊形成;血液學檢查IgG4升高(135mg/dl);組織學檢查顯示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伴纖維化,且組織中浸潤的IgG4+漿細胞與漿細胞的比值40%,在高倍鏡視野下IgG4+漿細胞10個。三者皆有即可確診,兩者存在為可疑或可能。

  那么,在確診之后,患者應該如何規范地治療呢?面對《中國科學報》記者的提問,張文表示,對早期、活動性IgG4-RD患者而言,糖皮質激素是治療的一線%以上。治療后受累器官的炎癥病變或腫大現象明顯改善,血清IgG4濃度降低。部分患者需要糖皮質激素聯合應用免疫劑。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該病為慢性疾病,治療減量或停藥后非常容易復發,因此在維持疾病穩定治療方面仍需進一步探討。”張文說,協和醫院目前正在驗證該病診斷標準在中國的可行性,并開展了不同治療方案的前瞻性對照觀察,期待有更充足的,更好地診治患者。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網站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