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試婦產科知識點:產后出血的預防及護理
各位即將加入2018資格考試備考大軍的考生朋友們,是不是已經開始為復習做準備了呢?2018年執業資格考試好好復習,結合資格考試模擬試題進行復習,查漏補缺,總結今年考試的經驗,相信自己,2018年執業資格考試一定會有所收獲的,小編為幫助大家更順利地復習備考,特整理了2018考試婦產科知識點,希望各位考生朋友能夠抓緊一切時間進行復習。
關注zghsks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1.做好孕前及孕期保健工作,對于合并凝血功能障礙、重癥肝炎等不宜繼續妊娠的婦女,及時在早孕時終止妊娠。
2.積極治療血液系統疾病及各種妊娠合并癥,對有可能發生產后出血的孕婦,如多孕、多產及多次宮腔手術者,羊水過多,妊高征,子宮發育不良,有子宮肌瘤剔除史者,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應提前收入院。對胎盤早剝、死胎不下、宮縮乏力產程延長等應及時處理,防止產后出血的發生。
1.第一產程密切觀察產婦情況,消除其緊張情緒,充分休息,注意飲食,密切觀察產程進展,防止產程延長。
2.重視第二產程處理,指導產婦適時正確使用腹壓,防止胎兒娩出過快,掌握會陰后-斜切開術或正中切開術的適應證及手術時機,接產操作要規范,防止軟產道損傷。對已有宮縮乏力者,當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縮宮素10U,并繼續靜脈滴注縮宮素,以增強子宮收縮減少出血。
3.正確處理第三產程,準確收集并測量產后出血量。若胎盤未娩出前有較多流血,或胎兒娩出后30分鐘未見胎盤自然剝離征象,應行宮腔探查及人工剝離胎盤術。剝離有困難者,切勿挖取。胎盤娩出后應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檢查軟產道有無撕裂或血腫,檢查子宮收縮情況并按摩子宮以促進子宮收縮。
因產后出血約80%發生在產后2小時內,故胎盤娩出后,產婦應繼續留在產房觀察2小時,嚴密觀察產婦一般情況、生命體征、宮縮和流血情況。失血較多應及早補充血容量;產后鼓勵產婦及時排空膀胱,不能排空者應予導尿;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宮收縮,減少流血量。
臨床上常用有刻度的器皿收集出血,可簡便準確地了解出血量。同時可采用稱重法,把使用后的紗布、衛生巾等稱總重,用其差值除以1.05(血液比重)即為實際出血量。
(一)在搶救產后出血產婦時,護理人員要鎮定,做到有條不紊,切忌手忙腳亂,一邊采取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宮,注射宮縮素等,一邊迅速通知醫生。
(三)檢查引起出血的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如宮縮不良引起的出血表現為子宮軟,輪廓不清;有血塊或暗紅色血間歇性自涌出(即宮縮時好時壞、出血時多時少),應予以加強宮縮處理。如宮縮良有持續性出血,應檢查產道有無裂傷,如有裂傷,應縫合止血,如無裂傷,且流血無血塊形成,應考慮凝血功能障礙。
(四)做好產婦心理護理,解除其緊張、恐懼感,嚴密觀察產婦出血量、血壓,脈搏,呼吸、尿量等變化,做好記錄,必要時予以吸氧。
(五)產婦休克恢復后,仍應加強護理、嚴密觀察,防止產褥感染及再出血的發生,并應加強營養,注意休息,改善產婦的一般狀況。
- 標簽:產后出血護理疾病查房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